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赋诗言志

朗诵诗借以表达某种思想志向。春秋时代,诸侯大夫在外交、政治活动中常常运用诗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或者表示礼节,进行应酬,借以加强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汉书·艺文志》说:“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

关于赋诗言志,先秦文献如《左传》《国语》等有不少记载。《左传》文公十三年,鲁文公归国途中遇到郑伯,郑伯想请鲁文公代为向晋国表示自己愿意重新归顺于晋。鲁文公先拒绝,后又同意,双方交涉全借赋诗。郑国子家先赋《诗经·小雅·鸿雁》:“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意思是说郑国弱小,希望得到鲁文公的帮助。代为向晋国求情。鲁文公赋《诗经·小雅·四月》的四句:“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表示行役已超过预期,急于返回,无暇去晋国了。子家又赋《载驰》之第四章,意思是说小国有急难,恳求大国援助。于是鲁文公又赋《小雅·采薇》之第四章,借“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之义,答应到晋国去为郑国进行活动。这显然是一次外交谈判,从这里可以看出,那时的“赋诗言志”直接关系到外交政治斗争的胜负。春秋时代的赋诗言志,所赋的诗,多为《诗经》中的诗,也有自作诗。所言的“志”,指赋诗者的用意,并非诗的原意,它只就诗中的某种思想或者某章句的意思来象征说明赋诗者的用意。所以,那时的赋诗言志常常是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卢蒲癸的“赋诗断章,余取所求”就指出了这一点。

春秋时的“赋诗言志”反映了《诗经》在当时政治生活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所以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这种赋诗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这种广泛的赋诗之风,对于后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bvvu2s8CT3MJTkPWz/LUDo1Gb4wQ0bPddBEgibdkegAYzn0jvbo7jZptYyNG0Tt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