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默多克之母: “不近人情”的教育

对花不应该只是叹赏、 亲吻, 要拿起锹铲、 剪刀、 喷壶, 还要准备巴黎绿 (一种杀虫剂)。

——马卡连柯

鲁伯特·默多克是世界著名的传媒大亨,1931年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默多克的母亲伊丽莎白曾是一位优秀的演员, 为人很有主见, 在对儿子默多克的教育上也有自己的一整套规划。

为了不让默多克养成大多数富家子弟任性和娇气的习气, 也为了不让孩子从小养成习惯依赖的心理, 母亲伊丽莎白专门为默多克在花园里盖了一间小木屋, 并且让他一年四季除了冬季都要一个人住在里面。 于是, 每天太阳下山后, 母亲都会要求小默多克去花园的小木屋里睡觉。 开始时,小默多克非常不习惯, 对于母亲的这一要求毫不理解, 每次都会大喊大叫哭闹不止。 但这对于意志坚定的母亲来说没有任何作用, 母亲只是板着脸把小默多克拒之门外, 毫无办法的小默多克只好接受这个小木屋。 渐渐地,默多克开始喜欢上了这间小木屋, 到后来每天不用催促, 自己就会主动走进小木屋, 独自面对黑暗, 面对时不时就会飞进来的萤火虫。

开始时, 心疼儿子的父亲曾想让小默多克搬回大屋睡觉。 但是默多克的母亲坚决地拒绝了他, 说: “这是对他的一种性格锻炼, 咱们的儿子不仅仅要适应黑暗的环境, 他还要适应独处, 学会独自面对未知的生活,这样会让他变得更勇敢、 自立自强, 不会依赖别人。 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 溺爱默多克只会害了他, 他的独立性会越来越差, 如果不是这样,他将很难面对未来环境的变化, 也不可能有足够的能力好好生存下去。”就这样, 默多克一个人在小木屋里一住就是好几年。

在默多克10岁的时候, 他又被母亲送到了寄宿学校去生活。 父亲再次反对无效, 伊丽莎白的想法是, 寄宿学校的生活能教会儿子如何与他人相处, 如何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 有助于培养儿子无私的精神和善于合作的品质。 这对他将来的成长是绝对有益的。

到了学校的默多克由于从小养成的独立勇敢的性格, 受到了很多同学的欢迎。 他开始积极地参加校园活动和学生社团, 并渐渐成为令人瞩目的风云人物, 还担任了校报的编辑, 这为他后来的媒介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默多克取得成功后, 谈及母亲对他的影响时, 非常中肯地说道: “我想她的严格要求使我懂得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财富要靠自己去创造, 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完成。”

写给父母的话

一位教育家曾说: “溺爱的双亲应该记住: 每样事都替孩子做, 不希望孩子做任何事, 这是对他有害的, 孩子通常不需要娇养, 他们要能尽职负责, 过度的溺爱与娇养是对孩子的侮辱。” 所谓 “玉不琢, 不成器”。孩子就像一棵幼小的树苗, 父母不仅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 养料和水分, 还要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修剪, 剔除多余和无用的枝蔓, 如此这棵小树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是一种负责任的、 理智的爱,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做到呢?

(1) 坚持原则, 不轻易向孩子妥协

美国洛杉矶的一位大学教授曾出了本书, 名为 《父母要敢于对孩子说 “不” 并坚持到底》, 其中写到了美国人管教孩子的方法, 例如, 今天带孩子去超市, 只能花10美元, 超过10美元绝对不能花; 或者带孩子与朋友聚餐之前告诉孩子, 到那儿以后你不能点菜, 上什么吃什么, 不许乱要东西, 你要是表现得不礼貌, 爸爸或妈妈就要把你送回家。

但坚持原则, 并不那么容易, 孩子常常会使用各种方式迫使父母妥协, 例如大哭, 在众人面前坐在地上耍赖等。 如果你因为觉得丢脸而向孩子妥协, 那么下一次, 孩子就会故技重施。 所以, 对父母来说, 最难的是说到做到, 绝不随便改主意。

(2) 严格管教, 不要不教而诛

不教而诛就是父母平时不教育孩子, 在孩子犯了错误后, 不管三七二十一便痛斥一顿。 虽然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 但父母应在孩子犯错后保持理智, 先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例如, 孩子因为没考好, 私自虚报了分数。 父母先别急着发火、 夸大孩子说谎的事实, 而应该耐心分析、 寻找原因。 如果孩子撒谎的原因是害怕父母的责罚,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父母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 在批评孩子的同时, 父母也应该进行自我反省。

(3) 严格应有分寸、 有尺度

父母不能随心所欲地苛求孩子, 应从实际出发, 提出的目标应是孩子经过一定努力能够达到的。 如果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 就成了苛责,这种严格就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4) 严格应与尊重相结合

孩子出现缺点、 过失和错误, 当然要批评、 教育, 但也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 更不能用打骂的方法; 不能不分时间、 地点、 场合地批评训斥, 特别不要当外人的面训斥、 惩戒孩子, 这样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批评要讲道理、 以理服人, 不能压服。即便孩子身上有很多缺点、 毛病, 父母也不应对孩子表现出歧视、 嘲讽的口吻, 那样只会让孩子丧失自尊心、 上进心, 导致其破罐破摔。 il93yg69x9qE927cNcFz0D5iA3bvZoFfn4D5Da7m/xSedkwA0MloUEIDztsOJm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