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禅、禅定及禅宗

(一)禅的含义和由来

禅,也称禅那,是梵语Dhyana的音译。鸠摩罗什将其译为“思维修”,即对思维活动的修持;玄奘译为静虑,系念寂静而正审思虑的意思。

为什么要进行“思维修”呢?为什么要进行“静虑”呢?《俱舍论》中说:“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此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实了知义。”

“禅”一般与“定”并称。定是由梵语Samadhi即“三昧”“三摩地”译来的,也称“等念”。《大智度论》中说:“善心一处不动,是名三昧。”

唐朝著名的禅学家宗密说:“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维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为禅那。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今时,有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亦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

宗密提出“定慧通称为禅那”,定是指禅定,慧即指由禅定引发的“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

对此,隋朝天台宗智凯更进一步阐明说:“……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智凯认为,只有定慧一体,才能称之为禅,否则就会有所偏颇,坠于邪见,非愚即狂。

“禅”最早出现于印度最古老的典籍《吠陀经典》中。《吠陀经典》是雅利安民族所崇奉的圣典,是公元前1300年前的古文献,所载多为赞颂神明的歌曲,包括祭祀咒语、祈福消灾等内容。

雅利安民族南下印度河,留居在今称之为“旁遮普”的地方,成为印度远祖,并孕育出了印度文化,这些印度河流域土生土长的先民基于圣典而创立的圣书,有《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奥义书》,约为公元前六七世纪的产物。全集有九卷,共计六种。其中就特别注重对宇宙本源与人的本性,从哲理上加以探讨和实践上加以总结,标举“梵我合一”“静虑禅定”“轮回解脱”等等。它那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庞大的理论体系,在当时印度上层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并被学术界视为印度哲学史的真正开端,各种学派秉承《奥义书》的旨意而自成一格。

当时,出现最有代表性的“声论”“吠陀论”“因明论”“胜论”“数论”及“瑜伽论”六大学派,其中以“瑜伽”的“相应”一说,最合乎并总括初期“禅那”,即由“静虑”而达到人神冥契的境界。

据洪修平先生的《中国禅学思想史》中所述,考古学者曾在印度河流域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颗刻有跏趺而坐、作沉思冥想状的神像的印章,还发现一些呈瑜伽坐法的刻印,这些被认为是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的文物表明了瑜伽实践的古老性。

胡适先生认为,“禅”起源于古印度的瑜伽功,瑜伽的作用在于“管束我们的心,训练我们的心,使心完全向某一方面走,而能于身体上、精神上和知识上发生好的结果”。

瑜伽为梵文Yoga的音译,意思是“结合”“相应”。在印度,婆罗门教在《白骡奥义书》和《慈氏奥义书》中,瑜伽派在其经典《瑜伽经》中,系统地提出了瑜伽修持的方法,明确提出了禅和定的修习,《瑜伽经》中关于修习瑜伽的八个阶段有“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禅那、三昧”。可见“禅那”“三昧”的修持,在瑜伽派整个修行阶段的重要性。

婆罗门教为其信徒规定了人生必经的四阶段:其一,为少小离家,谒师习经;其二,为长而回家,娶亲理家;其三,为壮年入林,潜心修道;其四,为清静度日,乞食为生。在这四期生活中,第三期隐居森林,诵读《森林书》和《奥义书》,然后凝神息虑、沉思冥想、静入禅定、逐渐成道,此为人生重要时期。

通过凝神息虑、禅定入道的过程,修行者加深了对圣典奥义的理解,因而成为风靡于世的法门。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被奉为古老传统的原始禅观,非但未被抛弃,反经多方采纳,沿用至今。

(二)印度佛教的禅学

释迦牟尼出家之后,曾跟从阿罗陀·伽蓝修习梵行,坐禅入“无所有处定”,还修习过“非想非非想处定”。然而他认为,这些法门终未脱离世间,而至“真解脱门”。

结束了六年的苦行修禅生活后,释迦牟尼独自来到尼连禅河(今利拉詹河)的溪流中沐浴净身,接受牧女的乳糜之供;康复后再到今为菩提伽耶的地方,于一棵毕钵罗(即菩提树)树下结跏趺坐,静心正念,发大誓愿:“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是身,终不起此座!”

经过冥思默照达四十九天,他终于证得无上菩提,彻悟了宇宙人生的真谛,实乃“缘起性空”“性空缘起”顺逆四字。由此明白“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法印的道理。天色将晓,世尊抬头望见启明星,心星朗照,霍然悟明,得无上正等正觉。

释迦牟尼佛即是通过禅定在菩提树下静坐悟道成佛。

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故三乘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

但是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禅法,其内容之丰富,体系之严整,绝非同一时期之“外道禅法”(佛教以外的禅法)所可比拟。如《杂阿含》中记述世尊所传“四念处”“不净观”“数息观”“十六特胜”“十遍处”“念佛观”“四禅八定”“四无量心”“六通三明”“空无相无作三昧”等。

关于禅的种类,佛教的禅主要有小乘禅和大乘禅两大类。

小乘禅即小乘佛教的禅。小乘以“戒定慧”“三学”来概括全部佛法。修习的主要内容有四禅、四无量、四空定、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等,最基本的为四禅、八定、九次第定。小乘佛教认为,依次修习“九定”中的前八定所产生的境界,仍然摆脱不了世俗世界的生死流转,只有“灭受想定”(亦称灭尽定,与前八定合称为“九次第定”)才是禅定的极致,能超出三界,而达到究竟涅槃。

而大乘佛教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来概括其修习的主要内容。大乘佛教的禅是在小乘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范围比小乘佛教更大了。

在大小乘佛教的理论和修行实践中,“禅定”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与“外道禅”不同的是,佛教不再把禅定作为修习的终极目的,而是把禅定视为获取无上智慧的手段。

(三)中土早期流传的禅学思想

东汉末年,安息国太子安世高,在桓帝建和二年(148年)来到洛阳,翻译了《阴持入经》《佛说大安般守意经》《禅行法想经》《道地经》等三十多部佛教小乘经典;月氏国人支娄迦谶(简称支谶)在汉桓帝末年来到洛阳,译出了包括《首楞严三昧经》《般舟三昧经》等禅经在内的佛经十四部二十七卷,第一次将大乘禅法传到了汉地。安世高和支娄迦谶成为汉译佛典的创始者。在他们的影响下,中国当时的佛教义学分为“禅数学”和“般若学”两支。

“禅数学”是将禅定实践与研习佛教教理结合为一的修习法门。“数”的本义是“法数”,是指用数字概括教义的方法,如四谛、五阴、十二因缘之类。

“般若学”是大乘佛教理论的基础,认为世界万法缘起性空,是由缘而生的假有,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修行者只有把握“性空”之理,才能证悟佛智。“般若”系梵语音译,意思是一种特殊的智慧。

禅作为佛教的修行方式,有佛教就有禅定,即有禅学。在南朝慧皎所作《高僧传》的《习禅篇》部分中,对禅宗以外的其他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等,都有当时著名的习禅者为其立传。在达摩到达中国之前,中国禅学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态,形成了以鸠摩罗什、道安、佛驮跋陀罗为代表的几个主要的派别。鸠摩罗什(343—413年),简称罗什。他的父亲从天竺移居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被龟兹国王请为国师,并把妹妹嫁给他,生下了罗什。罗什7岁出家,385年入姑藏(凉州治所,今甘肃武威),在那里,罗什居住了十六年,熟悉了汉地文化。后秦姚兴弘始三年(401年),秦王姚兴派使者将罗什迎至长安,尊为国师。当时跟随罗什学习佛法的有三千多人,一些著名的被称为“什门八俊”“什门四圣”“什门十哲”。

现存罗什主持翻译的佛经和著述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其中有《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无量寿经》《首楞严经》《金刚经》《法华经》《维摩诘经》《禅法要解》《坐禅三昧经》《禅秘要法经》《思惟要略法》等,对中国禅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罗什说:“佛弟子中有两种人:一者多好一心求禅定,是人有漏道;二者多除爱着,好实智慧,是人直趣涅槃,入暖法中。”他认为:“当学求诸法实相,不有常不无常,非净非不净。”沉溺于禅定,执著于常,或执著于无常,执著于净,或执著于不净,都是执著,都不能达到涅槃的境界。

另外,罗什在所译的《禅法要解》中提出的“四依凭禅法”,也是后来中国禅宗所立“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宗旨的重要根据。“四依”即依深义不依于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依法不依人。四依强调了对义理领悟和开启智慧的重要,突出了修行者的主体精神和自觉精神。

属于鸠摩罗什一系的还有僧睿、僧肇等。

罗什对僧肇非常赏识,谦称自己的见解跟僧肇不相上下,但在文辞方面,还是要向僧肇学习。他称僧肇为“秦人解空第一人”。僧肇的思想体系,是围绕着般若“空”的观念建立起来的。他认为,承认现象的存在,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空”的,并不矛盾。他举例说:“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意思是说,因为幻觉而生成了人像,不能说没有,只能说他是幻化的,是不真实的。他认为,正确的说法是,物是“非有”和“非无”的统一。

在《物不迁论》中,僧肇认为,世界看起来是运动的,而实际是静止的,时间似乎在消逝,实质上却是停留的。他认为,动是假象,而静才是本质,事物只是各自停留在一定的阶段,没有发展、延续和变动。在《宝藏论》中,僧肇举例说,“故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心净则佛土净,是后来禅宗的基本思想。

在论证心、身、境“三界”的关系时,僧肇认为,因为以“执心”为本的“妄心变化”,而迷失“真一”,由此而现出了“虚妄不实”的“三界”。

他举例说:“譬如有人于金器藏中,常观于金体,不睹众相;虽睹众相,亦是一金。既不为相所惑,即离分别,常观金体。无有虚谬。”“……虽有种种名字,终同一义,或名法性、法身、真如、实际、虚空、佛性、涅槃、法界,乃至本际、如来藏,而有无量名字,皆是真一异名,同生一义。”

僧肇的佛学思想体系非常完整,在中国禅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僧肇已把“法性”“法身”“佛性”“真如”“如来藏”等后来禅宗六祖慧能禅学涉及到的根本问题都提出来了。罗什一系禅法是后来慧能的“即心是佛”的理论基础。

道安(314—385年),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他早年父母双亡,12岁出家。活跃于东晋、前秦时期,他游学授徒,宣讲佛法,受到前秦王苻坚和官僚及文人的推崇礼遇,门下有僧众数千人,在长安主要主持佛典的翻译。在当时的佛教界被尊为泰山北斗,佛教史上称道安为“僧雄”。道安融会汉代传入的大乘般若学与小乘禅学,成为两系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以禅观悟入般若,再以般若学具体运用于禅定的修行,认为禅修必须与般若智慧相结合。

道安提出了僧尼应以“释”为姓,出家人皆改称释氏。他说“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他的主张与被后秦昙摩难提译介的《增一阿含经》的经文“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相符。从此,汉地僧尼以释为姓成为定式。另外,道安还制定了僧尼修行的轨范,当时“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

道安认为,只有认识了“无”“空”的“本无”的实质,才能不执著于“有”或“未有”观念;只有真正体悟了“宅心本无”,才能达到心的本然状态与真如实相的契合。

“本无”的观念,与禅宗六祖慧能的“本来无一物”如出一辙。道安的思想,与后来禅宗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道安一系的还有其弟子慧远。慧远(334—416年),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慧远跟随道安二十五年后,辞别道安,于东晋太元六年(381年)入庐山,长期住东林寺,创办白莲社,聚徒修禅和讲译佛典。据说慧远三十年未曾下过庐山,每次送客,以虎溪为界。慧远是东晋后期继道安之后的佛教领袖,也是当时禅法的集大成者。慧远传承了道安的般若“本无说”,提出了“反本求宗”“统本运末”的思想,并构造了以“法性论”为核心的本体论,他认为“法性”与“本无”同实而异名,体悟了不变的法性,就证悟了涅槃解脱。

慧远在禅法方面,提倡“大乘念佛禅”。由于慧远倡导念佛,又与刘遗民等人在阿弥陀佛的像前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因此,他被净土宗尊为初祖。

另外,经过慧远的介绍和提倡,佛驮跋陀罗一系的禅法,在江南得以流行。

佛驮跋陀罗(359—429年)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比鸠摩罗什稍晚一点来到中国。他于东晋义熙四年(408年)到达长安。后来受到鸠摩罗什门下的排挤,不得不离开长安。他带领弟子南下来到庐山,受到了慧远的欢迎。应慧远之请,他译出了《修行方便禅经》(又名《不净观经》或《达摩多罗禅经》)。后来,佛驮跋陀罗与弟子慧观、宝云在江南大弘禅法,所住道场被称为“禅师窟”。

由于佛驮跋陀罗本人精通禅法,自他以后,习禅之风盛行于中国大江南北。

佛驮跋陀罗所传的《修行方便禅经》(又名《达摩多罗禅经》),以小乘观法为主,《修行方便禅经》全书论述了五停心观、四无量观、阴观(五蕴观)、入观,其中侧重于数息观和不净观,被称为“二甘露门”。

《修行方便禅经》把修行的过程分为“退”“住”“升进”“决定”四个阶段,主张智慧与禅定并重,智慧与禅定结合,在禅定的基础上修习智慧观照,使智慧观照融入禅定修行之中,并循序渐进地深化与提高。

慧远在《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中盛赞佛驮跋陀罗传译的禅经贯通大小乘禅法的思想,“搜集经要,劝发大乘”。不论在当时还是对后来,佛驮跋陀罗的禅学影响都很大。

僧稠(480—560年),俗姓孙,北齐人。他从师于佛驮跋陀罗的弟子学习禅法,又得到了佛驮跋陀罗的认可和指点,曾撰写《止观法》二卷。

关于僧稠的禅法,近代高僧太虚将其归入“五门禅”,就是罗什译的《坐禅三昧经》中的用修“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无我观”等“五观”来对治贪、瞋、痴“三毒”。他的禅法观想和对治的对象明确,修习的层次清晰,颇受一般禅僧和民众修习者的欢迎,以至于在当时形成了“高齐河北,独行僧稠”的局面。

佛驮跋陀罗禅学体系中,除僧稠外,影响较大的还有慧文、慧思、智。

是天台宗真正的创立者,因其住于天台山,故称天台宗。天台宗以《法华经》为宗旨,故而也称为法华宗。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大宗派。

(538—597年),本姓陈,字德安,祖籍颍川(郡治在今河南许昌),后迁居荆州华容(今湖北监利西北)。他18岁出家,先学律学,后来师从慧思,在天台山国清寺讲《法华经》十余年,被称为天台智者大师。

有近百卷的著述,其中《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被称为天台三大部。此外还有《童蒙止观》(即《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小止观》)、《六妙法门》《四念处》《四教义》《观心论》《观音玄义》《金光明经玄义》《维摩诘经三观玄义》《法华三昧忏仪》等。智把各种禅法纳入其“止观”禅法之中,建立起天台宗独特的禅学体系。智 的禅学主要包括“玄义”(即天台宗的教相)、“文句”(解释《法华经》等)、“止观”(行一心三观)三个方面。

明确提出“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这里所说的“一心”,即是指“真如”“佛性”。他在《法华玄义》中说:“其一法(心)者,所谓实相:实相之相,无相不相。又此实相,诸佛得法,故称妙有。实相非二边之有,故名毕竟空;空理湛然,非一非异,故名如如;实相寂灭,故名涅槃;觉了不改,故名尘空;佛性多所含受,故名如来藏。不依于有,亦不附无,故名中道;最上无过,故名第一义谛。”“若谓即空、即假、即中者,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譬如明镜,明喻即空,像喻即假,镜喻即中,不合不散,合散宛然。”

言简意赅地指出“三谛”是同一对象的不同侧面,如“明镜”的明、像、镜,它们并不对立。智 认为,运用“止观”的禅法,可以实现“一心三观”,领悟“最上无过”的“第一义谛”。

(四)“宗门”与“教下”——“禅宗”的定义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是中国佛教走向独立发展和鼎盛的重要阶段,由于寺院经济的发展与不同学派判释佛说经教的“判教”导致“教派”性质的形成,政治上的统一,也为创立宗派提供了社会条件,这些都促进了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魏晋以来,禅智兼弘、定慧双修的风气,终于成为中国禅学的主流,酝酿并形成了“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佛教各宗派。

而以“禅”直接冠名的宗派,只有“禅宗”。

释迦牟尼以言语传授,四十九年说法,后来由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下来并加入论述,称为“经、律、论”三藏。

禅宗教徒把据经论建立起的佛教宗派叫做“教”,而自称“教外别传”,是“宗”,称“经是佛语,禅是佛意”。

黄忏华先生在《佛学概论》中这样定义:“禅家者流,谓《楞伽经》有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等语。依此自称宗门,又称宗下;称他家为教门,又称教下。言教者,谓如来所说经教,即不问大乘小乘,不论是显教密教,依经化等之文义者,为教;禅者,谓教外别传之宗旨,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禅。”

这里所说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来自佛教经典中关于中国达摩一系的“禅宗”在印度初创时的故事。

(五)“拈花微笑”——禅宗在印度的初传

世尊在入灭前(前486年),有一天,在灵山万众法会上,大梵天王奉献“千叶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花”,请示无上大法,释迦遂拈花示众,时众僧都不明白世尊之意,都默然无语,只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深喻其义,故得传正法眼藏的故事。

这则故事,原载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一直未入大藏经,也未被其他佛经收录。据说,唐末来华的日本留学僧圆仁慈觉法师,见此经后即抄回日本,秘藏于某寺内达三百年之久,后来留存的残页被收归日本《断续藏经》的“补遗”编中。

世尊付法摩诃迦叶的记载,最早见于《大般涅槃经》。从禅史资料来看,在五代南唐中主保大十年(952年),由泉州招庆寺静、筠二禅僧所编现存最古的《祖堂集》中,有引自《涅槃经》载付法一事:“尔时,世尊欲涅槃时,迦叶不在众会。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吾有清静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付属于汝,汝善护持。’并敕阿难嗣二传化,无令断绝。而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过了约五十年,《景德传灯录》问世,稍后又有《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相继出现,到了南宋,经过释普济的整理,将前“五灯”汇为一编,删繁就简,厘定成二十卷本的《五灯会元》,流行迄今。《五灯会元》中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段“拈花微笑”的典故,便由此广为人知。

“正法眼藏”,又称清净法眼、大法眼藏。眼即智慧之义。正法眼藏,如果体会了“正法”的内容,则如同拥有了可以照破一切迷暗的智慧之眼。

“涅槃妙心”,指佛所证得的甚深微妙的智慧境界。

佛把这个有关“实相无相”,又非言语文字所能表达的微妙法门,传授给对“拈花”的旨意心领神会的摩诃迦叶。

“教外别传”,是指“不立文字”、重在“心印”。证悟了“涅槃妙心”,即便是极尽天下的语言文字,也无法表达其万一。未证无上菩提之人,与觉者之间,不可能直接感通,心心相印。

总之,“拈花宗旨”也就是旨在这一“心印之法”。

摩诃迦叶按照世尊的付嘱,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迦叶就被后世尊为禅宗在西天(印度)的第一代祖师。阿难传法给商那和修尊者,一直传到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罗尊者,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于菩提达摩大师,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曾付嘱达摩大师说:“我灭度六十年以后,你把此正法眼藏和衣钵传到中国,普利众生。”

这便是中国禅宗的缘起。 FlaVuK+OCKlJQRGU65nGKKlBCHyVs69p1kpZCQH1wen31zLLmSemcr23ve8ALZp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