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方与圆的处世智慧

方与圆是我们的老祖先传承下来的处世智慧,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来自长辈的教诲:记住,做人不能一味鲁莽,要外圆内方。

圆就是圆通,方就是方正。古代用的铜钱就是外圆内方的,它暗喻做人要表面圆滑,内心方正。“外圆内方”这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感情色彩,在古代,人们敬仰的是那些表里如一的方正之人,而圆滑的人则被认为是虚伪的,为人所不齿。

尽管如此,纵观历史上那些成大事的人,其实大多都是采取外圆内方的处世方式。明朝大儒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写道:“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乱世和治世都是相对的,一味地方或一味地圆都不是最佳的处世方式,唯有方圆并用才能在纷乱中拨云见日,功成身就。

三国时期,刘备因为落难而投靠了曹操,曹操热情地接待了刘备。当时刘备正住在许都,刚在衣带诏上签完字,为了预防曹操的谋害,他采取了韬光养晦的计策,天天在自己的后园里种菜。

有一天,曹操约刘备到府上饮酒,席间谈起天下英雄,刘备说了袁术、袁绍、孙策、张表等人,曹操都一笑置之。曹操指出,所谓英雄,必须要有保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道:“那依您的意思,如今的天下,谁才能当得起英雄二字?”曹操盯着刘备说:“天下英雄如今只有使君和我了。”

刘备听了曹操这句话,吓得把手中的筷子都掉在了地上,曹操问刘备为什么把筷子掉在地上,当时恰好雷声大作,闪电交加,刘备从容地低下头,把筷子拾起来,说:“刚才我是被雷声吓到了,好大的雷啊!”曹操说:“雷声乃是天地阴阳搏击之声,有什么好怕的?”刘备装出一副孬种的样子,说:“我从小就害怕打雷,一听见雷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听了刘备的话,曹操暗地里讥笑刘备胸无大志,认为他肯定成不了气候,于是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在这场答辩中,刘备正是采用了外圆内方之术,使曹操被他表面的圆滑所蒙蔽,消除了对他的猜忌,让他如愿以偿地逃离了虎狼之地。

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方与圆的处世智慧依然是有效的。在职场中,那些最有竞争力的员工往往是这样一类人: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环境,并且尽快做出成绩。他们从来不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因为他们明白这是在工作,而不是在市场上讨价还价。

这类人被称之为“职场变色龙”,因为不论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还是烈日当头的大沙漠,他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游刃有余。面对不断变化着的环境,职场人唯有掌握外圆内方的智慧才能处变不惊。外圆就是要适应环境,和同事打成一片,让领导用着放心;内方就是要牢记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因为环境的杂乱而变得浮躁,打好自己的小算盘。

懂得方圆之道的人从来不怕环境的改变,相反,他们把这当做提高自己的契机,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那些拒绝适应新环境的员工则时刻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刘阳和高明同在一家公司,他们都是主管,分管着两个不同的部门。

刘阳平时很注重和同级主管进行互动,经常主动抽出时间去其他部门高管的办公室沟通,午餐时,还常常会跟他们边吃边聊。当遇到公司里的大型活动时,他都会先去找那些比较关键的人员,当面邀请他们参加,并且获得他们的口头认可,这样一来,活动的成功率就会非常高。

而高明的管理方式和刘阳不同。刚到任的时候,他很崇尚民主化管理,对下属们特别温和,无论大小事情都和他们商量讨论,完全没有领导的派头。当看到下属遇到困难,就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当下属犯了错误,他首先想到的是宽恕而不是惩罚。过了一段时间,高明发现自己交代下去的事情,都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下属们总是找各种理由来推搪。有一次,一个下属迟到了,高明批评了他两句,这个员工就和另外两个下属联合起来,以辞职相要挟。这让高明大伤脑筋。

这两位主管虽然同在一家公司,但由于管理方法不同,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刘阳的做事方法符合外圆内方的要求,他的外圆表现在平时的人际关系建立上,内方则表现在有重大活动的时候,郑重地邀请优秀人员,并告诉他们事情的重要性。高明之所以被下属牵着鼻子走,是因为在他的管理中,只有圆而没有方,从而造成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拥有圆滑的表皮,保持方正的内心,是一种处世的技巧。如果能做到了这两点,就能让自己生活地更加轻松自如,更加顺利地摘得成功的硕果。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外圆;为了原则,我们需要内方。在生活和职场中,也许我们有时为了生存不得不心口不一,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记住关照自己的内心,在内心深处保持自我的本真。 lk2CsswPoNWQwtmq5dNxdVo7Ddct7Vu+EL7Z4+EDAE5z2uJw3+BXxAdpY7Xugxe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