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 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祖先本是宋国的贵族,其五世祖孔父嘉因躲避宫廷祸乱,由宋奔鲁,定居在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小官,但地位较低。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过着艰苦的生活,因此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鲁国是一个礼乐之邦,比较完整地保存了西周的文化传统。孔子自幼受到周文化的熏陶,成年以后又以好礼、知礼闻名。

孔子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曾经周游过许多国家。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季氏逐昭公,昭公逃往齐国避难。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答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想以尼溪封孔子,遭到齐国大夫晏婴的反对。齐国革新派也对孔子整顿宗法等级制度的主张不满,想加害于他,使他不得不返回鲁国。鲁定公初年,大夫季氏专鲁国之权,其家臣阳货又挟制季氏,国家处于“陪臣执国命”的状况。阳货力劝孔子出仕,孔子不仕,创办私学,从事教育。事实上,孔子的教育事业终生不辍,即使是周游列国之时也有弟子追随。

鲁定公八年(前502),季氏家臣阳货作乱失败,叛鲁奔齐,孔子始出仕,由中都宰而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时间约在定公九年、十年之际。大司寇主管司法,有相当的实权。孔子利用自己的职位为实现尊王忠君的社会目标做了些事情。他采取了不少伸张鲁君势力、抑止操权大夫的措施。如利用鲁国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执政大夫与他们家臣的矛盾,提出削弱家臣势力的建议,得到三家的同意。此举名义上是削弱家臣的势力,改变“陪臣执国命”的局面,最终目的则在于削弱操纵国政的大夫的势力。这就与三家的主张完全背离。因此,孔子很快为季桓子所疏远。季桓子接受了齐国馈赠的歌妓舞女,迷恋于声色,三日不听朝政,孔子便毅然离开鲁国,到别的国家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于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

孔子出游,首先到了卫国。卫国与鲁国情况相近,也是一个传统的礼乐之邦,国中贤者很多,并且人口兴旺,具备了富强、教化的基础,因此孔子对卫国抱有希望。但是国君卫灵公好征战,与孔子的德政思想相悖,孔子只得离开卫国,前往陈国。途经宋国时,受到宋国司马桓魋的威胁;到了陈国,也遭遇困厄。还去过蔡国,往来于陈、蔡之间,终未得志。卫出公辄继卫灵公即位后,孔子由陈国回到卫国,执政大夫孔文子(圉)留孔子从政,孔子欲给卫出公提出正名分的建议,但终未得到实权,无所作为。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冬,孔子返回鲁国。鲁国以国老待孔子,遇事多有征询,却未尝听用其言。如他举“周公之典”来反对季康子“以田赋”。孔子便专心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鲁哀公十四年(前481)春,鲁国西狩获麟。传说麟为仁兽,世无王者不会出现,而此麟出现得很不是时候,孔子非常悲伤,叹道:“吾道穷矣!”(《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同年六月,齐国陈成子(桓)弑其君。孔子再三请求鲁国伐齐,讨陈成子“无道”。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去世。

《论语》,语录体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此书成于众手。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结集完成;经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的代代传授,并逐渐将传诵的孔门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以成书,因此称为“论(lún)”。然而由于没有固定的编者,此书也就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条语录就是一章,若干章合为一篇。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有些章句还重复出现。这种情况在中国最早的一批典籍中多有存在。

《汉书·艺文志》承袭西汉末年成书的《七略》而来,已将《论语》与《易》、《书》、《诗》、《礼》、《春秋》等经典一起著录在《六艺略》中,不过当时是作为传述经典的“传记”来看待。东汉熹平四年(175)刻太学石经,以正五经文字之时,还包括了《论语》、《孝经》,从此《论语》实质上已具备了经典的地位。到了唐代,《论语》正式列入经书。从宋代起又成为颁定的《十三经》之一,并在之后的很长时间中作为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

要了解孔子和他的学说,《论语》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孔子的思想内容很丰富,归纳起来说,其核心是“仁”论。孔子“仁”论贯穿于他的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即所谓“一以贯之”,孔子其人伟大的人格感召力也凝聚于此。

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而人能立身于世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君子具备仁爱之心,自重自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积极进取,德才兼备;孜孜于学,注重实践;安贫乐道,谨守正义。

孔子学说是有关人与人相处之道的学说,由伦理关系之不同,又分化为孝悌、忠恕、信义、礼数等德目,从而构建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从政治国是实用之大端,虽然孔子个人的从政经历并不辉煌,但他始终胸怀安定天下的政治韬略,强调德治仁政,反对苛政暴敛,主张以人为本、为官廉洁、举贤授能等内容,至今仍有普遍意义。

孔子学说的哲理性集中表现为仁者爱人的警世恒言,“中庸”的认识方法,权变的处事之道,和而不同的开阔襟怀等等,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历久弥新。他的天命鬼神观念,虽然与今天的认识水平有相当的差别,但也具有那个时代哲理思辨的内涵。

孔子的教育学说也很丰富,包括教学方针、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等内容。如他主张学思并重,学行统一;讲究因材施教,注重启发诱导;强调身教优于言传,注重人格精神的感化作用等,颇有取法价值。

上述种种都可借助《论语》一书来了解,本书将在具体篇章的注释中加以揭示。

此外,作为语录体文集,《论语》记录了春秋时代中原地区的口语,是汉语史研究的基本素材;书中的许多语汇还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欲速则不达”、“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等等,均朗朗上口,深入人心。此书修辞手段丰富,语言表达讲究对仗排比,重视韵律,人物刻画自然真实,也是文学史的重要研究资料。《论语》中还保存了不少重要的史实,也是研究春秋时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cne/EHC7HjLUvtkF+swB3m3hgqAkJcg1F6aQn0gLDbtadstplnflaFTXdkRAF3a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