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长都抱怨,随着孩子渐渐地长大,无论怎样苦口婆心的劝导他,他就是不听话,有时候家长就觉得他是在故意和他们对着干。当家长被气不过时,就会气急败坏的对孩子说一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在家长看来,孩子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自己这么做还不是全都为了他好。可是实际上,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家长没有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才造成矛盾产生的。要想让孩子听话,就需要家长会说话,将话说到点子上,说到孩子的心里去。
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一定要融洽。只有注重了早期教育上与孩子的交流,才能够顺利地将孩子培养成才。家长学会如何对孩子说话以后,孩子的那种倔强也会慢慢地消失,没了那种抵抗,也就会变得更加乖巧。
在孩子的学习上,最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回家以后不立即写作业,而是先玩耍。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家长会说:“别看电视了,赶紧去屋子里写作业。”因为孩子学习了一天,头脑和身体都很累,这个时候到了家,最希望的就是能够好好地放松一下。可是这个时候妈妈说了这样的话,孩子听了就会心烦,会采取不理睬的方式来处理。情况严重时还会发脾气,和家长进行顶嘴等,将本来一件小事升级。可是如果家长换一种方式来说的话,效果可能就会好一点。比如“在学校里学习了一整天,回到家以后还要写作业,是不是很辛苦啊?其实妈妈也和你一样累。白天在公司里上了一天的班,晚上下班回来后还要给你们做饭,洗衣服……小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你说是不是?有好的习惯,才会有好的成绩。”家长这样和孩子说的话,就会使孩子更加容易明白其实不仅是自己上学辛苦,妈妈工作也很辛苦。也正是因为如此,自己才更加需要好好学习。在接受妈妈观点的时候,自己也会摸索出一套合适高效的学习方法来。
在平时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采取瞪眼、责骂、动手这样的三个步骤。按照这样的程序教育孩子,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却将孩子的感受忽略掉,这是一种不健康更是一种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有不少的家长都只是关心自己说了什么,或者是自己说的话孩子有没有听,很少关心孩子的内心想法。在这样的情形下,就很难将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让他接受家长的意见,按着家长的意愿来处理事情。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采取更多的是发脾气,极少有家长反思自己的做法说法是否合适。
说起人们说话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能够交流与沟通。交流顺畅了,沟通的融洽了,之前很多不容易理解的事情就能够理解了,而很多的误会也会随之消除掉。
家长与孩子间保持良好和谐的对话以及沟通是十分有必要的。家长只有注重了与孩子间的有效的交流,才会更加顺利地将孩子教育成功。而当家长掌握了对孩子说话的技巧,那么孩子对于家长的教育所产生的叛逆和抵触情绪就会减少,会向着家长期望的那个方向来努力。
语言有着无穷的力量,一句贴心的话能够温暖孩子很久,而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话也会深深地伤害他。家长的话说的得体,句句都能够说到孩子的心里去,那么就会使孩子容易找到方向,他离成功也就会向前迈进一步。
如果家长说的话态度不恰当,那么孩子会不爱听;如果说的话没有挑对时机,那么孩子不肯听;如果说的话没有道理,那么孩子不会听。而且,不论家长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只要孩子没有听进去,那就相当于没说,没起到作用。家长要想让孩子愿意听自己讲话,就要掌握与孩子说话时的艺术,将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让他不再排斥。
很多时候,都是家长不会说话在先,而孩子不听话在后。如果家长注意了说话的艺术,句句都说进孩子的心坎里,那么就没有不听话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