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马克·吐温: 对孩子适当惩罚

我认为,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伪教育。

——孙云晓

马克·吐温对孩子的教育就像他写的小说一样, 充满了幽默、 轻松的情趣, 马克·吐温从来不摆出一副做长辈的架子, 从不严厉训斥女儿,父母和女儿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等、 民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 家庭中总洋溢着和睦融洽的气氛。 但是在孩子有了过失时, 马克·吐温也决不姑息, 他会让孩子们记住教训, 不再重犯。 只是, 马克·吐温惩罚女儿的方式与众不同, 但是却非常奏效。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马克·吐温夫妇想带着孩子们到农庄度假。 一家人都非常向往着能坐在堆满干草的大车上, 缓缓地向郊外行驶, 一路上欢声笑语, 还可以饱览美丽的田园风光, 这是多么惬意的时刻啊, 因此, 马克·吐温和孩子们都非常兴奋, 等待着出发的那一刻。 可是就在大车出发前, 出了一点小差错, 大女儿苏西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动手把妹妹打得哇哇大哭, 这在马克·吐温的家里是明令禁止的事情。

事后, 苏西主动向母亲承认错误, 按照马克·吐温制定的家规, 苏西必须受到惩罚。 但是惩罚的方式可以让女儿自己提出来, 母亲同意后,就可以施行。 犹豫了很久, 苏西终于下了决心以不坐干草车为惩罚, 她对母亲说: “今天我不坐干草车了, 它会让我永远记住, 不再重犯今天的错误。”

苏西在以后的日子里果然没有再犯这样的错误, 并且对妹妹非常呵护。

马克·吐温非常理解女儿自己决定的受罚方式对她究竟有多大的分量, 他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 “并不是我让苏西做这件事的, 想起可怜的苏西失去了坐干草车的机会, 至今仍让我感到痛苦——即使在26年后的今天。”

写给父母的话

俗话说, “吃一堑, 长一智”, 但如果没有惩罚, 吃再多的堑, 也不能长智。 一提到惩罚, 很多父母往往联想到打骂等体罚手段, 但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或变相体罚, 更不是心灵伤害和人格歧视。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 《爱弥儿》 中写道: “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 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适度的惩罚可以使孩子把自己的错误行为与这种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联系起来, 从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克服不好的行为习惯。

适当的惩罚也是对孩子的爱, 但惩罚远远不是打几下屁股那么简单,惩罚是一门艺术。 教育专家指出, 惩罚需要有技巧地实施。

(1) 惩罚要以尊重为前提, 不可伤害孩子的尊严

在日本家庭中, 父母对孩子虽然很严厉, 但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 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 以防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一般来说,两岁以上的孩子, 就不要当众惩罚。 特别要依据孩子的气质特点对孩子给予适当惩罚, 对于敏感的孩子不能惩罚得过于严厉。

(2) 惩罚应及时

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 只要情况许可, 应立即给予相应的惩罚。不要说什么 “等你爸爸回来再说”、 “你妈回来后让她管教你”。 如果不能及时惩罚, 一般就不要再惩罚了。 孩子的思维简单, 忘得也快, 如果事情过去几天再惩罚, 或几件事情加起来一起惩罚, 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 要在适宜的时间惩罚

不宜在饭前、 饭后训斥孩子, 这样容易影响孩子的食欲, 情绪。

(4) 一次只说一件事

惩罚要就事论事, 不要把之前的事儿再翻出来。

(5) 讲清楚理由

要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惩罚他, 他错在哪里。

(6) 不要说气话, 比如说一些 “你气死我了, 早知道就不该生你”之类的话, 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

(7) 不要太频繁

该惩罚就惩罚, 但次数不可过多, 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在阻止儿童不正确的行为方面, 惩罚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教育不可一味赏识也不能一味惩罚, 唯有将二者结合起来, 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也有人说,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 “缺钙” 的教育, 是不负责任的教育, 是危险的教育。 对于孩子来说, 批评也是一种爱。 ofYfg9GagJhT8px7rLKar1H3vLqfMWlUDe7w8af8ODZvBHemZI5MbSMMfT6i/a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