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献身医学的传奇一生

孙思邈是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孙家塬在现在的耀县城东北方,这里是黄土高原地带,村子周围山峦重叠,没有自然水源,农民常年食用的是下雨时积存的窖水,遇到天旱,长期不下雨,窖水用完了,就得到很远的地方去运水。虽然自然条件不好,但是,这里的农民非常勤劳,除了种植庄稼外,妇女们还自己纺线织布,过着俭朴的生活。孙思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并逐渐成长的。

(一)苦难的童年

581年,也就是隋文帝开皇元年,孙思邈就出生在孙家塬的一户普通农民家里。他自幼用功读书,聪明好学,7岁的时候就能记住千余文字。到20岁时,便精通老子、庄子及诸子百家学说,他又喜好佛家经典,学识渊博。当时洛州(今洛阳)总管独孤信曾遇到孙思邈,见他博学多闻,才华横溢,赞赏他为“圣童”,对他十分器重。

可是,孙思邈从小身体瘦弱,饱尝了疾病的折磨,求医和买药的费用,几乎耗尽了家里所有财产。592年,孙思邈12岁了,这一年,长安一带瘟疫流行,孙思邈家乡的许多人都患了这种病,不治而死。

相传孙思邈也染上了瘟疫,高烧不退,卧床不起。他的母亲日夜守在他的床前,哭肿了双眼,却没有任何办法,她没有钱给儿子请郎中看病,眼看孩子就要被夺走性命。正当她绝望地想要悬梁自尽的时候,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云游郎中,他把一包草药递给孙思邈的母亲说:“就剩下这最后一包救命药了,快拿去熬熬给孩子灌下,病还有救!”这时正好孙思邈清醒过来,听到这话,勉强挣扎着爬起身来,在炕上对郎中叩了个头,拜谢了他的救命之恩。就是这一碗汤药救了孙思邈的命。

面对家乡所罹患的灾难,小小的孙思邈心痛了,这一切都让他深深体会到医生的重要性,也更明白了一名医生责任是何等重大,他迫切想成为一个治病救命的医生,去治疗天下人的疾苦。

(二)学习医学与实践医学的过程

孙思邈为了学好医学,孜孜不倦地学习古代医学家的著作,刻苦地学习前人的经验。为了看到医书,他除了向别人借阅之外,还不惜花钱去购买。他曾下了很大功夫去钻研唐以前各代名医如扁鹊、仓公、华佗、张仲景、王叔和等人的医学典籍,因此,他对一些医学名著都参悟得很透彻。

他最早学习医学是在他家乡附近的太白山。这是我国著名的草药产地,孙思邈在这里学习医药学知识,这为他以后在药学方面的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思邈为了采集药物,曾经在太白山隐居过很长一段时间。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孙思邈捉拿手掌参的故事。传说太白山原本有人参“居住”,因被人发现,人参急忙连夜“逃跑”。孙思邈听说后,便带领人马紧紧尾随,一直追到长白山上才追到,便将人参用绳子倒绑双手带回了太白山。回来后才发现人参不见了,只剩下了两只断手,这就是今天太白山上的手掌参。这当然只是个神话故事,但却反映了孙思邈对药物的重视和他采集药物的艰辛。

孙思邈很谦虚,他经常告诫自己也告诫后人说:人们常说,病人死亡约有半数是缺少优秀医生所致。学医的人必须专心致志,勤奋学习,才能通晓医药学问。如果只懂得几种药方,就认为自己无所不知,那是一定会错误的。他还说:人的生命比黄金更为贵重,医药学问博大精深,济世活人任重道远,必须深入探索,精勤钻研,才能担当医生的神圣责任。他更指出:有的愚蠢的医生,自傲于学了三年医方,就夸口说天下没有他治不了的病,等到行医三年后,才知道天下有很多病尚没有可治的医方。孙思邈的话,指出了临床经验比书本知识更丰富、更重要。

孙思邈本人也是这样做的,除了认真学习古代名医的著作,反复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外,他还虚心地向一些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并非常珍视学习民间经验,无论切脉、诊病、处方、制药,只要别人有哪怕一点一滴比自己高明,只要他听说了,那么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要去登门拜访。

传说孙思邈行医成名之后,总觉得自己在某些医术上还不如别人。为了在医学上有更深的造诣,他改换姓名,到县城一家药铺为一位坐堂名医当了抓药的徒弟,用心学习名医的医术。有一次,一个员外带领女儿前来就诊,说女儿肚子痛,坐堂医生经过诊断,认为病人肚子有虫子,便开了一副打虫药。孙思邈接过药方正想抓药,可是突然感觉不对,他说:“先生,你开的药量少了些,恐怕虫子打不下来呀!”坐堂医生非常生气,觉得他在员外面前伤了自己的尊严,就依旧按自己的方法开了药。小姐服药后,肚子很快不疼了,员外非常高兴,一面夸奖坐堂先生,一面拿出银两酬谢。坐堂先生也沾沾自喜,认为方圆百里自己的医术无人可比。不料小姐正准备回家时,肚子又疼了起来,反而比来时疼得更厉害了。这时坐堂医生无计可施,不知所措了,他忽然想起刚才徒弟抓药时所说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连忙把他叫到别处,问了原委。孙思邈说道:“从小姐的病情来看,她肚子里的虫子较大,但先生开的药只能把虫子毒晕,而不能毒死,小姐服药后暂时不疼了,那是因为虫子被毒晕了,可过一会儿虫子醒过来了,便要进行报复,因此小姐肚子疼得比以前更厉害了。”坐堂医生心服口服。为了治好小姐的病,应付眼前局面,他便很快按徒弟的意见重新配了一剂药,小姐服后不一会儿虫子就排出来了,肚子也不疼了。他们走后,坐堂先生回想今天的事,感觉徒弟见解不凡,一定是个懂医的人。在他再三追问下,孙思邈才道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坐堂医生听后大吃一惊,起身对孙思邈磕头拜道:“久仰先生大名,在下有眼无珠,多有冒犯,还请孙先生原谅,今后就请孙先生坐堂就诊,我还得多多请教呢。”孙思邈道:“说哪里话,我才是久闻先生大名,来向先生学习呢。”

在隋炀帝大业年间,孙思邈用自制的“太乙精神丹”治好了许多难治的疾病,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欢迎。因为孙思邈谦虚有礼、学问渊博、医术高明,当时有很多著名的文人都来拜他做老师。此外,擅长针灸的太医令谢季卿,以医术、针灸著称的甄氏兄弟甄权和甄立言,专长药性的韦慈藏等也与他往来密切,相互探讨学问,这些都无形中拓展了孙思邈的知识领域。

孙思邈求知若渴,永不满足,他酷爱读书,虽须发皆白也手不释卷;无论寒冬酷暑,都坚持不懈地进行医药研究。他曾长期跋涉于秦岭、巴山、峨嵋、太行等名山大川,奔波于陕西、四川、河南、山西、甘肃等地的偏僻乡村,从事诊疗、采药、考察、著作等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从贞观年间到唐高宗永徽初年,孙思邈曾数次往来于川陕之间。其间也曾在长安、汉中和陇州等地方从事医药调研活动,救治大量病人。

民间广泛地流传着一个孙思邈起死回生的故事:传说有一天,孙思邈外出行医,看见一行出殡的队伍迎面走来。他停在路边观看,忽然上前一步按住棺材大喊:“且慢!且慢!”送殡的人以为他是疯子,要赶走他。他说:“人还没有死,你们为什么出殡?”众人说:“人早就死了,你不要再胡说。”孙思邈说:“人要是死了,血会凝固的。你们看棺材底下正在滴鲜血,怎么能说人死了呢?”众人一看,果然有细细一道血丝向外流,就打开棺材请他查看。只见一个妇人面黄如纸,小腹鼓胀,双腿之间正向外渗着鲜血。这女子的丈夫哭着说:“我妻子婚后十年没有生育。这次怀孕一年多了,昨天才觉胎动,可是却难产死了。”孙思邈试了病人的鼻息和脉象,取出三根银针,一根刺人中,一根刺中脘,一根刺中极。三针扎下去,孕妇很快苏醒过来。众人把孙思邈当成了神仙,一齐跪下磕头。孙思邈让他们站起来,又送给病人的丈夫一剂药、一幅图,嘱咐他:“赶快把病人抬回去,喝下这副药,再按图接生,可保母子平安。”结果,病人回去顺利地生下了孩子。原来,这个产妇并没有死去,只是由于难产而窒息了。一个人如果真死了,时间稍长,就不可能再流出鲜红的血液来,这就是孙思邈判断产妇没死的根据。人们见他连死人都救活了,并且几针就救了两条性命,自然越来越信服他,都称颂他是起死回生的神医。

孙思邈的医术越来越高超,名声传播得也越来越远,虽然如此,但他从不追求名利。隋文帝曾经要他去做国子博士,他以生病为由拒绝了。后来唐统一了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在636年召孙思邈到京师,要授予他爵位,也被他拒绝了。

据说,当年皇后病重,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诊治,但一直不见好转,有人就推荐了孙思邈。唐太宗就把孙思邈请来,让他为皇后治病。

在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更别提让孙思邈来亲诊皇后娘娘了。孙思邈看病之前,侍从们就让他白纱罩面,悬丝诊脉。孙思邈郑重地提出,看病不是儿戏,悬丝诊脉根本无法确诊,于是拒绝如此看病。唐太宗无奈,只得依从了他,于是孙思邈就亲自为皇后诊了脉。从病人的脉象观察,孙思邈知道皇后以前所服的药物不对症。他问过了服药情况后,就要观察病人的面色,这一举动又受到了侍从们的阻挠。孙思邈说:“刚才给娘娘诊脉,病已断定八成,但必须观其表里,才能尽窥病势。望、闻、问、切缺一不可。药力微,恐怕无济于事,但药性稍猛,性命就会难以保证。所以不观气色,我是不敢贸然下处方的。”尽管唐太宗很为难,但也只能就范。

宫女将纱帐掀起,孙思邈仔细观察了皇后的气色,就开了一副小柴胡汤来疏肝解郁。太医们验过药方,纷纷表示柴胡是升提之药,药性过猛,不适合皇后用。孙思邈说:“此病是从忧郁而起,肝气郁结,热邪内陷,而成血痨症。柴胡能提邪外出,自可痊愈,所以非用不可。”这时有个太医强辩说:“医书中绝无此理。”孙思邈说:“书中既有,娘娘的病早就该好了。”那位太医很不自然地说:“你这是何意?竟敢诽谤圣贤医书!”孙思邈据理力争说:“我的学识浅薄,怎敢诽谤医书!须知本草之中,奥妙莫测,处方下药须从四诊八纲综合诊断,提邪外出,柴胡可用。”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大家把眼光聚向了唐太宗,唐太宗很赏识孙思邈,皇后的病又很严重,便决定服用孙思邈的药方。

皇后服了孙思邈开的药后,浑身颤抖,腹内疼痛,出了一身冷汗,但病情随即就有了好转,又经过了几天的调养,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孙思邈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嘉奖,留他在当朝做官,可是孙思邈立志漂泊四方为广大人民群众舍药治病,婉言谢绝了太宗所赐的官位。唐太宗深为孙思邈的高尚品德所感动,更加欣赏孙思邈,后来还曾亲临华原县五台山去拜访孙思邈,并赐他颂词一首。直到现在,药王山南庵内还留有唐太宗御道“拜真台”“唐太宗赐真人颂” 等古碑。

658年,唐高宗征召孙思邈到京师,让他审订即将成书的《新修本草》,因为孙思邈在这项工作中有突出贡献,唐高宗就想请他担任谏议大夫的官职,他再次拒绝了。后来,他为了更方便地查阅医书以便从事著述,终于接受了“承务郎”一职,在“尚药局”供职了一段时期。

就这样,孙思邈在京城长安居住了十六年,阅读了大量医学著作。在阅读了许多医学书籍并搜集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以后,他便于674年借口身患重病辞职返乡了。

(三)严谨的治学方法和高尚的医德

孙思邈从18岁开始学医,直到百岁之后,仍然在潜心钻研各科医学。他在祖国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方剂等基础理论以及内、外、妇、儿、针灸、按摩等各科疗法,均有相当高深的造诣。他涉猎群书,吸取各家之长,也十分重视搜集流传于民间的医疗经验。他用这些方法医治了很多病人,不畏辛苦地行走在民间,赠医施药,被后世医家视为楷模。

1.严谨的治学方法

孙思邈对祖国医学的学习是很认真的,他认为:疾病常常有内部相同而外部表现不同的,也有内部不同而外部表现相同的,因此人体内脏之实虚、血脉营卫之通塞,不能单方面从耳闻和目见所察觉,必须全方面地诊察疾病。如果病邪有余则应泻而反补益,虚而不足应补而反损通者反而再通,塞者反而用塞法,热者给吃温热类药,寒者给吃寒药,那就是病上加病,希望病人好转,实际上却是加重病人病情。

孙思邈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学习医疗技术,用来解除病人的痛苦。在那个年代,狂犬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它是疯狗咬人后,使人精神发狂甚至死亡的一种病。孙思邈刚开始学医时,还未专门以行医为职业,有人患了狂犬病,求治于他,他不知道应当怎么办,经他手死去的狂犬病人一个接一个。自此他一心一意地钻研狂犬病的治疗,后来再碰到这种病,治疗效果就越来越好了。

2.高尚的医德

孙思邈不但在治学方面给后人不少启发,在医疗道德方面,也提出了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具备的行为标准。他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必须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要懂得“仁义之心”“有慈悲之德”,具有济世活人的使命感。因此,在他所著的《千金方》第一卷中详细地论述了作为一个医生所必须具有的医疗态度和医学品德。

孙思邈认为:一个优秀的医生要把病人的疾苦看成自己的疾苦。治病时,必须一心一意,全神贯注,丝毫不能夹杂有贪求财物的念头。不能仗着自己有点专长,就一心牟取私利。对于病人要有深切的同情和爱护精神。医生的志愿就是解除病人的痛苦,不论病人贫富贵贱,不管他长得好不好看,也不论是不是亲人朋友,都要一视同仁,把病人看做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样。只要有患者相召,不论路途有多艰险,都要一心前去救治,这样才能是百姓的好医生。所以,只要有人请他看病,他从不推辞,遇到穷人,他甚至不肯领受钱财。

孙思邈说到做到,他本人治疗过六百多个麻风病人。麻风病是一种很难治疗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他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寻找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他不怕传染,亲自看护,把各个病人的症状和情况都详细记录下来。贞观年间,他为了让一麻风病人摆脱家务和房事,还专门将他带入山中,让病人连服松脂一百天,结果患者因害麻风病而脱掉的胡须、眉毛又生长出来了。由此他得出结论,麻风病人还要戒绝房事,不能仅仅依靠药物来医治。

孙思邈还认为,作为一个同情病人疾苦的医生,为病人治病时,应当不怕脏臭。他说:凡遇到病人患疮疡伤科病或拉痢疾时,虽然病人脏臭不可诊视,人们都不愿接近,但作为一个医生要有怜悯之心,绝不能有丝毫厌烦之意。

孙思邈反复强调,一个优秀的医生要认真负责,不能粗心大意,他说,作为一个医生要时刻注意检查自己,胸怀宽广,不要有突出个人的表现。看病认疾,要态度严肃,专心一致,仔细检查体形症候,一丝不苟,处方针灸,不得有点滴差错。虽然说病人来了要紧急抢救,但临事不要慌张,应当深思熟虑,不能不顾病人安危,草率诊治,只图表现自己。他指责当时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生,切诊时,病人脉跳不够五十次,而且只摸寸部不按尺部,也不认真观察病人的气色,仅仅问了一下病情就将处方开出来。须知这样诊治疾病只能看到局部,根本不能判断病人的生死和预后。这是当医生一定要时刻警惕自己而应加以戒绝的,也是病人应当时刻提防的。

孙思邈提倡尽量用便宜药代替贵重药。因为当时的医生不少都是承袭家业的,他们有名无实,自吹自擂,开方喜用贵药和难求的药,以此证明自己广闻博识。孙思邈很看不起这样的人,他指责当时一些医生治病多用人参、肉桂这类价贵难得的药物,他认为,遍地皆有的苦参、青葙子、葶苈子、青蒿等类药,除热解毒效果最好,远远超过那些贵重药。

孙思邈对当时医生保密医方的情况不屑一顾。他在谈到妇人面部修饰药保密情况时说:今天的医界各家极为保密,不许徒弟泄漏一法一方,甚至父子之间也不传授,但是古人立医法时说要使医家了解,要人人都知道,不然,就会阻碍医学的进步。孙思邈本人对于医方相当大度,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更及时地得到救治,他甚至把很多最有效的医方刻在了石碑上,并把石碑竖立在了行人来往频繁的大路上,供人们抄回去使用。人们遇到疾病无法医治就采用石碑上的治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人们非常感激孙思邈的恩情,将那座石碑称为“石大医”。可惜的是,有一个医生为了独占这些药方,就将“石大医”上的药方全部抄录后,在一个夜晚用凿子将“石大医”上的方子全部凿掉了。不能不说,这又是医学界的一件憾事。

在人们心中,孙思邈是位伟大的医师,因此人们自古至今仍尊崇他,尊他为“药王”。孙思邈为医生提出的这些行动准则,不仅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对后代医家也有重大影响。 wktKskVh9j5EV/IFjQxVd91/E9YQ79MQYLtkAFdLwXan24oIiFd6fWEewDN/e54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