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清明上河图》概述

中国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关于中国绘画的起源,以往有不同的传说。有一种说法认为,绘画是由某些特别杰出的人物创造的。譬如说周代流行的“八卦”就是伏羲所创造的,而“八卦”就是绘画的起源。更有传说把图画说成是天地神灵所献。例如古书中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或者说黄河中有龙、献图等。这些传说都出于古人的想象与穿凿附会,并无其事。

另外还有一种流传得相当普遍、相当有影响力的论断,就是所谓的“书画同源”论。这种观点认为,商代的象形文字就是图画的起源,象形字﹙依物象形﹚,依照事物的形象加以简化,将其变成符号,这是中国造字的“六法”之一。

根据这种说法,早期是书画不分家的,以后才分道扬镳,各自发展,这种说法好像很有道理。但是近年来考古学者发现了许多新的资料,证明中国绘画的起源早于文字的发明,因此这种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不能成立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绘画形式是发现于洞窟以及岩石上的壁画,其次,时代稍后的还有彩陶上的纹饰绘画,这些都是史前时期——旧石器及新石器时代的发明。

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历史长河中,有诸多举世闻名的名画、佳作。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十大传世名画。在这当中,就有本书所要讲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zj5eDVvQpAa4nCvoTVbcvfrAH8t8mbCpv2KaHReL4HNf9XONaT4gyVoBp1KcAW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