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杨广是一个亡国之君,“炀帝”乃他死后唐朝给他的谥号。按《谥法》规定:“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因此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好色荒淫、穷奢极欲的暴君,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纵观他的一生,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杨广年少时也是英俊聪慧,文武兼备。曾率军饮马长江,灭掉陈朝统一中国。在他当政初期,也曾颇有政治抱负,开凿运河,创建科举;北拒突厥,西拓西域;隋朝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可是中国封建制度赋予皇帝绝对的权威和不受监控的为所欲为的权力,使隋炀帝登上皇帝宝座不久,便不思进取,利令智昏,无所顾忌地放纵自己的欲望。天天过着骄奢淫逸、声色犬马的生活;同时施暴于民,滥杀无辜;还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社会经济也遭到了巨大破坏,人民不得不揭竿而起。最后杨广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大好江山,而且落得众叛亲离被臣下勒死的可悲下场。
(一)显赫家世,年幼居藩
公元569年,一名叫阿摩的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隋炀帝杨广。他出生的时候正是中国经历了长期分裂战乱的南北朝后期。当时,神州大地并列着三个王朝:北周、北齐和陈。而隋炀帝就出身于北周贵族武将之家,父亲杨坚是北周大将军、隋国公,母亲独孤氏,是北周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也是武将之后,名门闺秀。这个婴儿是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儿子出生后,父母欢天喜地,他们给儿子取名杨广。可以说杨广出身名门世家,这为他以后君临天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杨广自小就长得漂亮、可爱,而且聪明伶俐,因此父母又给他另取一名——杨英,大概因为其仪表英俊吧。
当杨坚还是北周大臣的时候,杨广就因父功被封为雁门郡公。公元581年,雄才大略的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杨广于同年被封为晋王,并担任并州(治山西太原)总管,这时杨广才13岁。次年,隋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于并州,又任武卫大将军、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可以说在别人还是青春年少、无忧无虑的时候,杨广就身负起政治的重担。他在获得权力和富贵的同时,亦失去了少年的快乐与天真。这就是生活在皇家的幸与不幸。
一个13岁的少年,担任如此重大的责任,主要是因为隋文帝杨坚吸取了北周孤弱而亡的教训,使诸子各掌一方,以巩固杨家的统治。文帝也是深怕皇子年少担任不了如此重任,对杨广也不放心,便选择了朝中有威望的大臣王韶、李彻、李雄等来辅佐他。王韶等人也没有辜负文帝的委托,他们照顾杨广的生活,还对其进行教育,而且经常对杨广直言相谏,这对杨广以后的成长是有好处的。有一次,王韶出巡长城,杨广在并州“凿湖造山”。王韶回来以后,立即“自锁而谏”,使杨广停止了这个工程。
杨广本人也不像一般的纨绔子弟,门第世家固然为他提供了奢侈豪华的优越条件,但隋朝时代的政治风云,杨家先代的文治武功,将门之子所受到的各种熏陶,塑造了他矛盾多面的秉性:既有专擅威福、纵情声色的欲望,又有矫情造作、希望人称道其贤明的虚荣心;既有一个花花公子的低级趣味,又有军事统帅的风度和文武才干。这两种秉性一直并存着,而在他称帝独尊之前,前者还处在自我抑制的阶段。
杨广十分好学,擅长写文章,性格沉稳,朝野属望。隋文帝曾暗中令善相面之人来面相五个儿子,来人经过仔细观察,对隋文帝说:“晋王(杨广)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同时由于政治斗争环境的残酷性,杨广从小也是工于心计。不久,隋文帝又亲自到杨广府第视察。杨广深知父皇讨厌声色,他故意弄断乐器的弦,乐器上的灰尘也不加擦拭,隋文帝看了十分高兴,以为这位爱子远离声色,因此比以前更加喜欢杨广。还有一次行猎遇雨,左右随从送上油衣,他说:“士卒都被雨淋湿了,我怎么能自个儿穿油衣呢?”命左右拿走。远离声色和拒穿油衣皆是自我控制之表现,此乃为一国之君的必要条件。这两件事本是值得人们称颂的,但是杨广之所以如此做,并非是发自真心的,而是沽名钓誉之举,故一旦跃居帝位,立即懈怠纵欲。
杨广受封晋王坐镇并州,主要任务是防御塞外的大敌突厥。早在隋朝崛起之前,雄踞漠北西域的突厥汗国已经是亚洲大陆的霸主,隋朝建立之后,击败和削弱突厥是当时面临的最大的政治军事问题。
突厥本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姓阿史那氏,居住在金山(阿尔泰山)南麓。6世纪中叶,土门酋长时期开始强盛起来,称伊利可汗,摆脱了柔然的束缚,建立了东至辽海、西达西海、南至大漠、北到北海(今贝加尔湖)的突厥汗国。北周、北齐年年都要忍辱向突厥送财物。隋文帝建立隋朝以后,不再给突厥财物,对突厥采用“远交近攻”的方法。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派重兵分八道出击突厥,大胜而归。而杨广此时也多向文帝献计献策,显示了一定的军事领导才能。由于隋朝的打击和突厥内部的斗争不断,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开皇四年(584年)东突厥首领沙钵略走投无路,被迫向隋奉表投降,东突厥成为隋朝的依附。北境的和平使隋文帝可以腾出手来部署兵力,扫灭南边的陈朝,中国统一的时机终于到来。
晋王杨广因尚年幼,在这一段时间的对突厥反击战中没有起太大作用,但晋王府的许多将领多次参加了反击作战。杨广在北境的边塞所经历的战争岁月,为以后的统兵伐陈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资历。
(二)饮马长江伐陈有功
隋朝建立以后,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国,在长江以南依然存在着腐败的陈朝。但是由于即位之初,政权建设和经济恢复尚需时日,再加上北边突厥的严重威胁,因此隋文帝虽有南下平陈之念,但碍于上述因素,迟迟未有行动。但统一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随着在北方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统一已经变成迫在眉睫的议题了。
在隋朝正加紧军事准备的同时,陈朝正整天处于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当时的陈后主更是昏庸无能、不理朝政,整天和后宫女人厮混在一起。唐代诗人杜牧写了脍炙人口的《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所感所述的就是这个昏君,《玉树后庭花》正是这个亡国之君与其嫔妃所做。陈朝江山也就断送在这靡靡之音当中。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设置淮南行台省,任命晋王为行台尚书令,总领伐陈事宜,为伐陈统帅。隋朝君臣于太庙祭告天地祖宗,请求保佑胜利,又宣布赦免陈境内死囚,允许他们报效隋军,灭陈战役正式开始。隋文帝命杨广从六合(今江苏六合)出兵,杨俊从襄阳(今湖北襄樊)出兵,蕲州刺史王世积从蕲春(今湖北蕲春)出兵,庐州总管韩擒虎从庐江(今安徽庐江)出兵,吴川总管贺若弼从广陵(今江苏扬州)出兵。共有总管九十人,军兵五十一万余人,一律受晋王指挥。
平陈统帅杨广,时年不过20岁,已是一位英俊威武的青年了。兄长杨勇作为皇太子,乃天下之本,坐镇京师协助父皇主政,灭陈大业自然落到老二杨广的肩上,这给了他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极好机会。奉命南征,杨广在获得北御突厥的虚名之后,又肩负起南平陈朝的重担,这对渴望建功立业的青年杨广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
晋王受此重任,统帅平陈的五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沿长江而下,一起出击,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陈朝打败。可怜的陈后主只顾自己享乐,最后和他的两位美人在井中被活捉。国破家亡,异常凄惨。灭陈之战,晋王杨广虽为统帅,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坐享其成的,因为大的战略部署完全是由文帝制定的,实际指挥部署的是高熲,亲帅三军冲锋陷阵、攻破陈都建康的是贺若弼、韩擒虎,沿江东下扫除残余势力的是杨素。但杨广毕竟是最高统帅,指挥之功自然功不可没。进建康以后,杨广将围绕在陈后主身边的奸佞小臣全部杀掉——中书舍人施文庆接受委任而不忠诚,反而巧言谄媚,蒙蔽了君主的耳目;中书舍人沈客卿监管金帛局,重税聚敛,搜刮民财来取悦君主;太市令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景都是祸国殃民的奸臣,在石阙下将他们五人一同斩首,来向三吴的民众谢罪。杨广派高熲和元帅府记室裴矩搜集图书古籍,封闭库府,江南的资财丝毫不取,天下的人都称赞杨广,认为他很贤明。杨广的这些行为是得体的,也显示了自己的胸襟,就是以天下为己任。
在平陈的战争中,也暴露了杨广的权力欲望和声色之欲。平陈大将贺若弼在灭陈战役中功勋卓著,他以智谋侵袭陈朝的江防力量,多次佯攻,使南朝处于长期紧张状态。屡次佯攻之后,陈朝军队放松警惕,隋朝军队乘机渡过长江,突破了陈朝依靠的长江天堑防线,然后率军乘机直取建康,获得决定性胜利。这本应是受到嘉奖之举,但是由于没有得到杨广的批准,引起杨广的极大不满,觉得是对其统帅地位的漠视,便以“违反军令,先期决战”之名,将贺若弼逮捕交给主管官员。但文帝知道此事后,立即将贺若弼开释,并给予丰厚的奖励。文帝下诏告诫杨广说:“平定江表,贺若弼与韩擒虎之力也。”贺若弼事件说明杨广的淫威与专断以及他对功臣的猜忌与寡恩。陈后主有个漂亮的妃子,名叫张丽华,原是兵家的女儿。张贵妃的秀发长七尺,乌黑发亮可以照人,她的性情灵敏聪慧,一双秀目光彩四溢,因此深得陈后主的宠爱。杨广早就听说张丽华的美貌,一心要在灭陈后得到她。灭陈时,高熲先进入了建康城,他的儿子高德弘做晋王杨广的手下。杨广派高德弘急速赶到高熲那里,传令留下张丽华。高熲说:“从前姜太公蒙面斩了商纣王的宠妃妲己,现在岂可留下张丽华!”于是斩了张丽华。高德弘回来报告,杨广立即变了脸色,但仍然假装感谢高熲的样子说:“古人说‘无德不报’,我一定会有办法报答高公的!”从此以后怨恨高熲,在他登上皇位以后不久,便将高氏全家诛杀。
晋王杨广在平陈凯旋受赏之后,出镇并州,重新肩负起监视和抵御北边突厥的重任。陈全境两三个月即全部归于隋朝。然而,要控制江南绝非是夺取一城一地就能办到的。由于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南北政治与文化差异较大,巩固统一局面也非轻而易举之事。如何施恩感化旧陈民众,清其策反之心,调和南北世人的感情,以促进文化合流,巩固统一局面,则比简单的军事征服更加复杂。由于一些措施不当,终于激起南人的不满,开皇十年(590年),一场规模巨大的反隋叛乱在陈境内全面爆发。参加叛乱的有江南社会的各个阶层,一时声势巨大,局面混乱不堪。隋文帝一面派越国公杨素调集府兵前往江南镇压,另一方面,又调并州总管晋王杨广为扬州总管,移镇江都。22岁的杨广又一次临危受命来到南方。与杨素的血腥镇压不同,晋王杨广更注重招抚,剿抚并重,攻心为上。江南叛乱很快就被平息下去。杨广从开皇十年(590年)出任扬州总管,镇守江都,到开皇十九年(599年)由江都离任入朝,坐镇江都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里,他开始广泛接触江南人士,推行文教事业,调和南北差异,同时还加强对宗教的保护利用,在江南设立四道场,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的统一是有益的。
(三)恃宠夺宗逼宫即位
杨广在凯歌中长大成人,胜利和成功激发了他的勃勃野心。他开始不满足于做一个小小的藩王,眼睛开始瞄上了最高的皇权。隋文帝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广,三子杨俊,四子杨秀,五子杨谅。隋文帝按封建社会的礼制规定,立长子杨勇为皇太子,成为法定皇位继承人。身为次子的杨广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杨广知道这是一场不在同一起跑线的斗争,要想获胜,权谋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杨广明白,要想争得太子的地位,一是要讨得自己父母的欢心,二是要笼络自己的党羽势力。按照这两个策略,他和隋文帝、杨勇演出了一幕幕惊险残酷的篡夺皇权的历史剧。
杨广既有皇家血统,又有南征北战的威望,已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但想要夺得皇太子之位不仅需要实力,还需要抓住机会。这种历史机遇也正呈现在杨广眼前,这就是哥哥杨勇的不堪为嗣,给杨广留下了可供钻营的空隙。当杨广在费尽心机不择手段地算计哥哥杨勇之时,太子杨勇不但没有丝毫的警觉和戒备,反而纵情声色,授人以柄。杨勇自以为居于嫡长,皇太子地位已经巩固,因而从不虚情假意地讨父母欢心,压根也没有注意弟弟的夺嫡阴谋,而是越来越放荡,骄奢淫逸,丝毫不节制自己的私欲。
杨勇明知道自己母亲独孤皇后不喜欢男子宠爱姬妾,却明目张胆地欢好女色,把父母给他娶的嫡妻元氏冷落一旁,与其他的姬妾吃喝玩乐。他曾对比自己年长几岁的叔父杨爽说:“阿娘不给我好妇,真可恨!”甚至指着皇后的侍女当面对杨爽说:“这都是我的女人。”使独孤皇后极为不满。隋文帝是一个十分节俭的皇帝,可杨勇偏偏喜欢奢华铺张,隋文帝十分不喜欢。冬至那天,杨勇大张旗鼓地接受百官的朝贺,隋文帝生怕大臣和皇太子走得太近,影响自己的皇权,这又触犯他的忌讳,父子之间也渐生隔阂。杨勇的肆意妄为,动摇了自己皇太子的地位,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都有意取消他继承皇位的资格。
杨广为讨父母欢心,则是刻意掩饰自己的欲望。为了迎合独孤皇后,他只和王妃萧氏居住,每当他和其他的女人生了孩子以后,就把婴儿杀掉。杨广在任扬州总管时,趁入宫辞别独孤皇后的机会,故意跪在母亲面前痛哭流涕说皇太子要加害他,这如同火上浇油,促使独孤皇后决计废除太子。父母每次派人来,杨广都亲自和王妃到门口迎接,并用丰盛的酒宴招待,临走时再送上礼物。这些人得了好处,自然会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称赞杨广。有时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去杨广那里,他便把年轻貌美的姬妾藏起来,让年老丑陋的人穿上粗劣衣服服侍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隋文帝夫妇见杨广节俭而又不好声色,就更加宠爱他了。
同时杨广还积极组建自己的党羽集团,其中以张衡、宇文述为骨干力量。杨广深知中枢权力圈的大臣对文帝政治取向颇具影响,是夺嫡的重要环节,于是又卑辞厚礼,结交朝中大臣。当时杨素是隋朝著名大将,深受隋文帝宠幸,可谓权倾朝野。因此要取得夺太子位的成功,必须要拉杨素入伙。杨素虽说位极人臣,但是他与晋王杨广却缺乏交情,与皇太子杨勇也没有交恶,要使老谋深算的杨素成为杨广的同党,也非易事。宇文述说他与杨素的弟弟杨约交情不浅,就请杨广派他去京师先拉拢杨约。杨约是杨素异母弟,此人性格沉静,并且狡诈,深得哥哥的信任,杨素办什么事都是先与其商议,然后才办。宇文述找到杨约,整天与其吃喝玩乐,并且故意将金钱输给他,趁机将杨广的意思告诉他,并危言耸听地说:“你们兄弟得罪了皇太子,皇帝一死,你家就要大祸临头了。如今皇太子失宠,主上有废立之意,请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就看你哥哥一句话了。”利害关系已点明,权力斗争的老手杨素自然明白,于是积极参与杨广夺嫡活动。
在后宫的一次宴会上,杨素巧妙地试探独孤皇后的意思,对她说:“晋王仁孝恭顺,很像当今圣上。”一句话触到独孤皇后的痛处,对杨素说了一大通杨广的好处和杨勇的不是。两人一拍即合,独孤皇后便把杨素引为知己,赐给他金银财宝,让他作为废立太子的费用。由于得到独孤皇后的支持,杨素更是有恃无恐,走上了前台,充当了废立的主角。
隋文帝也有废立太子的意思,只是碍于朝中大臣,难于启齿。有一次,他曾暗示尚书左仆射、齐国公高熲,高熲马上提出反对,隋文帝很不高兴。又有一次,隋文帝命选东宫卫士宿卫自己,高熲又加以反对。隋文帝认为这是因为高熲与太子是翁婿关系,庇护太子。随着积怨愈深,高熲被削职为民。杨勇在朝中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者,就更加势单力薄。
杨素这时担任的是穿针引线的角色,一方面在隋文帝夫妇面前赞颂杨广,攻击杨勇;另一方面在朝中大肆活动,广造舆论,煽动更多的人诽谤太子。于是有关太子的流言飞语接二连三传到隋文帝那里。杨素又进谗言说:“太子心怀怨恨,恐他有变,应严加防守。”于是隋文帝派人刺探太子的情况,又裁减东宫卫士,去健壮,留老弱,东宫属官有才能的也被分别调开。
终于杨勇被废为庶人,杨广如愿以偿,被立为皇太子,取得了皇位的继承权。杨广坐上太子的宝座以后,又命杨素捏造罪名,将自己的弟弟蜀王杨秀废为庶人。杨勇屡次请求见隋文帝申冤,都被杨广阻止,这样,杨广便稳坐东宫,静等隋文帝死后当皇帝。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卧病仁寿宫不起,形势十分严重。杨广虽说已立为太子,可是处处还得看皇帝眼色行事,统治集团的各种暗流仍在涌动。因此杨广见此时机,已是急不可待,写信给杨素问如何处理后事。可是事情不巧,回信被送给了隋文帝,隋文帝看了十分生气。隋文帝命宠爱的宣化夫人陈氏入内侍候,杨广见了不由欲火焚身,兽性大发,企图逼奸她。陈氏不从,向隋文帝哭诉,隋文帝得知以后大骂道:“畜生何足以托大事!”对柳述、元岩说:“速召我儿!”柳述等便想找杨广来,隋文帝连呼“勇也”。柳、元二人便外出起草诏书,诏杨勇前来。
这一风云突变,使形势急转直下。但杨广的心腹已遍及朝野,得知这一消息,杨广急命心腹宇文述等人率兵包围皇宫,撤换文帝的卫士和服侍之人,后又干脆杀掉杨勇。同一天,隋文帝驾崩,死因不明,后人多认为是被杨广派人害死的。就这样,杨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史称隋炀帝,年号大业。立萧氏为皇后,立长子杨昭为太子。炀帝即位后,最小的弟弟并州总管杨谅起兵反抗,但很快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