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清明上河图》概述

中国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关于中国绘画的起源,以往有不同的传说。有一种说法认为,绘画是由某些特别杰出的人物创造的。譬如说周代流行的“八卦”就是伏羲所创造的,而“八卦”就是绘画的起源。更有传说把图画说成是天地神灵所献。例如古书中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或者说黄河中有龙、献图等。这些传说都出于古人的想象与穿凿附会,并无其事。

另外还有一种流传得相当普遍、相当有影响力的论断,就是所谓的“书画同源”论。这种观点认为,商代的象形文字就是图画的起源,象形字﹙依物象形﹚,依照事物的形象加以简化,将其变成符号,这是中国造字的“六法”之一。

根据这种说法,早期是书画不分家的,以后才分道扬镳,各自发展,这种说法好像很有道理。但是近年来考古学者发现了许多新的资料,证明中国绘画的起源早于文字的发明,因此这种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不能成立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绘画形式是发现于洞窟以及岩石上的壁画,其次,时代稍后的还有彩陶上的纹饰绘画,这些都是史前时期——旧石器及新石器时代的发明。

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历史长河中,有诸多举世闻名的名画、佳作。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十大传世名画。在这当中,就有本书所要讲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一)十大传世名画

十大传世名画,包括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唐代张萱、周昉的《唐宫仕女图》,唐代韩滉的《五牛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清代郎世宁的《百骏图》。

《洛神赋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是原《洛神赋图》图卷,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

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出一种空间美。

《步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唐宫仕女图》。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中国古代仕女众生相,“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唐宫仕女图》展示出“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相。其中最杰出的作品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五牛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麻纸本,纵28.8厘米,横139.8厘米,无款印。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韩滉。韩滉(723—787年),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师休之子。那时,韩幹以画马著称,韩滉以画牛著称,后人称为“牛马二韩”。这幅《五牛图》是韩滉最为传神的一幅。

《韩熙载夜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纵27.9厘米,横69厘米。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闻中外。是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千里江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作者是王希孟。王希孟18岁时为北宋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后,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惜年寿不永,20余岁即去世,是一位不幸早亡的天才画家。

《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一幅存世精品。

《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年),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汉宫春晓图》,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绢本重彩,尺幅很大,纵37.2厘米,横2038.5厘米,作为装饰性绘画来说,属于巨制。“汉宫春晓”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主要描绘宫中妃嫔生活。

《百骏图》,该稿本为纸质,纵102厘米,横813厘米。目前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意大利人郎世宁1715年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了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百骏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上十座不朽的丰碑,是华夏文明史上十部伟大的巨著。她们承载着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她们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她们流传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荣辱兴衰的历史,“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是华夏文明的永久标识。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皆为历代传世至宝,高头巨帙,历经磨难,艰辛流传。至清乾嘉时期,陆续收入内府,遂与世隔绝。随后历经战火纷繁,流散四海,如今皆为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被束之高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都具有引首、题跋、历代名家题记、收藏玺印等浓厚文化痕迹,向世人展示中国艺术瑰宝的真正魅力。

本书所要讲述的就是其中之一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二)《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张择端的姓名、籍贯、生平事迹等,画史上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平记载,我们可以看金代张著在《清明上河图》上的题跋:“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由此可知,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1124年)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他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另有《金明池争标图》,亦为艺术杰作。

也有一说认为作者不止张择端一人,董其昌《容台集》说:“乃南宋人追忆故京之盛,而寓清明繁盛之景,传世者不一,以张择端所作为佳。”“绍兴初,故老闲坐,必谈京师风物,听之感慨有流涕者,故其时西北耆旧,谈宣政故事者,为人所重。”甚至有人认为是南宋人怀念昔日强盛时期而作。

由于张择端生卒年无从考察,《清明上河图》究竟画于什么时代也无从肯定。关于画作时间,历来就有北宋、南宋两种说法。

从卷后的诗跋来看,金代、元代人一 021 般都认为画在北宋末年。如张公药在诗中云:“通衢车马正喧阗,只是宣和第几年。当日翰林呈画本,升平风物正堪传。”张世积诗:“繁华梦断两桥空,惟有悠悠汴水东。谁识当年图画日,万家帘幕翠烟中。”元人杨准、李初跋则更明确,如杨氏指出:“卷前有徽庙徽宗(赵佶)标题……意是图脱稿,曾何几时,而向之承平态,已索然荒烟野草之不胜惑矣,而是图独沦落至今,逾二百年而未甚弊坏,岂有数耶?”李氏认定“静山周氏文府所藏《清明上河图》,乃故宋宣、政间名笔也”。而明代李东阳跋语中还提到了“卷首有祜陵瘦筋五字签,及双龙小印”。但李东阳的跋和他所见宋徽宗的瘦金体标题均早已亡失,无可指证。

而认为画作于南宋的,多见于明以后人的笔记,如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说:“《清明上河图》,本南宋院人张择端画。”董其昌《容台集》:“南宋时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清明上河图》乃南宋人追忆故京之盛而写清明繁盛之景也。”为什么元以前、明以后的人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原因。

当代一些书画鉴赏家们以为,金元离北宋更近,其时人们所说的话也就比明清人士可信度更高。所以《清明上河图》应该是在北宋宣和、政和年间画的。至于为什么明清两代人得出图画于南宋的结论,有人推测是由于当时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过上河图,仅仅以张择端在南宋时画过《西湖争标图》为依据,得出《清明上河图》也是南宋时所画的结论。令人不解的是,像张择端这样伟大的画家,为何未被时人载于史册。不过,根据最早的金代张著题跋,张择端是北宋人的观点最具说服力。

谈及《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就不得不提其创作背景。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绘画彩墨争辉、情景交融的新时期,它上下延续了三百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民间绘画、宫廷绘画、文人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相互影响、吸收、渗透,构成了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

由于北宋王朝的相对统一,消除了封建割据造成的隔阂,在一段时期内,社会保持着相对安定的局面,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和“市”的严格界限,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此外,南宋虽然偏安江南,由于物产丰盛的江、浙、湖、广地区都在其境内,大量南迁的北方人和南方人一起共同开发江南,使得南宋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并超过了北方。再者,各个时期的政治形式、经济发展和社会思想文化状况,都对绘画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分别是:手工业、商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了绘画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皇室贵族对美术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和统治阶级对美术的重视和爱好,使得宫廷绘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还有文人士大夫群体中对书画古玩的欣赏和收藏蔚然成风,涌现出了不少卓有成就的书画家,对宋代以后绘画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也使绘画和社会群众建立了较前代更为广泛的密切联系,例如:在与宋王朝先后并存的辽、金、西夏的统治区域内,汉族画师和其他各族的画师共同创作,在吸收和保存汉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两宋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宫廷绘画的富丽堂皇,士大夫绘画的高逸典雅,市民绘画的活泼、通俗,它们各自展示着不同的艺术特色,并且互有促进和影响,绘画十分突出地呈现出繁荣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和文人画同步,并得到很大发展,技巧上也相当成熟。雕塑与其他工艺美术和社会紧密联系,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艺术形式,绘画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题材和风格更为多样,使得两宋时期的绘画在现实当中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

同时,两宋继承了南唐和西蜀的做法,在宫廷中设置了翰林图画院,以培养宫廷需要的绘画人才,北宋徽宗时还曾一度设立画学。宋代多数帝王如仁宗、神宗、徽宗、高宗、光宗、宁宗等人都对绘画有着不同程度的兴趣,出于装点宫廷、图绘寺观等需要,都很重视画院建设,特别是徽宗赵佶,他在绘画上具有较高的修养和技巧,注意网罗画家,扩充和完善宫廷画院,并不断搜访名画充实内府收藏,促成了宫廷绘画的兴盛。《清明上河图》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被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的生活积累非常丰厚,创作技巧非常娴熟。

此外,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一百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艺术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都城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三)《清明上河图》简介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开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分是市集。画中有814人,牲畜六十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三十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一百七十多棵。人物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有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华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的。粗略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仔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宏大的规模,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据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有各色人物,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

《清明上河图》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人物大多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纤毫毕现,极富情趣。

(四)《清明上河图》仿本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清明时节作为引子,展开了对汴京的精描细绘,是写实风俗画的杰作,受到历代画家的喜爱,因而有许多仿本出现。其中“明四家”之一的仇英仿作的《清明上河图》最有影响。

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根据“清明上河”这一题材,参照“宋本”的构图结构,以明代苏州城为背景,采用青绿重设色方式,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风格与宋本迥异。“仇本”也是后世众仿作的鼻祖,明人笔记载,当时各种以此为蓝本的仿作层出不穷,一时间成为达官豪门相互馈赠的高档礼物,被称为仇英仿本。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在乾隆元年(1736年)由清宫画院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画成,可以说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时代特殊风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娱乐活动,因此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情节,如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等,画的事物繁多,虽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却是研究明清之际社会风俗不可或缺的材料。同时,由于西洋画风的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界画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是院画中极精之作。这个版本现存于台湾,被称为乾隆年间仿本。

(五)《清明上河图》艺术价值

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第一,内容丰富。《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所谓散点透视法,即不拘泥于一个观点,它是多视点的,在表现景物时,它可以将焦点透视表现的近大远小的景物,用多视点处理成平列的同等大小的景物。散点透视法,可以比较充分地表现空间跨度比较大的景物的方方面面。如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货摊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地组织成统一整体,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马、牛、骆驼等牲畜。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

第二,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清明上河图》中画有八百一十多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唯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罢,饶有无穷回味。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以及控制能力。

第三,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通过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画每一个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精细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代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张择端”条内称《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得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此后历代绘制的都市风俗画,无不受其影响。

白寿彝任顾问的《中国通史(彩图本)》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为“全卷所绘人物八百余位,牲畜五十多只,各种车船二十余辆艘,房屋众多,道具无数,场面巨大,段落分明,结构严密,有条不紊。技法娴熟,用笔细致,线条遒劲,凝重老练。反映了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和出色的艺术成就。同时,因为画中所绘为当时社会实录,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1k/xAM3Z3oNxUrGiB/25RSBMyS2ZtTztpsJprq0rgeY2u2RZ8vJUFK1B6xnkfM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