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善下者为王

【原典】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译释】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江海能处在百川之下,故能成为百川之王。

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老子此番话可谓如出一辙。越是伟大的人就越觉得自己渺小。这不是妄自菲薄,这是一种积极的悟“道”修身的心态。

正如《庄子·秋水》里沁海神所说:“井里的鱼不可以和它谈及大海的事,因为它被其活动的区域所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以与它谈及冰冻的事,因为它受到时间的限制;孤陋寡闻之士不可以和他谈及大道,因为他被其所受的教育束缚。现在你摆脱了河道的限制,看见了大海,知道了自己的鄙陋,可以和你谈谈大道了。天下的水,没有比大海更大的。所有的河流都归向大海,没有停止的时候,但大海并不因此而盈满;海水从尾闾排泄出去,没有停止的时候,但海水却并不因此而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大海都是一样;无论水灾还是旱灾,大海都不受影响。大海超过江河的水量,简直无法用数量来计算。但是,我并没有以此而自满。自以为从天地的赐予中获得了形体,从阴阳那里禀受了生气,我在天地之间,就好比小石头小树木在大山上一般,只存有自以为小的念头,又怎么会自满呢?中国在四海之中,不就像小米粒在大仓中一样吗?”

物类的名称有万种之多,人类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类群聚于九州,粮食所生长的地方,舟车所通行的地方,个人只是人类中的一分子;人类与万物相比,不就像一根毫毛在马身上一样吗?

解读

自我感觉不要太好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自我感觉特别好,优越感极强,总感到自己比他人强,处处、事事、时时都显示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自以为是,对他人说起话来总有一副老大的味道,不会平等待人……但是几乎每个人都喜欢被他人尊重,因此对这种高傲无理的人会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种人,一般是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

别忘了,强中自有强中手。

完全按自己的主意行事,与人相交合则留,不合则去;比自己强的人不接近,比自己差的人不迁就。这样高傲的人生活得一定不会快乐,自己的心灵也很寂寞,也会感到压抑。正确的做法是:比自己强的人,谦虚地和他相处;比自己差的人,也谦虚地和他相处;把功利放在一边,把评价放在一边。何况功利与评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因此,谦虚自然地与人相处,别人舒服,自己也舒服。

谦虚不是抬高了别人,也不是踩低了自己,谦虚恰恰是一种能容忍他人的能力,是一种成功者的胸怀。

阳子居往南方的徐州去,恰巧与向西去秦国某地的老子碰上。郊外相逢,阳子居自以为有学问,态度傲慢,老子便深为阳子居惋惜,直率地当面批评阳子居:“以前我还认为你是个可以成大器的人,现在看来不可教诲啦。”

高傲的阳子居听了老子的话心里很不舒服,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那样。

回到同住旅店后,阳子居觉得自己应当做得自然一些,起码要敬重长者,敬重有道德学问的老先生,便主动给老子拿梳洗工具,脱下鞋子放在门外,然后膝行到老子面前,谦虚地说:

“学生刚才想请教老师,老师要行路没有空闲,因此不便说话。现在老师有空了,请您指教我的过失。”老子说:“想想看,你态度那么傲慢,表情那样庄严,一举一动又如此矜持造作,眼睛里什么都没有,这样,将来谁和你相处呢?人,没有他人围绕着你,行吗?应该懂得:最洁白的东西好像总有些污秽的感觉,德行最高尚的人总认为自己远不十全十美,学问虽深切地了解了,在许多方面也是不行的。知道自己不行,你才知道自己真正行的地方;眼睛里只看到自己行,实际上,你哪个地方都不明白。”

阳子居先是吃惊,渐渐地脸上浮现出惭愧的神色,诚恳地说:“老师的教导使我明白了道理。”

开始,阳子居在去徐州的路上,旅舍客人恭敬地迎送他。他住店时,老板为他摆座位、送手巾,大家也给他让座。虽然恭敬,但彼此都不舒服。接受老子教诲后,阳子居态度平和,为人谦逊,归途住店,客人都随意地和他交谈,他也感到和大家相处很亲切。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俗语其实很好理解。人外面自然应该有人,除非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天外面应该还有天,除非天只有你看见的那一片。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哲言告诉我们,当我们自己在某方面很出色、很优秀的时候,不要骄傲、不要自满。因为这个世界很大,人非常多,一定会有人比我们在这方面更出色、更优秀。

对一个人来说,无论做什么,要想做得顺利、做得好,自信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但是要小心,千万不要让自信发酵成了自大! npB5pf6pYPnady4WmHL/G6dIJGZVrVTSXoKHPJpbwT2bcPjiTH7BahQpfOD6A3P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