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让孩子把话说完

在平时家长们有没有因为没有让孩子将话说完而感觉到后悔呢?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他的小脑袋里想的事情也和大人不太一样,所以有时候就会出现大人所认为“不中听”的话。或者也有时候是因为孩子想卖个关子,故意说话大喘气,但是前半截话刚说完,家长就已经生气了,孩子想要说接下来的话,也没有机会或者勇气了。

一个妈妈在和自己4岁的女儿看电视,突然,妈妈问了她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咱们两个一起出去玩,天气很热,不一会儿我们就都渴了,但是买不到水喝,而在你的书包里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办呢?”

小女孩眨了眨眼睛,说:“我会每个苹果都咬一口。”

听到孩子这么说,妈妈难免感觉到有些失落,觉得孩子一点也不懂得什么是爱。她刚想要训斥孩子,想要教给她应该怎么做,在开口之前的那一瞬间,她改变了主意,决定让孩子讲讲原因,于是继续问孩子说:“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小女孩天真的说道:“因为我想把两个苹果都尝一下,然后把比较甜的那个给妈妈吃。”

听到孩子这样讲,妈妈感动极了,一把搂住了孩子。而且心里一直在庆幸让孩子把话说完了,不然怎么会知道孩子这么爱自己呢?

在平时,家长们的口头禅里总少不了像“闭嘴!”“不要再说了!”“你不用解释了!”之类的话,而“闭嘴”几乎是所有孩子最不愿意听到家长说的。

对于孩子,家长为什么总是不停地唠叨,不愿意给他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呢?让孩子闭嘴,只让他听自己说,没有选择的权利,对孩子来说这也太不公平了。

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决定了一件事情,孩子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刚开始说了没几句,家长就会命令他闭嘴。家长总觉得孩子太小,提出的意见不值得一听。可是,孩子站在他的那个角度看待问题,有时候总会和家长有不一样的看法,也能给家长带来一点启发,从而弥补他们在认知上的不足。

有的时候孩子犯了一个小错误,家长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会草率的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孩子会极力地为自己申辩,可越是这样,家长的火气就会越大。他们会觉得孩子犯了错误不仅不知道悔改,还极力地狡辩。所以便会对着孩子大声地呵斥。家长的这种做法会使孩子感觉到很委屈。就算事后家长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对孩子进行了道歉,可这种伤害也不是能完全消除掉的。

家长不让孩子将话讲完,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觉得孩子太小,说的不正确。这样的家长很顽固,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而忽略孩子的意见看法。他们不听解释,孩子越解释,他们越是觉得他是在找借口,只会气不打一处来。时间长了以后,孩子就会变得沉默寡言,就算是受到了冤枉,也不会为自己做出辩解。一个不会为了自己的正当权益去据理力争的孩子,在当下这个社会中很难适应。

第二,孩子的话说到了自己伤心处,让自己感觉到丢了面子。孩子并不懂什么人情世故,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懂得讲话时的忌讳。家长在听孩子讲话的时候不妨抱一种轻松的心态,孩子的思维要比大人简单很多,家长也许还能从孩子的话中受到启发。

孩子也有想法需要表达,当他想说话的时候,家长应该让他把话说完。

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那些总是被家长以“闭嘴”打断话头的孩子,他们会逐渐地变得沉默起来,不再愿意与家长交流。因为家长的态度让他觉得自己的意见根本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就算说了也没用。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这很不利于他的成长。

一个总是被家长否定意见的孩子,会逐渐的习惯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利,心里总有很多的委屈,但却只能默默地承受。如果把握不好的话,这些委屈就会使他形成心理问题。

事实上,听孩子把话说完并不会浪费多少时间。而且,让孩子多说几句话,也能够多一个了解孩子的机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所说话的内容来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当他的看法不全面的时候,你可以予以补充;观点出现偏差的时候,也能够及时的进行纠正。这样,孩子的认知水平以及判断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话说回来,除了在孩子想要表达的时候让他尽情的说之外,还应该在他沉默不语的时候鼓励他说出来。因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为自己辩解的意识与胆量。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也会让他更勤于思考,从而表达能力以及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强。 v1L9by4Je5TPIYJBeJZ2klfSKzaOo9VZcCn/ln/C12/6PH1Tp0lMwq74lHa51Dk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