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清浊并包,善恶兼容

【原典】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译释】

立身处世不能过分洁身自好,对于一些污言秽语、羞辱委屈要能适应容纳;与人相处不可把善恶分得太清,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要在一定程度上习惯包容。

持身不可太皎洁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容纳着缤纷多姿、形形色色的人,并且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中,有君子、有小人、有善良、有丑恶等。这种真实的存在和自然的现象,我们必须客观地正视和面对。正如性格研究专家就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性格比喻而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教育状况、社会阅历及其自身性格等原因,所形成的差异是必然的。一个人如果要求与他交往的人都像天使一样纯洁、美丽,是极不现实的。句子中的“皎洁”,指洁白明亮。“茹纳得”,即容忍得下之意。茹,含也。范成大《相州》诗有“茹痛含辛说乱华”之语。

简要来讲,这段话的核心,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容不下一点污言秽语,也不要把善恶分得太清。水至清则无鱼。持身太洁,不讲包容,是很难与人相处的。

在生活的空间里,圣洁与污浊并存,善良与丑恶同在。要想做德才兼备、成就大事的真正君子,就必须有清浊并容的雅量和气度,宽宏大量,善于同形形色色的人交往,取其长处,避其之短,不可对别人苛刻或有过高的要求。

宋太宗时期,宰相吕蒙正说过:“水若过清则鱼不留,人若过严则人心背。”

吕蒙正素以不与人计较而出名。他刚任宰相时,有一位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着他对别人说:“这小子也配当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大步走了过去。

其他官员为他深感不平,准备查出此人是谁,吕蒙正知道后,急忙阻止了他们。

散朝后,那些官员还是愤愤不满。吕蒙正却对他们说:“人无完人,他说我一些不好的话,也没什么,谁能保证自己就没过失呢?或许我的确有哪儿做得不好。再说,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一辈子都得耿耿于怀,多不好啊!所以千万不要再去查问了。况且,说这几句对我并没有什么损失呀。”人们都佩服他气量大。

可以说,持身不可太皎洁,是宜群合众;污辱垢秽要茹纳得,是谦恭适应;善恶贤愚要包容得,是雅量高风。只有宜群合众,才能和谐共处,只有谦恭适应,才能赢得尊敬,只有包容善恶,才能化解仇恨,这是修身的真经,也是立世的良方。如此,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SHeXgfVnlBlrGGWgrN0ti33c36+y5xk2Xv/xapCqsXwZCMNOuYoex9LXr0rY72A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