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郭敬之,文武双全,为人正直,官至刺史等职。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郭子仪自小就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不但接受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正统思想,而且特别爱读兵书,并勤练武功,无论读书还是习武都很刻苦。
少年时代的郭子仪长得俊秀挺拔,剑眉星目,十分惹人喜爱。成年后,郭子仪更是出落得身材魁梧,体魄健壮,面貌英俊。郭子仪不仅枪法娴熟,武艺高强,而且还公正无私,不畏权贵。传说,他20岁时,在河东(今山西太原)服役,曾犯有过失,按军纪应该斩首。在押赴刑场的途中被当时著名诗人李白发现。李白本来和他并不相识,但见他相貌非凡,凛然不惧的样子,甚感可惜。又听说他颇有才能,意志坚强,便赞叹地说:“这样的人,将来一定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杀了多可惜啊!”李白为郭子仪感到惋惜,便立即到当地官员那里说情,最后以自己的官职做担保,把郭子仪救了出来。从那以后,李白和郭子仪成了莫逆之交。后来,李白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因受牵连下狱,郭子仪曾经请求替他赎罪,报答他当年的救命之恩。
郭子仪的青年时代正处在民富国强、社会繁荣的大环境中,也就是所谓的“开元盛世”。在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国力强盛。唐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扫除积弊,任用贤能,从而使得社会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当时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在他的《忆昔》一诗中描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大概意思是说:想起当年开元盛世的日子里,就连一个小县城也要有万户人家。大米喷香,小米金黄,公家和私人的仓库里粮食都装得满满的。
武则天登基后,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赢得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使自己从李氏家族手中夺取的皇权更加稳固,便开始广泛招揽文武全才参与政治。她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完善和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度,选官不再看重出身和财富,而主要以真才实学来选拔人才,从而使得社会的中下层人民也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同时为了解决国家对军事人才的需求,武则天在长安二年(702年)创设武举,同时下令允许民间练习武艺,让青少年从小就开始练习骑射技艺,强身健体。武举的创设也为郭子仪铺平了一条步入军界的道路。后来郭子仪果然不负众望,夺得武状元。武举得中后,初任左卫长史(皇帝禁军幕府中的幕僚长),之后因屡立战功,多次被提升。749年做到天德军使(驻地在今内蒙乌拉特前旗西),兼九原(今乌拉特前旗北)太守。虽然当时的唐朝正处于民殷国富、繁荣昌盛的“开元盛世”中,对外并没有大的战事,但郭子仪却经常想到可能会发生战事,他一面守卫着国家的边疆,一面严格操练兵马,以备战事需要。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郭子仪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可以说,“安史之乱”带给普通百姓的是无尽的伤痛,摆在郭子仪面前的则是能够使他鹏程万里、扬名青史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