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可能称行为对或错、好或坏、道德或不道德,但它们的含义和平常所说的有些不同,“善或不善”也许最能解释这个观念。佛教道德的基础是,不善的行动导致痛苦的结果,而善的行动则导致快乐的结果。这个简单的因果原则,是佛教徒所称的“业”(kamma或karma)的一个方面。
不善的行为也可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例如当毒贩对闪亮的新车感到沾沾自喜时,或对伤害过自己的人进行报复而感到称心如意时,但佛陀指出错误的行为总是带来伤害。我们自己的观察印证这个真理,有些伤害可能看不到,例如内心愧疚或后悔的痛苦;有些伤害则可能不会立即显现。佛陀解释,善行与不善行的果报有可能在很久以后,甚至在来世才出现。
你可能认为:“我不担心来世,我只在乎这辈子能得到什么。”佛陀建议我们考虑这些可能:即使无来世,行善也将在此世为我们带来快乐与坦荡自在;而死后若真有来世,则我们将双重获益——现在与以后再一次。另一方面,若无来世,造恶将令我们在此世感到不安与内疚;而死后若真有来世,则我们在以后将再次受苦。因此,不论是否有来世,唯有断恶与修善才能确保我们的快乐。
一旦了解想的、说的与做的每件事都是一个因,无可避免地会在现在或未来带来一些果报,我们自然会趋吉避凶,慎思、慎言与慎行。明白有因必有果的道理,将帮助我们坦然接受过去行为的结果。它也将帮助我们谨慎抉择,以便能有个比较快乐的未来。
善行是那些创造快乐之因的行为,例如发自慈心与悲心的行为。任何行为只要发自无贪、嗔、痴现前的心,皆能为我们带来快乐。因此,这样的行为即是善的或正确的。
例如,假设你一直对所有人修习布施与慈悲,这个善行是一个因,会有什么结果呢?你将结交许多朋友,受到许多人的敬爱,并感到自在与安详。周遭的人可能会愤怒与不快乐,但你不会。
你的正面行为产生两种立即的结果。第一种是内在的——你感觉如何。由于你一直都很慷慨与慈悲,因此反映你慷慨与慈悲的行为,心将是安详与快乐的。第二种是外在的——其他人感谢你并关心你。他们的关心当然令人高兴,但和你内在的感觉相比,这比较不重要。由于外在的结果取决于别人的反应,因此它们比较不可靠。
一旦你了解这个原则,它的反面也会变得清晰。佛陀指出十不善行,它们总是无可避免地会造成痛苦。其中三种是身体的行为——杀生、偷盗与邪淫;四种是说话的行为——妄语、两舌、恶口与绮语;最后三种是心的行为——悭贪、嗔恚与邪见。
这十不善行的意义与避免它们的方法,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解释。然而,在开始修习佛陀之道前,我们需要足够的基本正见,明白因为这十种行为无可避免地会对我们带来痛苦,所以它们是不善的。
断除这十种行为并非一组诫令,它是出于信服而遵守的一套自发性原则。没有人能把它们强加在你身上,你必须从自身的经验中去发现,这些行为是导致正面或负面的结果。经验将告诉你,不善行会为你自己与别人带来身体与心理的痛苦。
此外,人们只有在错误了解,以及心被贪、嗔、痴所染污时,才会去做这些恶行。事实上,发自充满贪、嗔、痴之心的任何行为,皆会导致痛苦,因此它是不善或错误的。
佛教的戒律是理性的行为,是基于因果的法则。你一定是对自己的因果迷昧无知,才会犯下恶行。你的行为愈偏差,表示你愈迷昧无知;你的洞见有多深,你的解脱就有多少。若你刻意以违反因果法则的行为去喂养愚痴,怎么可能达到解脱呢?若你犯下严重的恶行,将无法从佛陀之道得到太多的清明,更遑论解脱慧了。你一定要持戒,那是必要的。
正念禅增进对于恶行业果的觉知。禅修者清楚感受到不善身、口、意行的痛苦,且迫切觉得必须彻底断除它们。
你就是自己未来的创作者——经验教导你这点。行为不是无法改变的自然律,每一刻都有机会改变你的思想、话语与行为。若注意自己在做什么,并自问它可能导致正面的或负面的结果,则你将引导自己走向正确的方向。
重复好的意向能产生强大的内在声音,使你坚守正道。每当你陷人痛苦的循环中,它将提醒你能跳出那个陷阱。你将不时瞥见解脱的样貌,通过行善与断恶,你将让此印象成为真实。
因此戒——被定义为符合实相的行为——是一切心灵提升的基础。少了它,正道将发挥不了灭苦的作用。
“有因必有果”的观念是正见的第一部分,现在进人第二部分——了解四圣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