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世上自有国家以来,便伴随武力。武力,不惟帮助国家建立,亦为其维持存在所仰仗。但武力与国家间的关系,从来有两面性——可以是拱卫、守护者,亦能成为破坏者甚至毁灭者。

有鉴乎此,各种类型或制度的国家,都曾设法解决这一难题;迄今来看,却没有堪称完善的方案,就连现代民主政体也不敢自诩可以高枕无忧。虽然从现实有效性观察,民主政体下武力失控的可能性极低,军人凭借武力发难、一举改变国家现状的情形,基本杜绝。但现实情形并不足以消除理论上的担忧,以美国为例,我们时常从其电影、小说等看到军方因不满现实、试借武力一逞己志的假想情节。此虽仅为文艺家的想象,但其构思与叙事却并非全无来由和依据。

所有国家(朝代)的创建,几乎都是行使武力的结果,一般而言,权力瓜分将体现军功的因素,从而普遍形成显赫、强大的军事贵族阶层。一位欧洲史学家这样说:

他们就是围绕在每一个有权势者(包括国王在内)周围的王室武士(household warriors)群体。虽然当时有各种难题困扰统治阶级,但最紧迫的问题却不是和平时期的国家或私人庄园的管理,而是设法拥有作战手段。无论于公或于私,无论是为了无忧无虑地工作,还是为了保卫生命和财产,许多世纪以来,战争一直被认为是对每一个领袖的事业的常见威胁,以及各种权力职位存在的目的。

这些人,我们不妨大致或笼统地称他们“骑士”,虽然严格意义上“骑士”只是“最低层封建主” ,但因其广为人知、比较通俗,我们姑且用它来指代欧洲中古时期整个的军事贵族阶层。我们知道,骑士文学是欧洲文学非常悠久的品种;例如,西班牙有熙德传说,法国有《罗兰之歌》,英国有亚瑟王和圆桌武士故事。假如你不很熟悉这些,起码听说过《堂·吉诃德》,那也是骑士文学的反讽之作。当然,更可以读一读莎士比亚历史剧,不论《约翰王》《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里面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物。这些情节中,不断出现某某公爵、某某伯爵,你方唱罢我登场,正像布洛克谈到的:“虽然正式集会由于戴着王冠的国王的光临而大大增添光辉,但诗人甚至对中、低级贵族召开的最普通会议也给予慷慨的渲染” ,这是欧洲古典文学津津乐道、颇具特色的一番炫华场景,我们中国读者往往对此有深刻印象。而此类场景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

卡佩王朝初期封建割据不断加强,法国领土上存在着数十个大的封建公国和伯国,卡佩国王对他们除至多保留领主与附庸的关系外,没有任何其它控制权,他们在其领地内行使着完全独立的统治权利。这些封建公、伯国主要是诺曼底公国、勃艮第公国、阿基坦公国、布列塔尼公国……

这是中世纪的法国,而在英格兰、意大利、德意志,情形皆相仿佛。

在尊贵然而孤立可怜的国王与口头宣誓效忠、实际则因为行使着独立的权力而往往飞扬跋扈的军事贵族之间,我们隐隐约约懂得何谓“既有入侵、又有内乱的反复不断的战争状态”——布洛克并且说:欧洲“一直生活于这种状态” 。军事贵族集团的强大,带来两个影响:一是国家稳定系数偏低,君弱臣强,王权不能有效管理国中武装力量,叛乱、纷争、冲突频繁出现;二是国家被军事贵族实权所架空,后者对国家的效忠可以只是名誉上乃至表面的,而凭借领地、城堡行军事割据之实,相对于统一、完整形态的国家,其社会经济生产和文化发展存在较多障碍,面临很大不利因素。 aHk7sB2sEkX72pQak5p4/afUPmnN9xpg3r2XMMKPDeleCfmjDhpfnNR5GmDf+nz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