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容导读

《千家诗》的版本、内容和特点

庸安

论及蒙学读物,现代人常常会提到“三百千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在中国传统的儿童早期教育中,当孩童经过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识字教育过程后,就要开始学习些简单的名家诗篇了。因此,多种多样的以广大少年儿童为对象的诗歌选本便应运而生,其中最有影响、流传最广、成就最大的就是《千家诗》。

如今通行本的《千家诗》大约定型于明末清初,它由两部分组成,即《七言千家诗》和《五言千家诗》。严格说来,它们是由不同时代、不同作者选编而成。

关于《七言千家诗》何时成书、选编者为何人,至今仍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但基本可以肯定,最迟到明朝初年,这本书在朝野已经非常流行。当时,明代坊间出现了一种《七言千家诗》,有题刘克庄编选的,有题谢枋得编选的。刘克庄是南宋著名学者,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刊行的《楝亭十二种》里,收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一书,题为“后村先生编集”,全书十二卷,分为时令、节候、气候、昼夜、百花、树木、天文、地理、宫室、器用、音乐、禽兽、昆虫、人品,共十四类。“后村先生”即刘克庄,因其号后村居士。而谢枋得是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抗元兵败后隐居闽中,荐者不绝,被强行招至北京,绝食而死,著有《文章轨范》《叠山集》等。但从这本《七言千家诗》的内容看,题为刘克庄或谢枋得编选都是不可靠的。谢、刘皆为南宋人,且是著名学者或诗人,而书中竟把宋代一些名人名作张冠李戴了。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本是杨万里的名作,书中却误为苏轼作品,诗题也改成了《西湖》,竟还加了一条注:“东坡出守杭州咏湖之作。”杨万里的另两首诗《伤春》和《初夏睡起》(亦作《闲居初夏午睡起》),又误为杨简所作。更重要的是,书中竟选有明世宗嘉靖皇帝亲作七律《送毛伯温》和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所作《送天师》。可见这本《千家诗》并非谢枋得或刘克庄选编,或许是明人从刘克庄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里选录增订而成的。这位编选者不愿透露自己姓名,默默地做了一件好事,而选本却假刘克庄或谢枋得之名,在社会上很快流行开来。

到了明末清初,社会上又出现一本王相选注的《五言千家诗》,很受欢迎。关于王相的生平,史籍记载不多,但是我们知道他是一位醉心启蒙教育者,编辑和注释过许多种蒙书。他所编《女四书》,把历史上著名的女子道德教科书《女诫》(汉班昭)、《女论语》(唐宋若莘)、《内训》(明成祖仁孝文皇后)及他母亲所著《女范捷录》合编在一起,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注释的《三字经》《百家姓》《增订广日记故事》都是社会上通行的版本。他甚至还为署名谢枋得选编的《七言千家诗》(题为《增补重订千家诗》)作过注。

后来,有人将《七言千家诗》和《五言千家诗》两书合刊,总称《千家诗》,这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通行版《千家诗》了。合刊后的《千家诗》,有各种注释本流行,甚至还出现过绘图注释本。也有各种不同的“增补本”或者“重订本”,多是以原本为基础,多少增删一点,换上个名字罢了。

《千家诗》全书收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四种近体诗,虽名为“千家”,实际只收录诗人122家220首诗,其中唐65家,宋53家,明2家,年代不可考无名氏2家。

《千家诗》能够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与其内容和选编方式有很大关系。无论是七言诗还是五言诗,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那就是面向初学者。因此所选诗歌不仅多为名家名篇,而且通俗易懂,易于上口,便于背诵。有些诗中的名句不仅生动传神,文采飞扬,而且极富哲理韵味和警策精神。此外,《千家诗》所选诗人也不拘一格,上至帝王、公卿、文人学士,下至僧人、牧童,所选题材也十分多样,山水景物、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等等,这样就能使读者更广泛地了解唐宋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状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体裁中,所选的诗是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序编排的,这体现了农耕社会四季生活(士人生活为主)的方方面面,部头不大,却像一部微型的古代文人生活百科全书。因而,它不仅适合蒙童学习诗歌,更便于他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为今后踏入广阔的社会领域提供认识基础与思想准备。

《千家诗》的广泛流行,使它成为明清时期人们日常生活、娱乐中的一部分。宴会时,文人常取其中诗句作酒令,这就是形形色色的“《千家诗》酒令”,清代成为时尚。据清代佚名《新刻时尚华筵趣乐谈笑酒令》记载,有“《千家诗》贯《西厢》曲令”“《千家诗》贯《千字文》令”“古人名贯《千家诗》令”“小春贯《千家诗》令”“《千家诗》贯曲牌、古诗令”“骨牌名破《千家诗》句令”“官名破《千家诗》句令”,等等。《红楼梦》第一百零八回,贾母带着邢、王二夫人行酒令时,行的便是“骨牌名破《千家诗》句令”。薛姨妈掷的骰子是四个幺“商山四皓”,年纪大的贾母、李婶娘、邢夫人、王夫人都该喝一杯。贾母举酒要喝,鸳鸯道:“这是姨太太掷的,还该姨太太说个曲牌名儿,下家接一句《千家诗》。说不出的罚一杯。”

民间还根据《千家诗》诗意作画,装饰彩灯。张岱《陶庵梦忆》就记载绍兴灯景之盛,说“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画《四书》《千家诗》故事,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

《千家诗》受到社会的青睐,也使“千家诗”这个书名被广泛采用。像清代有《国朝千家诗》《续千家诗》,民国年间有《醒世千家诗》,当代又出现了《官厅湖畔千家诗》《岭南千家诗》《当代江苏千家诗》《少儿现代千家诗》《中国现代千家诗》等,不一而足,蔚为大观,足见《千家诗》的影响之大。

时至今日,《千家诗》不仅是一部学习诗歌的启蒙教材,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读物。走进《千家诗》,我们会发现,其很多诗歌名句已经出现在今天的中小学课本中,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等。这些诗歌名句形象地描绘了民间动人画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为我们提供了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另外,细细品读你还会发现,书中不少诗歌具有教育德行、陶冶性情的效果。像谢枋得的《蚕妇吟》:“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用对比的手法对辛勤养蚕的妇女表示了赞美和同情。杜甫的《漫兴》:“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足以陶冶情操。还有以读书为乐,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都是清新隽永,积德、养性的好诗篇。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熟读《千家诗》,也不失为一个人丰富自己诗歌素养的有效途径。

此次整理以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绘图千家诗注释》为底本,对疑难词句和典故进行白话解释。此外,对于诗作者,第一次出现时会进行简要介绍。诗中凡有文字明显错误的,直接改动;有文字异同和《千家诗》作者署名有误的,均参校诗人别集、总集、选集等进行校勘,并注明异同文字、直接改正署名。凡是题目《千家诗》与别集、总集及今存诗歌最早出处不一致的,一般不予更改,只在注释中说明。个别情况需要更改题目的,则在注释中标明《千家诗》原题目。 SQs0jZcv0ZHjA7kjrAvtC3uN95SVRfA3AFwXlpFExWACAyiI8bAZdKx3SqcW1oK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