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7 —

知己知人,认识自我

【原典】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 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 ;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如舌之取燔骨

【注释】

①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因此,想要了解他人,就必须先从了解自己开始;了解自己以后才能知人。② 比目之鱼:只有一只眼睛的鱼,经常是两鱼协同并游。③ 燔骨:燃烧骨头上所带的肉。

【译文】

因此,要想掌握情况,要先从自己开始,只有了解了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对别人的了解,就像比目鱼一样没有距离;明了对方的情形,就像光和影子一样不走样;侦察对方的言辞,不失为如同用磁石来吸取钢针,用舌头来获取焦骨上的肉一样万无一失。

人贵自知之明,切忌不自量力

我们都熟悉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名言。而鬼谷子在这里提出的“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含有“知己知彼”的意思。不过,他更强调自知,把自知作为知人的前提,这是很有见地的。自知之明,确实是人的一种重要品质。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泌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贡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急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就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占领上党后,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只好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就是不跟他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远道而来,长期下去,就怕粮草不够用呀,怎么办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那怎样才可以办到呢?”

范雎说:“我自有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壮、有勇有谋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父亲也不放在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怎么对付他。现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非常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死搬套路,临场应变能力不行,不是将才。”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召见其母并问其原因。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不可一世,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会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军,气势相当壮观。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把他们打回去。敌人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带军到长平,设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个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派军队拼命追击。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两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中了秦军的计,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杀出去,却被秦军的弓箭手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这样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军覆没了。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守街亭,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参军马谡。马谡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因而,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在面临严峻的形势下,他硬是派马谡当先锋、王平作副将去镇守街亭。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了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同时,魏军还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想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

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马谡自己知道免不了一死,在监狱里给诸葛亮写了封信,说:“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也把丞相当作自己父亲。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后,丞相能够像舜杀了鲧还用禹一样,对待我的儿子,我死了也没牵挂了。”诸葛亮杀了马谡,想起他和马谡平时的情谊,心里十分难过,流下了眼泪。之后,他真的把马谡的儿子照顾得很好。

历史上的赵括和马谡都是无自知之明、不自量力的典型。他们属于那种会动脑,但缺乏实践经验、不会动手的人,如果只是在军营中做一个参谋,为主帅出谋划策,或许还能发挥他们的才干。或者,他们可以参加一些小的战斗逐渐培养实战经验,待经验丰富之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没准也能成为一代良将。可惜,他们在还不具备将帅之才的时候,硬着头皮肩负起了重要的军事任务,马谡出征前甚至立下了军令状。不了解自己的真正水平,冒险而为,历史上和现实中许多惨痛的悲剧和沉重的代价就是这样造成的。 j3hclOIB7gpV0TuqUExBuXZmS5bG9Mm8quxHbePxD9ROWoFlHii6hB+1/cP0BdQ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