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装聋作哑,厚而无形

厚黑大师李宗吾说:“厚黑之变,不可胜穷也。”其实,“装傻”也是一种厚黑处世之道,装傻是为了避害,脸不厚的人装不了傻;装傻是为了东山再起,心不黑的,也不去装傻。诸葛亮再神奇,遇到了装聋作哑的司马懿,不也是没有办法,干着急?所以,在处世中,尤其是某些关键时刻,我们不妨装装傻。

1.厚黑柔术——揣着明白装糊涂

看电视连视剧《水浒传》时,最喜欢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片段:手握酒杯,仰脖而干,身子东倒西歪,步履轻飘虚浮,蒋门神于漫不经心之际,鼻梁突着一拳,尚未回过神来,眼额又遭一腿……当其终于醒悟这绝非是酒鬼的“歪打正着”之时,其身已受重创而无还手之力了。

“醉拳”之厉害,在于一个“装醉”,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歪歪斜斜,踉踉跄跄,不堪一击,而其实呢,醉眼蒙眬之中却杀机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时,却挨上了“醉鬼”的狠招。如果说装醉打拳乃格斗之上乘技法,那么装疯卖傻则是厚黑处世中的超一流功夫。

在待人处世中,许多时候装得迟钝一点、傻一点、糊涂一点,往往比过于敏感更有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中途岛之战前成功地破译了日本人的密码,得到了日军海上作战部署的确切情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作战准备。谁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嗅觉灵敏的美国一新闻记者得到了这一绝密情报,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作为独家新闻在芝加哥一家报纸上给捅了出来。这样一来,随时都可能引起日本人的警觉而更换密码和调整作战部署。发生了如此严重泄露国家战时军事情报的事件,作为美国战时总统的罗斯福却对此置若罔闻,既没有责成追查,也没有兴师问罪,更没有因此而调整军事部署,而是装出一概不知的糊涂样子。结果事情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根本没有引起日本情报部门的重视。在中途岛战役中,美军靠“糊涂”得到了大便宜。

懂得厚黑学的人士都明白,待人处世中与上司打交道最不容易,因为上司操着你的命运,弄不好,你的前途就全玩儿完了。厚黑大师告诉你:与领导交往最好的技巧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也就是说,自己心里明白,而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其实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要有很好的演技才行。然而,不是人人都可以傻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掌握得恰到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德军长驱直入。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曾在国内战争时期驰骋疆场的老将们,如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首先担起前敌指挥的重担。但面对新的形势,他们渐感力不从心。时势造英雄,一批青年军事家,如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什捷缅科等,相继脱颖而出。这中间,老将们思想上不是没有波动的。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受命去波罗的海,协调一、二方面军的行动,什捷缅科作为他的参谋长同行。什捷缅科早知道这位元帅对总参部的人抱怀疑态度,思想上有个疙瘩,心想:“命令终归是命令,只能服从了。”等上了火车,吃晚饭时,一场不愉快的谈话开始了。铁木辛哥先发出一通连珠炮:“为什么派你跟我一起去?是想来教育我们这些老头子,监督我们的吧?白费劲!你们还在桌子底下跑的时候,我们已经率领着成师的部队在打仗,为了给你们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你军事学院毕业了自以为了不起了!革命开始的时候,你才几岁?”这顿教训,已经近乎侮辱了。但什捷缅科却老实地回答:“那时候,刚满十岁。”接着又平静地表示对元帅非常尊重,准备向他学习。铁木辛哥最后说:“算了,外交家,睡觉吧。时间会证明谁是什么样的人。”

应该说,“时间证明论”是对的。他们共同工作了一个月后,在一次晚间喝茶的时候,铁木辛哥突然说:“现在我明白了,你并不是我原来认为的那种人。我曾想,你是斯大林专门派来监督我的。”后来什捷缅科被召回时,铁木辛哥心里很舍不得和他分离。又过了一个月,铁木辛哥亲自向大本营提出要求,调什捷缅科来共事。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成为处世高手,不但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切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遭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都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更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世济民的“圣人君子”,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什捷缅科在受辱之时装憨,过了铁元帅关,体现了后生的谦卑及对老人的尊重,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懂得装傻者绝非傻子,显得木讷憨厚有时是最高智慧者才能为之。在待人处世中,许多时候,精明的人往往斗不过糊涂人,就是这个道理。归纳古往今来,待人处世中这类“装傻”的谋略,不外乎以下几种:

1.假装认错人,摆脱困窘。有一女子高台晾衣,不小心将竹竿掉下,正打在恰好路经此处的彭玉麟宫保大人头上。彭玉麟自然极为恼火,大声呵斥,女子心里很害怕,因为她已经认出了被砸之人是彭玉麟。但惶急中,该女子却有意将彭玉麟认作旁人,居然也厉声说:“你喊什么?听你这腔调简直像个行伍人,没一点文明气!你可知道彭宫保彭大人就在这里?他老人家可是爱民如子,我若告诉他,怕要砍了你的脑袋!”一番装痴卖傻,以攻为守,寓“捧”于“攻”的巧语,居然化解了一场大祸。因为彭玉麟本来非常窝火,但一听这不认识自己的民女竟然如此敬重自己、夸自己,也就不觉转怒为喜,一声不吭地走了。

2.假装不认识对方而当面嘲讽他。如明末少年抗清英雄夏完淳巧骂洪承畴。洪承畴原为明朝总督,抗清兵败降清而助清灭明,在一次战斗中俘虏了夏完淳。夏恨透了这为虎作伥的叛徒,受审时决意要嘲骂一下他。洪承畴对夏完淳说:“你小孩子家,造什么反?只要你归降,一定前途无量!”夏完淳说:“人各有志,我岂能跟你们一样!我最仰慕我朝的洪承畴先生,要做他那样的英雄!”他假装不认识洪承畴,不知洪承畴已叛明投清。洪承畴愣了一下:“你仰慕洪先生?”夏完淳说:“当然仰慕。当年洪先生在关外与清兵血战于松山、杏山一带,矢尽援绝,仍坚强不屈,最后英勇就义。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先帝为之垂涕。这样的英雄难道不值得仰慕吗?”一番话说得洪承畴面红耳赤,非常狼狈。洪承畴的左右忙插话说:“你不要胡说,洪大人就在堂上!”夏完淳说:“你们才胡说呢!洪老先生早已为国捐躯,天下谁人不知!你们这些贼子还想冒充他、败坏他的名声,先生在天之灵也不会放过你们的!”一番装痴卖傻、别出心裁的挖苦嘲骂,把洪承畴羞得无地自容,只好慌慌张张地叫人把夏完淳押走,结束了这次尴尬的审判。

3.以一种怪异的“傻子”之举,扬自己某种名声。英国曾有一个名叫琼斯的中年女人,曾状告宇宙足球厂,指控宇宙足球厂生产的足球引诱她丈夫,是“第三者”,应该赔偿自己的“孤独费”,而球厂老板竟然愉快地接受了此项指控,主动赔给琼斯太太 10万英镑孤独费。是他们疯了、傻了,专门胡扔钱?非也!宇宙足球厂的老板是想以此奇怪的赔偿案,传扬他厂足球的魅力——看,我们的足球啊,已完全吸引了男子汉,以致使妻子都视它为“第三者”,要与丈夫离婚,并让厂家赔偿孤独费!

2.装傻也是一种本事

“装傻”,看似愚笨,实则聪明。人立身处世,不矜功自夸,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即所谓“藏巧守拙,用晦如明”。

韩信是汉朝的第一功臣,在汉中献计出兵陈仓,平定三秦,率军破魏,俘获魏王豹,破赵,斩成安君,捉住赵王歇,收降燕,扫荡齐,力挫楚军。连最后垓下消灭项羽,也主要靠他率军前来合围。司马迁说,汉朝的天下,三分之二是韩信打下来的。但是他功高震主,又不能谦逊自处,加上他犯了大忌,看到曾经是他部下的曹参、灌婴、张苍、傅宽都分土列侯,与自己平起平坐,心中难免矜功不平。樊哙是一员猛将,又是刘邦的连襟,每次韩信访问他,他都是“拜迎送”,但韩信一出门,总要说:“我今天倒与这样的人为伍!”自傲如此,全然没有当年甘受胯下之辱的韧性。这样,终于一步步走上了绝路。后人评价说,如果韩信不矜功自傲,不与刘邦讨价还价,而是自隐其功,谦逊退避,刘邦再毒大概也不会对他下手吧。

李宗吾在《厚黑学》中这样评价韩信:“楚汉之际,有一人焉,厚而不黑,卒归于败者,韩信是也,胯下之辱,信能忍之,其厚学非不优也。后为齐王,果听蒯通之说,其实诚不可言。”

人人都会想表现聪明,装傻似乎是很难的。这需要有傻的胸怀风度,既能够愚,又愚得起。《菜根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也就是说老鹰站在那里像睡着了,老虎走路时像有病的模样,这就是它们准备捕杀猎物时的一种手段,所以一个真正具有才德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才华,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厚黑学“扮猪吃虎”的计谋,以此计施于强劲的敌手,在其面前尽量把自己的锋芒收敛,“若愚”到像猪一样,表面上百依百顺,装出一副为奴为婢的卑恭之相,使对方不起疑心,一旦时机成熟,即一举把对手结果了,这就是“扮猪吃虎”的妙用。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在衣带诏上签名后,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视。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以龙状人,论起谁为当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只有刘备与他才是。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也丢落在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到,雷声大作。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慌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数。刘备在煮酒论英雄中的对答是非常聪明的。

刘备藏而不露,人前不夸张、显炫、吹牛,装聋作哑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这办法是很让人放心的。他的种菜、他的数英雄,至少在表面上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一个人在世上,气焰是不能过于嚣张的。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中国旧时的店铺里,在店面是不陈列贵重的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的境界。

胡适先生晚年曾说:“凡是有大成功的人,都是有绝顶聪明而肯作笨工夫的人。” 1805年,拿破仑乘胜追击俄军到了关键的决战时刻。此时,沙皇亚历山大见自己的近卫军和增援部队到来,便不想撤退而与法军决战。库图佐夫劝他继续撤退,等待普鲁士军队参加反法战争。此时拿破仑知道了俄军内部的意见分歧,害怕库图佐夫一旦说服沙皇,自己就会失去战机,于是装出一见俄军增援到来就害怕的样子,停止追击,派人求和,愿意接受一部分屈辱条件。这更加刺激了沙皇,以为拿破仑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这样傲慢的人绝不会主动求和,因此断定现在正是回师大败拿破仑的时机,于是不听库图佐夫的意见,向法军展开进攻,结果落进了法军圈套,被法军打得狼狈不堪。

聪明不露,才具有惊人的力量。这就是所谓“藏巧守拙,用晦如明”。人们不管本身是机巧奸猾还是忠直厚道,几乎都喜欢傻呵呵不会弄巧的人,这并不以人的性情为转移,所以,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没有机巧权变是不行的,要学会装傻,懂得藏巧,不为人所识破,这就是厚黑处世之道。

3.厚黑处世,该糊涂时别明白

《厚黑学》认为,在待人处世中,时时处处都需要用厚脸皮装糊涂,甚至当身处险地时,“糊涂”还是“精明”,很可能成为事关自身性命的关键因素!

刘备的蜀汉王朝只统治了 42年,就被魏国灭掉了。后主刘禅做了俘虏,他的一家和蜀国的一些大臣,都被押到洛阳。当时,魏国虽是由曹操的后代做着皇帝,但其大权早已落在了西晋的开创者司马昭父子的手里。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便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

有一天,晋王司马昭却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司马昭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只有刘禅咧开嘴看得如醉如痴,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

司马昭观察了刘禅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颓废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

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说:“你还想念蜀地吗?”刘禅说:“在这里很快乐,不想念蜀国。”这就是成语“乐不思蜀”的由来。

跟随刘禅来到洛阳的前蜀国大臣正听说这事儿,连忙求见刘禅说:“如果以后晋王(指司马昭)还这么问你,你应该流着眼泪回答说:‘父母亲的坟墓都远在蜀地,一想起这事儿,心里就难过,没有哪一天不思念蜀国的。然后你就闭上眼睛,做出深沉思念的表情。’”

不久,司马昭又问刘禅想不想蜀国,刘禅就如正说的那样对答,然后闭上眼睛。司马昭说:“怎么竟像是正说的话呢?”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正教我的。”

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就这样,刘禅活到了公元 271年,在洛阳去世。

而同样下场的南唐后主李煜作为亡国君主被俘到沛京,就似乎“聪明”得不合时宜。宋太宗派人监视他,发现李煜写了许多怀念故国的词,又后悔不该杀了替他保江山的大将。宋太宗觉得这李煜“贼心不死”,就用毒药把他毒死了。由此看来,刘禅当司马昭一再跟他提起故国的时候,表现得木讷无情,一副傻乎乎的样子,谁知这个昔日阿斗是真扶不起来的白痴,还是他为了保全身家性命的一种韬晦与心机呢!

而三国时的蜀将张裔,就是因为不知道收敛自己,在事关性命的当口,应该“糊涂”却表现得比对方聪明而差点丢了小命。据史书记载,张裔,蜀郡成都人,在他担任益州郡太守的时候,当地一个大头领背叛蜀国,把他抓起来送到吴国去了。后来吴蜀两国和好,诸葛亮派邓芝出使吴国,要他会谈之后请求孙权释放张裔。张裔被送到吴国好几年,他一直未显露自己的身份、才能。因此孙权也还只当他是个平常的俘虏呢!于是邓芝一提起,他就同意释放张裔。待到张裔临走的时候,孙权才接见他。一来呢,孙权这人好开个玩笑;二来也似乎是要试探一下张裔的才智如何。因而孙权问张裔说:“听说蜀地有个姓卓的寡妇,和司马相如私奔,你们那儿的风俗为什么这样不讲究妇道呢?”

孙权借了这个发生在蜀地的故事来取笑张裔。但这张裔也没示弱,对孙权说:“我认为卓家的寡妇,比起朱买臣的妻子来,还是要贤慧一些。”张裔说的也是汉武帝时候的故事,不过发生在会稽郡吴县,有个叫朱买臣的,起初家里很穷,他妻子嫌他寒酸,和他离了婚,后来朱买臣发迹,当了会稽郡太守,他的前妻又来依附他,最后到底感到羞愧,自己上吊死了。张裔用这个故事,对孙权反唇相讥。孙权没占到便宜,又换了一个话题,对张裔说:“你回去以后,一定被重用,不会做普通老百姓,你打算怎样报答我呢?”张裔巧妙地回避了如何报答孙权的问题,只表示很感激孙权释放他,说:“我是作为一个有罪的人回去的,将要交由有关部门去审理,倘若侥幸不被处死, 58岁以前是父母给我的生命,从这以后就是大王您给我的了。”张裔这段话说得很得体,孙权很高兴,谈笑风生,并流露出他很器重张裔的神色。

张裔刚辞别孙权走出宫廷的侧门,就很后悔在孙权面前没能装傻。于是立即动身上船,并以加倍的速度航行。而孙权也果然认定张裔是个难得的人才,怕他为蜀汉王朝效力,于自己更为不利,遂改变主意不想让他走了,不能为己所用,也不能让其成为自己的对手。立即派人来追,直追到吴蜀交界的地方,张裔已进入蜀国地界数十里了,追兵才无可奈何地回去了。看来,聪明人有些时候也要装装傻,装傻也是一种智慧,张裔起初没装傻,幸亏他及时意识到了,才得以逃出虎口。

当然,厚黑处世之道中的“糊涂”,是该糊涂时别明白,绝不是一味地“糊涂”,而是掩盖真实企图的表演。

在处世中,有时故意装糊涂确实能更好地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夫妻之间有时对待一些问题,糊涂一些是比较好的,它能避免误会,而且能给双方一个充分地冷静下来考虑的时间,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尽量少地伤害夫妻感情。

4.小糊涂,大精明

《厚黑学》认为“小糊涂,大精明”无疑是成功的待人处世之道;假若相反的话,“小事精明,大事糊涂”,那就错了,事情非搞砸不可。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待人处世中许多事情往往都坏在“较真”二字上。有些人对别人要求得过于严格以至近于苛刻,他们希望自己所处的社会一尘不染,事事随心,不允许有任何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符合自己的设想。一旦发现这种问题,他们就怒气冲天,大动肝火,怨天尤人,摆出一种势不两立的架势。尤其是知识分子,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往往过于天真,过于理想化,过于清高。总觉得世界之上,众人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用这种天真的眼光去看社会,许多人往往会变得愤世嫉俗,牢骚满腹。

我们说“水至清则无鱼”,主要强调的是做人处世都不能太“认真”,该糊涂时就糊涂,只要不是原则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未尝不可。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谈论的不是一般的清,而是“至清”。所谓“至清”者,一点杂质都没有,这岂不是异想天开?然而,现实中更多的人往往是大事糊涂,小事反而不糊涂,特别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偏要用显微镜去观察,用放大尺去丈量。普天之下,可以与言者,也就只有“我自己”,这实际上是一种病态。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并不是认为可以随波逐流,不讲原则,而是说,对于那些无关大局、枝枝蔓蔓的小事,不应当过于认真,而对那些事关重大、原则性的是非问题,切不可也随便套用这一原则。汉代政治家贾谊说:“大人物都不拘细节,从而才能成就大事业。”这里的“不拘小节”,就包括了该糊涂时别精明的待人处世之道。

吕端是宋太宗年间的宰相,他书生出身,肚子里有不少墨水。虽然经历了五代末期的天下战乱,人情艰苦历练不少,但仍是满身读书人的呆气,似乎是个十足的糊涂宰相。有人为此说吕端糊涂,可宋太宗赵光义却偏偏认为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任命他为宰相。后来赵光义病重,宣政使王继恩害怕太子赵恒英明,做了皇帝以后会对他们这一党不利,于是串通了参知政事李昌龄、都指挥使李继熏等,密谋废掉太子,改立楚王为太子。此时,吕端到宫中看望赵光义,太宗快不行了,吕端发现太子却不在旁边,就怀疑事情有变,其中很可能有鬼,便在手板上写了“大渐”二字,让心腹拿着赶快去催太子尽快到赵光义身边来,这个“渐”字的意思就是告诉太子皇帝已经病危了,赶紧入宫侍候。等到赵光义死后,皇后让王继恩宣召吕端,商议立谁为皇帝。吕端听后知道事情不妙,他就让王继恩到书房去拿太宗临终前赐给他的亲笔遗诏,王继恩不知是计,一进书房便被吕端锁在房中。这时,吕端便飞快来到宫中。

皇后说:“皇上去世,长子继位才合情理,现在该怎么办?”意思很明显,想立长子赵元祐。吕端立即反驳道:“先帝既立太子,就是不想让元祐继承王位,现在先帝刚刚驾崩,我们怎么就可以立即更改圣命呢?”皇后听了无话可说,心里只有认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吕端仍不放心,他要眼见为实,太子即位时,吕端在殿下站着不拜,请求把帘子挂起来,自己上殿看清楚,认出是原先的太子,然后才走下台阶,率领大臣们高呼万岁。

吕端事先能明察阴谋,有所防范;事中能果断决策,出奇策击破奸主;事后又能眼见为实,不被现象迷惑,不仅明智,实在是功夫老到。在皇位继承的关键问题上,吕端的“小事糊涂,大事精明”体现得淋漓尽致。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首批“封王”中最年轻的军事将领,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他同杨秀清、韦昌辉等同为洪秀全的重要辅臣。在天京事变中,他又支持洪秀全平定叛乱,成为洪秀全的首辅大臣。之后,洪秀全隐居深宫,将朝政全权委托给无能的洪氏兄弟,以牵制石达开,矛盾日益激化。

从当时的情形看,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是诛洪自代,形势的发展需要石达开那样的新的领袖。但石达开尽管在战场上战无不胜,但他脸不厚,心不黑,不够果断,害怕落个“弑君”的骂名,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公元 1857年6月2日,他选择率部出走,认为这样既可继续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进行从事推翻清朝的活动,又可以避开和洪秀全的矛盾。

石达开率大军到安庆后,如果按照他原来“分而不裂”的初衷,本可以安庆作为根据地,向周围扩张,在鄂、皖、赣闯出一片天地来。安庆离南京不远,还可以互为声援,减轻清军对天京的压力,又不失去石达开原在天京军民心目中的地位。这是石达开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石达开却没有这样去做,而是决心和洪秀全分道扬镳,彻底决裂,舍近而求远,去四川自立门户。

石达开虽然拥有 20万大军,英勇转战江西、浙江、福建等12个省,历时7年,表现了高度的坚忍性,但最后还是免不了一败涂地。

公元1863年 6月 11日,石达开部被清军围困在利济堡,手下谋士献策决一死战,而军辅曾仕和则献诈降计,石达开接受了诈降。他想用自己一人之生命换取全军的安全,这又是他的决策失误,再次在大事上犯糊涂。当军中部属知道主帅“决降,多自溃败”,已溃不成军了。此时,清军又采取措施,把石达开及其部属押送过河,把他和两千多解甲的将士分开。这一个举动,顿使石达开猛醒过来,他意识到诈降计拙,暗自悔恨。

石达开被押过河后,“舍命全己军”的幻想已经彻底破灭。此后的表现倒也十分坚强,起先,清将骆秉章对他实行劝降,石达开严词以对,说:“吾来乞死,兼为士卒请命。”然而,已于事无补了。

回顾石达开的失败,主要是其决策的错误,大事上犯了糊涂。其根源是他对分裂后的前途缺乏信心。因为太平天国能打仗的名将几乎都不响应石达开的出走。他邀英王、忠王一起行动都被拒绝;赖汉英、黄文全、林启容等战将也不愿跟着石达开出走。此外,石达开出走的目的不明确,政治上、军事上都没有魄力提出新的构想和谋略,只是消极地常年流动作战。他想用不分帜来表示他对天国的忠心,但他出走的实际行动却是十足的分裂。这种不分帜、不降清、不倒戈的“忠义”形象和他出走天京的实际行动大相径庭,这种拖泥带水、不伦不类的行动,决定了石达开走后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5.糊涂一点麻烦少

郭子仪是唐肃宗时的老臣,平定安史之乱,抵抗吐蕃入侵,功勋显赫,成为复兴唐室的元勋。因此,唐代宗十分敬重他,并且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为妻。这小两口都自恃有老子做后台,互相不服气,因此免不了口角。有一天,小两口因为一点小事拌起嘴来,郭暧看见妻子摆出一副公主的臭架子,根本没把他这个丈夫放在眼里,便愤愤不平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就仗着你老子是皇上!实话告诉你吧,你老子的江山还是我父亲打败了安禄山才保全的,我父亲因为瞧不上皇帝的宝座,所以才没有当这个皇帝。”在封建时代,皇帝至高无上,任何人想当皇帝,都是大逆不道,就可能遭满门抄斩的大祸。公主听到郭暧竟敢口出狂言,感到一下子找到了出气的机会和把柄,马上回到宫中,向代宗汇报了丈夫刚才这番近似图谋造反的话。她满以为,父皇肯定会重惩郭暧,替自己出气。

谁知,唐代宗听完女儿的汇报,却不动声色地说:“你还是个孩子,有许多事还不懂得。我告诉你吧:你丈夫说的都是实情。天下是你公公郭子仪保全下来的,如果你公公想当皇帝,早就当上了,天下也早就不是咱们李家所有了。”并且对女儿劝慰一番,叫她不要抓住丈夫的一句话,乱扣“谋反”的大帽子,小两口要和和气气地过日子。在代宗的劝解下,公主消了气,乖乖地回到了郭家。

郭子仪知道这件事后吓坏了,他觉得,小两口吵嘴不要紧,可儿子口出狂言,近似谋反,这着实令他恼火万分。郭子仪即刻令人把郭暧捆绑起来,并迅速到宫中面见皇上,要求皇上严厉惩治。可是,代宗却和颜悦色,一点儿也没有怪罪的意思,还劝慰说:“小两口吵嘴,话说得过分点,咱们当老人的不要太认真了。不是有句俗话嘛:‘不痴不聋,不为家翁。’儿女们在闺房里讲的话,怎好当起真来?咱们做老人的听了,就把自己当成聋子和傻子,装作没听见就行了。”听到皇上亲家这番合情入理的话,郭子仪的心里就像一块石头落了地,顿时感到轻松,一场有可能是天塌地陷的大祸化作芥蒂小事,郭子仪一家的感激自然不必说了。

虽然如此,为了教训郭暧的胡说八道,回到家后,郭子仪还是将儿子重打了几十杖。

小两口关起门吵架斗嘴,在气头上什么激烈的言辞都可能冒出来,如果句句较真,就将家无宁日。唐代宗用“老人应当装聋作哑”来对待小夫妻吵嘴,不因女婿讲了一句近似谋反的话而无限上纲,化灾祸为欢乐,使小两口言归于好。

如果说唐代宗的糊涂比聪明好的话,那么战国时期的楚庄王,在爱妾被人调戏的情况下,竟然也能假装糊涂,不追究犯上者的罪,遮掩了这位风流将军的罪过,则更是厚黑处世的例子。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经过艰苦作战,平定了令尹斗越椒发动的叛乱之后,大摆酒宴,招待群臣,欢庆胜利,名曰“太平宴”。

酒宴开始,庄王兴致很高,说:“我已六年没有击鼓欢乐了,今日平定奸臣作乱,破例大家欢乐一天,朝中文武官员,都来就宴共同畅饮。”于是,满朝文武,与庄王欢歌达旦。

夜深之后,庄王仍然兴致不减,令人点起蜡烛,继续欢乐,并要宠妾许姬前来祝酒助兴。忽然一阵大风吹过,将灯烛吹灭。这时,有一人见许姬长得美貌,加之饮酒过度,难于自控,便趁烛灭之际,暗中拉住了许姬的衣袖。

许姬大惊,左手奋力挣脱后,右手顺势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系缨。许姬取缨在手,连忙告诉庄王说,刚才敬酒时,有人趁烛灭欲行不轨,现在我把他帽子的系缨抓了下来,大王快命人点蜡烛,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干的。

谁知庄王听后,却对许姬说:“赏赐大家喝酒,让他们喝酒而失礼,这是我的过错,怎么能为要显示女人的贞节而辱没人呢?”不但不追究,反而命令左右正准备掌灯的人说:“切莫点烛,寡人今日要与众卿尽情欢乐,开怀畅饮。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兴,那我就要处罚他!”

众人一听,齐声称好,等众人全都扯掉了系缨之后,庄王才命令点燃蜡烛,不声不响地把那个胆大妄为的人隐瞒了过去。

散席之后,许姬仍然愤愤不平地问庄王:男女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况且我是大王您的人。您让我给诸臣敬酒,是对他们的恩典,有人竟敢当着您的面调戏我,就是对大王您的侮辱,您不但不查不问,反而替那小子打掩护,这怎么能肃上下之礼,正男女之别呢?庄王笑着说:“这你妇道人家就不懂了。你想想看,今天是我请百官来饮酒,大家从白天喝到晚上,大多带有几分醉意。酒醉出现狂态,不足为怪。我如果按照你说的把那个人查出来,一会损害你的名节,二会破坏酒宴欢乐气氛,三也会损我一员大将。现在我对他宽大为怀,他必知恩图报,于国于家于我于他都是有利的事情啊。”许姬听了庄王的一番话,十分佩服。从此,后人就把这个宴会叫做“绝缨会”。

一个将领对自己爱妾的调戏,对于至尊无上的君主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羞辱。这在当时的社会里,绝对属于大逆不道的犯上之举。谁要是犯了这方面的罪过,不丢掉小命那才叫怪哩!可是楚庄王却能假装糊涂,原谅属下的过错,并且还设法替他打马虎眼,的确是厚黑处世的高手。

这段“绝缨会”的千古佳话,如果没有后来的善报结尾,恐怕还是要逊色许多。

七年之后,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兴兵伐郑,前部主帅襄老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带百余名士卒做开路先锋。唐狡与众士卒奋力作战,以死相拼,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使后续部队兵不血刃杀到郑都,这使得庄王非常高兴,称赞说:“老将军老当益壮,进军如此迅猛,真是大长我军威风,为楚国立下大功啊!”

襄老答道:“这哪里是老臣的功劳?都是老臣副将唐狡的战功啊。”

于是,庄王下令召来唐狡,准备给他重赏,谁知唐狡却答道:“为臣受大王恩赏已很多,战死亦不足回报,哪里还敢受赏呢?”

庄王很奇怪,以前并没赏赐他,何以如此说呢?唐狡接着说道:“我就是‘绝缨会’上拉许姬袖子的人,大王不处置小臣,使臣不敢不以死相报。”楚庄王感叹地说:“如果当初明烛治他的罪,怎么会有今天效力杀敌的猛士啊!”

《厚黑学》认为,在待人处世中,有许多事情,你非要硬去较真,就会没事找事,徒生烦恼,相反你若装痴作聋,来他个“难得糊涂”、“顺其自然”,也许往往会有更好的结果。 i2R2Sf82Ey4QkIimBDVQQmmWlxk9xDxE1ElX484ZSOCy2cuMLb1PXgMRP7QvfcI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