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略谈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属于人相学。

人相学又称相学,是通过观察人的外貌来测定人的禀性和命运的学问。

相学大师谢路军说:“任何文化现象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相术的出现也有其时代背景和文化土壤。”《易经》说“见微知著”,相术也是通过“见微”(相貌的细微特征)而“知著”(内心和命运)的。中国三代以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茹毛饮血的原始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物质文明的发展极为落后,一个人脱离了群体便无法生存,大家的生活水平与物质占有量都是均等的。因此,那时还不存在社会地位的差别,也就不存在贵贱、贫富,大家的命运都差不多,没有什么不同。既然相术是一种预知未来命运的学问,那么,显然在三代以前还没有产生这种文化的土壤。因此,荀子说过:“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相术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出于掌握生产工具性能的需求,产生了相马术、相牛术、相地术等,不久,相人术也应运而生了。因为三代已是奴隶社会,人成了一种生产工具,当然也是有差别的。掌握区分这种差别的方法,显然是必要的。

相人术包括手相、面相、体相、骨相、痣相等。相士通过人的手纹、五官、体态、骨骼、痣等得出关于此人的人生密码和内部信息。

上古时期,人们对世界的变化及人事的流迁惊奇不已,不能认识并把握其客观规律,便将一切都归于上天的安排。于是,出现了龟卜,利用龟骨灼裂的纹路作为兆象。后来,人们发现自己的手掌上也有纹路,而每个人的掌纹各不相同。经过几千年的观察和积累,人们发现不同的掌纹揭示不同的命运。掌纹和命运联系起来,手相学便产生了。

手相学分西洋手相、印度手相和中国手相三大支,可谓源远流长。

中国手相学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即已盛行,西汉许负著有《相手篇》,是中国最早、最有系统的手相学专著。

手是人类外在的大脑,里面贮存着人类的人生密码。

手相学是根据人的掌纹来透视人生的科学。在母亲怀孕七周时,腹中胚胎的左掌上首先出现生命线,怀孕九周时出现智慧线和感情线。这三条线是人类手掌上的三大主线。

三大主线出现后,随着生命的诞生、生长和发育,其他掌纹也逐渐分布在掌面上。直到人死前十分钟,手上的掌纹才全部散掉,成为无纹之掌。

每个人的掌纹在一生中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也就在不断地揭示着人生的密码。

我们的祖先在发现不同的掌纹揭示不同的命运的同时,发现不同的五官也揭示不同的命运。例如:每个人都有眼眉,而两道眼眉的距离在每个人的脸上是不同的。

两眉之间称印堂,印堂太窄不好,太宽也不好,最好的宽度相当于本人食指加中指之宽,说明此人心胸宽广。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印堂生得太窄,说明此人气量不够大,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但如果印堂太宽,说明此人在感情方面易于放纵。心胸宽广、心胸狭窄、感情放纵这三种人的命运肯定是不同的。于是,我们的祖先又发现不同的面相揭示不同的命运。面相和命运联系起来,面相学便产生了。

相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相学名家辈出,如春秋时期的姑布子卿,战国晚期的唐举,汉代许负,唐代袁天罡,五代两宋间的麻衣道者、陈抟,明代袁珙、袁忠彻父子,清代陈淡野等。古代相学著作有多种流传至今,主要有《麻衣神相》《柳庄相法》《神相全编》《水镜集》《相理衡真》等。其中以麻衣道者的《麻衣神相》流传最广。

人类来到天地间,其生存意义在于创造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手相学和面相学首先关心的是人的财运如何,财运好便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而要想创造财富,必须有生命才行,因此手相学和面相学还关心人的命运,其中包括吉凶祸福和婚姻状况。人类在物质财富基础上创造了精神财富,因此手相学和面相学还关心人的精神世界,关心人的善恶。

人类最关心的财运、命运和善恶,正是手相学和面相学所要揭示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手相术和面相术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值得继承与发扬。

有人以为相术是迷信,属于伪科学范畴。事实上,这种看法并不正确。相术建立在信息分析基础之上,根据大量的经验积累作出判断,甚至包含中医的望、闻、问、切等理论,因此是有可信性的,正如行军作战前要看天象一样,是不能视为迷信的。

相术有时被人误解,都是那些在街头摆摊混饭吃的所谓“算命大师”给造成的,那些江湖混混不学无术,所言当然都是骗人的。

作为古文化的一部分,相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对于祖先留下来的文化,我们要虚心接受,将其作为咨询参考,借以预测命运或成败,加以趋避。

人类通过手相术和面相术了解了自己的命运后,如果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好运气,就要加倍把握;如果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坏运气,就要改变自己,努力设法避免。因为改变自己是很容易的,所以避免坏运气也是可能的。 ye8TJaJXO7Adrg5NGmMXhq0xRWpyUS1MHklrqG90MDcTyiRLjjweQFTL1309hyW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