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而第一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时实习,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相会,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1.2 有子曰 〔一〕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一〕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论语》中记载孔子弟子时一般称字,只对曾参和有若全部尊称为子,据此有很多人认为《论语》一书是曾参和有若的弟子记录而成的。

【译文】有子说:“为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很少。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来也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性工作,根本确立了,正道就随之产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些内容,大概就是施行‘仁’道的基础吧。”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的人,仁德是很少的。”

1.4 曾子曰 〔一〕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一〕曾子:孔子弟子。姓曾,名参,字子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相待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 〔一〕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一〕道(dǎ o):“导”的古体字,治理。千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称为一乘。春秋战国时代,国力的强盛以该国所拥有的兵车的数量来计算。孔子生活之世,“千乘之国”已算不上是诸侯大国了,所以《论语》中有“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言而有信,节约用度,关爱百姓,不在农忙时节役使百姓。”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言语有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这些都做到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

1.7 子夏曰 〔一〕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一〕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弟子中有所谓“四科十哲”之说,子夏长于“文学”。

【译文】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服务君主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说话诚实有信。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称得上君子的人,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知道学习就不会自以为是、顽固不化。恪守忠诚信实的道德要求,不与道德上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错误就不要怕改正。”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 〔一〕 ,民德归厚矣!”

〔一〕终、远:曾子以继承和传播孔子有关孝道的思想闻名,如《大戴礼记》中有“曾子本孝”“曾子立孝”“曾子大孝”等篇章记录有关生前敬事父母或死后葬祭礼仪等关于如何行孝的规定。所以,这里的“终”“远”分别指长辈丧亡之事和对于远祖的祭祀。

【译文】曾子说:“恭敬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静穆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道德就会趋向敦厚了。”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 〔一〕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一〕子禽:陈亢,字子禽。从《子张》篇的记事来看,陈亢不是孔子的弟子,他对孔子的学说总是持怀疑的态度。子贡: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在“四科十哲”中属“言语”。

【译文】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能够听到那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是求教得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先生温和、善良、恭敬、谨慎、谦让,是凭着这些德性得到的。先生求取的办法,大概不同于别人求取的办法吧?”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要观察儿子的实际行动。如果能够多年不改变父亲传下来的正道的话,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美。前代君王的治道,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大事小事都遵循这个道理。如果有行不通的地方,只是知道和谐为贵的道理而一味追求和谐,不懂得用礼来节制的道理的话,也是行不通的。”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许下的诺言如果合乎义的话,这样的诺言就是可以遵循实践的。恭敬的样子如果合乎礼的话,就能够避开耻辱。依靠的人中不缺少关系深的,也就可靠了。”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贪求满足,居住不贪求安逸,做事勤敏,说话谨慎,求教于有道德的人来端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纵,人能做到这些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却能怡然自乐,富贵却能谦逊好礼。”

子贡说:“《诗经》里说:‘像制造器物一样,切割、磋治、雕琢、打磨’,大概就是说这类反复修治、精益求精的事吧。”孔子说:“赐呀,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另一件事。”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r3J6sD15zlZ8r0J0Wezp5yEIlnPb1295HTxF8vHCZZGVxRHr6sQCuxUr8/2poWd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