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风筝的发展

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变。根据史书记载,风筝的最初功用是用于军事。到唐代(618—907年)中期,社会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原来的丝绢转而被纸张所替代。风筝逐渐走向民间,类型也丰富起来。宋代(960—1279年),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由于文人的参与,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近年来,中国的风筝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放风筝开始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娱乐活动普及起来。

1.古代风筝——军事应用

从风筝发展的历史来看,最初风筝常被利用为军事工具,用于测距、传讯、越险、载人。公元前202年,刘邦集中韩信、彭越、英布等40万大军,把项羽围困在垓下,这时项羽兵力不过10万,粮草也快吃完了。韩信为瓦解项羽的军心,用牛皮制作了一只风筝,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又命围攻汉军,高唱楚歌,其声悲怨,动摇了楚军的军心,留下了“四面楚歌”的典故。公元前200年,韩信欲与陈豨合谋反汉。想挖地道至未央宫,为了测量未央宫的距离,韩信找人做了一只风筝,这只丝绸作面的板子式风筝,其形状像一只蝴蝶,顺风起时,一边放线一边计量线长,将风筝飞到未央宫上空,从而测量其间的距离。

南北朝的“侯景之乱”,梁武帝被侯景围困,城墙被包围。曾放风筝向外求援,据《南史》卷80《侯景传》中所述,在梁武帝萧衍太清三年(549年)时,侯景作乱,叛军将武帝围困于梁都建邺(即今南京),内外断绝,有人献计制作纸鸦,把皇帝诏令系在其中,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风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从此也衰微灭亡。这是简文施放风筝向外求救不幸失败的故事。

三国时期,如皋是吴魏的交界地,魏军常来袭扰。吕岱命百姓放带有铜铃的飞鸢为信,督军应战,这时的飞鸢就有了烽火之意。

明朝陈眉公撰《白石樵真稿·辨风筝》中,曾有一则“黄头儿风筝脱险”的故事。黄头儿是中国南北朝时的一位侠客。公元559年,北齐彭城太守王勰之孙王韶遭人陷害,被打入地牢。黄头儿趁夜色掩护,潜入地牢,救出王韶。可宫墙高大,宫内岗哨密布,戒备森严,一时难以脱险,只得暂藏到僻静的金凤楼上。为了迅速越过无法攀登的宫墙,黄头儿便从楼内取出一只大风筝来,他将绳索一头拴在金凤楼门栓上,一头系好风筝,手一推,风筝乘风而起,黄头儿抓紧风筝一跃飞越宫墙,王韶也以黄头儿的做法,乘风筝脱险了。

《北史》记载,唐朝将领张丕,被田悦率领的叛军团团围困在临名城里,情形十分危急。为搬取救兵,他绞尽脑汁,最终决定用风筝传信息。风筝飞了一百多丈高,经过叛军阵地,把求救信顺利送到了援兵那里,很快解了围,被困将士才得以死里逃生。

2.近代风筝——娱乐健身

风筝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及休闲活动。一提起放风筝,不但孩童们雀跃三丈,连大人也都会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宋李石《续博物志》载:“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从隋唐开始,随着造纸业的发达,纸糊风筝逐渐兴起,已成为年轻人的嬉耍物品。唐人路德延的《小儿诗》记述的几十种儿童游戏中,放风筝是其一,诗曰:“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唐代儿童不仅能放风筝,而且还能制作风筝,风筝作为娱乐用品已比较普遍。到了宋代,放风筝已成为流行于民间的娱乐活动和喜事的庆祝纪念活动,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便背上饭食到郊外放纸鸢,直到日暮方归。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写了清明节开封郊外和市内的景象,是宋代城市经济繁荣的写照,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其中就有放风筝的场景。由于风筝的普及,当时放风筝已成为一种技艺。逢庙会、集市、节日和游戏时,都有人表演、制作和放风筝。南宋末期,开始出现了以扎售风筝为业的手工艺人。放风筝活动逐渐为人们所喜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与健身关系极大,是一项有益的体育活动。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工作中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放风筝可以消除紧张工作后的劳累,带来好心情,使人们走向郊外,到河滩上,到田野上,走进大自然中。风筝高高地飞向天空,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天空中的风筝上,工作中的压力顿时消失,一切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蓝天、白云、纸鸢,达到回归自然的境界,这是一种极好的心情,而好的心情——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2j0dg/tFUwPUl/TTE4tor5ax9Jzraguq3U/FA6DyQGZyLvrvml/vfMupPNfZtXI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