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实验实训

实验实训一 茶树根系观察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实训掌握观察茶树根系的基本方法,了解茶树根系的特征以及生育特性,掌握茶树栽培的生产技能。

二、技能项目

茶树的根系按其功能不同,一般分为输导根(直径在1 mm以上)和吸收根(直径在1 mm以下)。吸收根呈乳白色,表面密生根毛,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部分。因此,根系生育好坏一般均以吸收根在一定体积土壤内的干重或一定土壤剖面露出的吸收根数目分布情况来表示。

三、材料与实训用品

(一)材料

成年茶树生长的茶园。

(二)实训用品

钢卷尺、纱布、吸水纸、天平、铁筒、方格纸、喷雾器、锄头等。

四、步骤及方法

(一)根系分布观察法

在一块茶园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3~5点,于树冠外围与半径垂直地划一直线。沿此线挖沟,沟长以树幅大小为度,沟宽50 cm ,深50 cm 。靠树冠的沟墙用铲铲平,然后在此剖面上划出边长为10 cm的方格,依次查出格中截断的根,标记于相应的方格纸部位上,按根的粗细不同,标出不同的“点号”,如此即成根系断面图。图边标记出不同层次土壤的分界处,以表示不同性质土层中根系分布状况。根系类别:小于1 mm的以“○”为标记;大于1 mm的以“⊙”为标记。或在沟挖好后,用喷雾器冲洗根系,使根系和土壤脱离,然后进行观察绘图。

根系质量分布观察:每组取壮年茶树各一丛,在离茶丛中心30 cm处自中心向左(或向右)划出0~15 cm 、15~30 cm的线,宽0~15 cm 、15~30 cm的线,然后按深度分别为0~15 cm和15~30 cm取土,置于筛上挑出根系洗净,分出吸收根和输导根,称其质量制表。

(二)根系生育动态观察法

根系生育动态的观察方法很多,生产上主要有:玻璃箱或壕沟挖掘做成根窖进行观察、放射性同位素测定、随机取土法进行观察等。随机取土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在离茶丛20~30 cm (依树龄而定)划一土带,土带长、宽、深各为30 cm ,定期在此土带内取土,然后洗净土壤,计算吸收根与输导根的数量,分别称其质量或烘干恒重,以比较各期的生长量。

因随机取土法简单易行,便于定期了解根系生育状况,所以应用范围较广。但根系在土壤中分布不均匀的特点也导致随机取土法所测数据存在误差较大的缺点。

五、作业

1. 茶树根系生长和分布受哪些因子影响?

2. 将调查结果填入实训表1.1中。

实训表1.1 茶树根系质量分布调查表(单位:g)

实验实训二 茶树花果形态观察

一、实训目的

花果是茶树重要的生育器官,也是茶树分类学上的重要标志。本实训的目的是了解茶树花果的外部形态及构造,并能够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

二、技能项目

(一)花的构造

茶花为两性花,由花柄、花萼、花冠、雄蕊、雌蕊5个部分组成。

①花柄:花柄短,呈绿色,不同品种长短不一,一般为1至几毫米。

②花萼:位于花的最外层,有5~7片,呈覆瓦状叠合,绿色或呈绿褐色,近圆形,长2.0~5.0 mm ;基部广阔肥厚,光滑带革质,少数有毛。花授精后,萼片闭合包裹子房越冬,一直到果实成熟也不脱落,称“萼片宿存”。

③花冠:呈白色、乳白色,少数为粉红色,由5~9片组成,也有多至20余片的;花冠上部分离而基部联合,与雄蕊外轮合生在一起。

④雄蕊:数目很多,一般为200~300束,由花丝和花药组成;3~5个花丝结合成一组,花丝白色或粉红色,排列成数圈;花药由两个花粉囊构成,内含无数花粉粒。

⑤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花柱顶部为柱头,自花粉1/2或1/3处分裂,因品种而异,有2~6裂;花柱基部膨大部分为子房,分3~5室,每室4个胚珠;子房上大都着生茸毛,极少数无茸毛。

(二)茶果的形态

①茶果:未成熟茶果的果皮为绿色,成熟时为棕绿色或绿褐色。茶果形状多样,与果内种子粒数有关,有球形(1粒)、肾形(2粒)、三角形(3粒)、方形(4粒)、梅花形(5粒)等。

②种子:为棕褐色或黑褐色,有近球形、半球形、肾形,由种皮和种胚组成。种皮分内种皮和外种皮。种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子叶等四部分组成。子叶两片,胚夹于子叶基部与叶子柄相连。

三、材料与实训用品

(一)材料

不同品种的花、果实。

(二)实训用品

显微镜、徒手切片用具、盖玻片、载玻片、放大镜等。

四、步骤及方法

①每组2人,采摘2个品种的正常花朵10朵。

②描述花冠颜色、外形、重叠情况、花萼颜色等。

③测量花的大小、花柄长短、花萼、花瓣、雄蕊数量、花柱长度、裂数等。

④选取正常茶果10个,观察测定其形状以及每个茶果的种子数、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将观察结果填入表中。

五、作业

①根据观察结果填写实训表1.2。

实训表1.2 不同茶树品种花果形状调查表

②简述不同品种茶树花果的形态差异。

实验实训三 茶树树体及叶片形态观察

一、实训目的

本实训通过观察茶树各器官植物学特征,比较各器官形态与茶树品种、年龄、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使学生对茶树树型、树姿、叶片等形态特征有较深刻认识,并能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二、技能项目

(一)茶树叶片

1. 叶片的基本特征

茶树的叶片与其他植物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①叶缘有锯齿而叶基部无。嫩叶锯齿上有透明的腺细胞,随叶片老化而脱落,残留下棕褐色疤痕。

②叶脉网状。叶面主脉两侧稍有内凹,叶背主脉呈现凸起,由主脉分出的侧脉约伸展至叶缘2/3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一对侧脉相联合。

③叶背密生茸毛。

④叶尖略有凹陷。

⑤属于不完全叶,有叶柄、叶片,无托叶。

2. 叶片的种类

根据分化程度不同,叶片可分为分鳞片、鱼叶、真叶。

①鳞片:包裹在芽的外面,形状特小,色褐,多茸毛,叶面内折。叶脉、锯齿、叶柄不明显,随芽萌展而逐渐脱落。

②鱼叶:发育不完全,形同鱼鳞,色较淡,叶柄宽短扁平,叶脉不明显。叶缘一般无锯齿,或前端略有锯齿,叶尖圆钝。每个新梢一般有1~3片鱼叶,少数没有。

③真叶:为发育完全的叶片,具叶的基本特征。

3. 叶型

茶树叶片按叶面积( S )大小分为特大叶型( S >50 cm 2 )、大叶型(28 cm 2 S <50 cm 2 )、中叶型(14 cm 2 S <28 cm 2 )、小叶型( S <14 cm 2 )。

叶面积计算公式:

叶面积=叶长(cm)×叶宽(cm)×0.7(系数)

4. 叶形

茶树叶形是按叶形指数:

叶形指数( L )=叶长(cm)/叶宽(cm)

来确定,一般可分为圆形( L ≤2.0)、椭圆形(2.1≤ L ≤2.5)、长椭圆形(2.6≤ L ≤2.9)和阔椭圆形( L ≥3.0)。

5. 叶脉

叶脉有主脉与侧脉之分。主脉自叶基部伸至叶尖。侧脉自主脉发出,向叶缘伸展,约伸至叶缘2/3处向上弯曲与上方侧脉相接。侧脉对数是茶树分类上的主要依据之一。

6. 叶尖

叶尖分渐尖、急尖、钝尖和圆尖等类型。

7. 叶缘

叶缘分平展、波浪、背转、内折等类型。

8. 叶面

叶面分平滑、粗糙、光泽、暗晦、隆起、渐隆起等类型。9.叶质

叶质分硬、脆、柔软等类型。

10. 叶色

叶色有深绿、绿、浅绿、黄绿、紫绿等类型。

11. 锯齿

茶叶的锯齿变异很大,不同品种的形状、大小、排列均不同,是辨别品种的特征之一。记载时以大小、疏密、深浅描述,并可在叶片中部测量10个锯齿的宽度作比较。

(二)茶树的整株形态

根据茶树分枝部位、树冠大小及分枝角度,可将整株茶树分为树型、树姿来识别。

1. 树型:根据主干主轴是否明显,分枝部位高低及植株高矮来区分

①乔木型:主干、主轴明显,分枝部位较高,植株高大,如云南大叶种云抗10、云抗14号等。

②半乔木型(小乔木型):主干、主轴均较明显,分枝部位较高,植株较乔木型矮小,如福鼎大白茶。

③灌木型:无明显主干,主轴、分枝部位较低,植株矮小,如紫阳种。

2. 树姿:根据分枝角度及伸展姿态不同来区分

①直立型:分枝角度( a ≤35°),枝条向上伸展,近似直立,树冠较紧凑。

②披张形(开展形):分枝角度( a ≥45°),枝条向侧伸展,树冠松散。

③半披张形(半开展形):分枝角度(35°< a <45°),树冠形状呈椭圆形。

三、实训材料与用品

(一)实训材料

标本照片或幻灯片(各种鳞片、鱼叶、真叶及变态叶标本、不同树形茶树等),每组两个茶树品种或观察5株茶树。

(二)实训用品

直尺、放大镜等。

四、步骤及方法

①2人一组,调查两个品种或5株茶树,依次观察其树型、树姿。

②观察两个品种或5株茶树的叶片性状,每个品种或每一株随机取10片叶测定其面积、叶形等相关内容,将结果填入实训表1.3中。

实训表1.3 茶树叶片形态观察记录表

五、作业

①根据调查情况填写记载表。

②描述茶树树体及茶树叶片的形态特征。

实验实训四 茶树分枝习性的观察

一、实训目的

本实训能够使学生了解茶树枝条的分枝规律,利用采摘、修剪等技术来改变枝条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和创造合理的茶冠结构。

二、技能项目

(一)茶树分枝形成及其特点

1. 单轴分枝

顶芽生长势强,主干向上生长,侧枝生长比主干细小,缓慢。幼年期茶树及徒长枝属于这种分枝方式。

2. 合轴分枝

主干顶端的生长点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而侧芽则发育旺盛,形成了不断分枝的密集形式。

3. 鸡爪枝分枝

合轴分枝的一种特殊形式。茶树经长期采摘,茶树顶端分枝细小,细节很多,节间很短,形似鸡爪。

(二)自然生长下不同年龄的茶树分枝形式

不同年龄的茶树具有不同的分枝层次。一般自然生长的茶树每年积累一层,到8年左右基本固定。茶树枝条的粗细、长短、数目等随年龄而增长;颜色的变化过程是:青色→红色→棕色→灰褐色;皮孔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形似裂纹。

(三)修剪、采摘与分枝

茶树分枝的长度、粗度、密度、角度等随剪采及管理水平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别。一般未经修剪的茶树分枝稀疏而不壮,树冠零乱,采摘面小;经修剪的茶树分枝多而粗壮,枝条粗度随高度而逐渐变细,树冠大而浓密,采摘面大。

(四)茶树品种与分枝

茶树品种与分枝关系密切,一般乔木型茶树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较高;而灌木型茶树则无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较低。不同品种的分枝角度、节间长短、枝条色泽等都有相当差异。

三、材料与实训用品

(一)材料

自然生长和栽培生长条件下的不同品种的茶树。

(二)实训用品

钢卷尺、量角器、测微尺等。

四、步骤及方法

①2人一组,在各类茶园中依次观察分枝方式,比较自然生长和修剪、采摘后的茶树在分枝方式、粗度、长度、角度等方面的差异。

②观察自然生长茶树、人工修剪的茶树,比较各自分枝部位、数目、角度等分枝习性的差异,并将结果填入实训表1.5中。

实训表1.4 茶树分枝习性观察记载表

五、作业

①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不同茶树年龄时期的分枝差异,并提出相应的修剪与采摘措施。

②根据观察到的茶树分枝习性填写表。 dE1Zylo6pGSMVc0JtzkeUwLfZPOxTHE7gAcfblrpfdV6HLeAEepg81JTDe9FbEw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