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张择端的姓名、籍贯、生平事迹等,画史上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平记载,我们可以看金代张著在《清明上河图》上的题跋:“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由此可知,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1124年)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他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另有《金明池争标图》,亦为艺术杰作。

也有一说认为作者不止张择端一人,董其昌《容台集》说:“乃南宋人追忆故京之盛,而寓清明繁盛之景,传世者不一,以张择端所作为佳。”“绍兴初,故老闲坐,必谈京师风物,听之感慨有流涕者,故其时西北耆旧,谈宣政故事者,为人所重。”甚至有人认为是南宋人怀念昔日强盛时期而作。

由于张择端生卒年无从考察,《清明上河图》究竟画于什么时代也无从肯定。关于画作时间,历来就有北宋、南宋两种说法。

从卷后的诗跋来看,金代、元代人一般都认为画在北宋末年。如张公药在诗中云:“通衢车马正喧阗,只是宣和第几年。当日翰林呈画本,升平风物正堪传。”张世积诗:“繁华梦断两桥空,惟有悠悠汴水东。谁识当年图画日,万家帘幕翠烟中。”元人杨准、李初跋则更明确,如杨氏指出:“卷前有徽庙徽宗(赵佶)标题……意是图脱稿,曾何几时,而向之承平态,已索然荒烟野草之不胜惑矣,而是图独沦落至今,逾二百年而未甚弊坏,岂有数耶?”李氏认定“静山周氏文府所藏《清明上河图》,乃故宋宣、政间名笔也”。而明代李东阳跋语中还提到了“卷首有祜陵瘦筋五字签,及双龙小印”。但李东阳的跋和他所见宋徽宗的瘦金体标题均早已亡失,无可指证。

而认为画作于南宋的,多见于明以后人的笔记,如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说:“《清明上河图》,本南宋院人张择端画。”董其昌《容台集》:“南宋时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清明上河图》乃南宋人追忆故京之盛而写清明繁盛之景也。”为什么元以前、明以后的人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原因。

当代一些书画鉴赏家们以为,金元离北宋更近,其时人们所说的话也就比明清人士可信度更高。所以《清明上河图》应该是在北宋宣和、政和年间画的。至于为什么明清两代人得出图画于南宋的结论,有人推测是由于当时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过上河图,仅仅以张择端在南宋时画过《西湖争标图》为依据,得出《清明上河图》也是南宋时所画的结论。令人不解的是,像张择端这样伟大的画家,为何未被时人载于史册。不过,根据最早的金代张著题跋,张择端是北宋人的观点最具说服力。

谈及《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就不得不提其创作背景。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绘画彩墨争辉、情景交融的新时期,它上下延续了三百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民间绘画、宫廷绘画、文人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相互影响、吸收、渗透,构成了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

由于北宋王朝的相对统一,消除了封建割据造成的隔阂,在一段时期内,社会保持着相对安定的局面,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和“市”的严格界限,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此外,南宋虽然偏安江南,由于物产丰盛的江、浙、湖、广地区都在其境内,大量南迁的北方人和南方人一起共同开发江南,使得南宋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并超过了北方。再者,各个时期的政治形式、经济发展和社会思想文化状况,都对绘画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分别是:手工业、商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了绘画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皇室贵族对美术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和统治阶级对美术的重视和爱好,使得宫廷绘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还有文人士大夫群体中对书画古玩的欣赏和收藏蔚然成风,涌现出了不少卓有成就的书画家,对宋代以后绘画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也使绘画和社会群众建立了较前代更为广泛的密切联系,例如:在与宋王朝先后并存的辽、金、西夏的统治区域内,汉族画师和其他各族的画师共同创作,在吸收和保存汉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两宋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宫廷绘画的富丽堂皇,士大夫绘画的高逸典雅,市民绘画的活泼、通俗,它们各自展示着不同的艺术特色,并且互有促进和影响,绘画十分突出地呈现出繁荣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和文人画同步,并得到很大发展,技巧上也相当成熟。雕塑与其他工艺美术和社会紧密联系,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艺术形式,绘画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题材和风格更为多样,使得两宋时期的绘画在现实当中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

同时,两宋继承了南唐和西蜀的做法,在宫廷中设置了翰林图画院,以培养宫廷需要的绘画人才,北宋徽宗时还曾一度设立画学。宋代多数帝王如仁宗、神宗、徽宗、高宗、光宗、宁宗等人都对绘画有着不同程度的兴趣,出于装点宫廷、图绘寺观等需要,都很重视画院建设,特别是徽宗赵佶,他在绘画上具有较高的修养和技巧,注意网罗画家,扩充和完善宫廷画院,并不断搜访名画充实内府收藏,促成了宫廷绘画的兴盛。《清明上河图》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被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的生活积累非常丰厚,创作技巧非常娴熟。

此外,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一百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艺术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都城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wEwdf9n5nV28w4x6YbAGN6EvrVtL1jab9mLHF3KO3/wkqdrFhnVYXghQl6yPkyc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