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车祸中幸存的孩子,谁是你的爸爸妈妈

晓涵的困惑:爸爸妈妈怎么了?

晓涵走到家门口,掏出钥匙正要开门的时候,从里面忽然传出一声怒吼——“那就上法院!”是爸爸的声音,声音里充满了火山喷发般的愤怒,晓涵僵住了。“上法院?难道是爸爸妈妈要离婚?”一向宠爱自己、感情和睦的爸爸妈妈怎么会闹到离婚的地步,可怕的念头在晓涵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她来不及多想,赶紧打开了房门。

晓涵冲进客厅的那一刻,愣住了。迎接她的是两张一如既往的温暖笑脸,只是爸爸笑得有些不自然,妈妈的眼圈有些泛红。“你们怎么了?什么‘上法院’?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晓涵急切地问道。

晓涵妈妈宋蕙看了一眼丈夫张军,转脸对晓涵笑着说:“你瞎想什么呢?是不是以为爸爸妈妈要离婚啊?”晓涵迟疑地点点头。

宋蕙拍了一下张军,嗔怪道:“你看你这脾气,把孩子吓着了吧!”张军不知所措地点着头,“是啊!是啊!都怪我……”可接下来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用求助的眼神望着妻子。

宋蕙镇定地解释道:“妈妈公司出了点事儿,合同上的纠纷,刚跟你爸唠叨两句,他就喊着上法院告人家。没吓住对方,先把你吓坏了。”张军连忙点头证实妻子的说法,脸却转向了别处。“对了,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啊?”宋蕙机智地转换了话题。

晓涵也没多想,“学校体育课上又出事儿了,跟上次受伤的情况差不多,一个同学摔伤了,流了好多血。学校里乱成了一团,老师就让我们提前放学了”。晓涵没注意到,在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妈妈的脸上像被针扎了一样,脸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

“喔,是这样啊……你去换衣服吧,我这就做饭。”宋蕙喃喃地说,朝厨房走去,张军坐回沙发上,埋头不再说话。晓涵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可是又说不出来,带着一脸的问号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夫妻反目:一纸立案通知书

一个月后,在宋蕙公司附近的咖啡厅里,夫妻两人面对面坐着,一言不发,令人窒息的沉默已经持续了半个小时。宋蕙忍耐不住,率先开口了,“你到底想干什么?再不说话,我就要走了,公司还要开会呢!”

张军依旧没有说话,把一张纸放到了宋蕙的面前——“法院立案通知书”。宋蕙愕然地望着张军,不相信这个跟自己同床共枕十几年的人真的会走到这一步。张军头也不抬地说:“法院立案了。你如果同意做亲子鉴定的话,我马上就撤诉。”

“不!我绝不会跟你做什么亲子鉴定的!这么多年的夫妻,你难道连这点信任都没有吗?”宋蕙歇斯底里地喊着,咖啡厅里的人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但她已经根本顾不上这些了。“晓涵是你的女儿,你相信我,不要这么做……”

“那为什么血型不符?我谁也不相信,就相信证据!如果她是我的女儿,你为什么不肯做鉴定?”张军咬着牙说。

“你就是到法院去告,我也不会做。她就是你的女儿!”

“你不做就等于承认晓涵不是我的女儿了。”

“你说不是就不是?”

“这不是我说的,是法律规定的。”

宋蕙的表情瞬间冻结了。

事情还要从两个月前的一起事故说起。那天,晓涵在学校上体育课,由于体育器材的年久失修,不幸发生了意外,晓涵受了伤,失血过多,被送往医院。在输血的时候,恰好赶上医院的血库没有B型血。宋蕙和张军赶到医院后,毫不犹豫地要给女儿献血。但在验血结果出来的时候,护士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们两个,意味深长地告诉他们:“你们的血型跟孩子不符。”

原来,宋蕙和张军都是A型血,而晓涵却是B型血。面对这个不可能的结果,张军像是挨了当头一棒。他有一点朴素的血型常识,知道两个A型血的人后代是不可能出现B型血的,这意味着……虽然医院紧急调配了血源,晓涵顺利脱险,可是灾难却降临到这个家庭。在瞒着晓涵的情况下,两个人发生了一次次激烈的争吵,张军坚决要求做亲子鉴定,证实晓涵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女儿。而宋蕙死活不肯做,这更加深了张军的怀疑。最后,绝望的张军把妻子告上了法庭。

看着面前的立案通知书,宋蕙的心像是被揪住了一样,她低下头,良久才虚弱地吐出几个字——“好,我把一切都告诉你。”在张军焦灼眼神的注视下,宋蕙的思绪回到了12年前,刻骨铭心的记忆恍如昨日,重新浮现在眼前。

尘封的往事:抚养遗孤十二年

那一年,怀孕的宋蕙临产,巧合的是,张军的朋友王晓的妻子赵涵也怀孕了,在同一家医院待产。更加巧合的是,两个人在同一天生下了各自的女儿。两对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喜不自胜,抱够了自己的孩子,就去抱对方的孩子,其乐融融。

出院的那一天,张军忽然接到单位的紧急任务,需要赴外地处置异常情况。没办法,他只好委托王晓代自己送妻儿回家。宋蕙抱着自己还没取名的孩子,与王晓一家三口一起离开了医院。在车上,宋蕙和赵涵交替抱着对方的孩子,开心地逗弄着。驾驶座上的王晓不时回过头来看看,一脸满溢的幸福。

就在这时,宋蕙怀里的孩子哭闹起来,“是不是该换尿不湿了?停下车,我到路边给她换一下”。王晓将车停在了路边,他跟妻子以及宋蕙的孩子留在了车上,宋蕙则到路边的花台上给孩子换尿不湿。就在她半生不熟地操作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惊叫,还没等她回过神儿来,紧接着就是一声惊心动魄的巨响。

等她回头看清楚的时候,才明白是一辆失控的重型卡车迎头撞上了停在路边的私家车。由于巨大的撞击力,王晓的车倒飞了出去。恍惚间,宋蕙似乎看到了王晓与赵涵绝望而又不舍的眼神,凄凉、无助,令人心碎。

惨烈的车祸导致王晓夫妇还有张军、宋蕙的女儿当场身亡,而宋蕙和怀里的孩子幸运地躲过了一劫。眼看刚刚出生的宝宝死在自己的面前,宋蕙痛不欲生,晕厥在路边。当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张军守候在床边,期待着她的苏醒。宋蕙扭过脸去,不敢面对他,她责备自己没能保护好孩子,没能替孩子挡住死亡的危险。

就在这时,宋蕙感受到了身边的一阵温热和蠕动,她扭过脸,看见了一张稚嫩的小脸蛋,紧闭的眼睛、撅起的小嘴巴、隆起的小鼻子、攥着的小拳头,像个小天使一样在睡梦中轻轻扭动着身体。令人窒息的悲伤像冰一样瞬间融化了,甜蜜的幸福像电流一样击中了宋蕙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一股暖流从心头涌起。那一刻,宋蕙分不清楚躺在身边的究竟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刚刚失去父母的孤儿。

张军的声音响起:“这是我们的孩子吧?”声音带着渴望,又带着迟疑。

宋蕙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是啊!”这个声音好像不是她自己的,把宋蕙吓了一跳,就好像身体里有个人在替她回答。张军的表情如释重负。由于工作忙,孩子出生后他仅仅在医院见过两三面,面对眼前的婴儿,张军似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但又说不出具体的理由来。重要的是,他为妻子和孩子能从车祸中幸存下来而万分庆幸,根本没有心思去探个究竟。

就这样,朋友的遗孤被张军和宋蕙当做自己的孩子抚养,并给予了她天底下最无私的爱。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十几年的时间,孩子已经出落成一个聪明、漂亮、乖巧懂事的大姑娘,学习成绩优异,体谅和尊重父母,待人礼貌,善解人意。张军和宋蕙都感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那场车祸放过了他们,也留给了他们一个这么出色、亭亭玉立的女儿。如果不是学校发生的那场意外,平静幸福的生活就会这样继续下去,一家三口和和美美地过日子。遗憾的是……

冰释前嫌:并肩面对真相

张军目不转睛地听着妻子诉说,妻子的坦白终于驱散了他心中的疑云,解开了他的心结。现在,他终于明白孩子为什么长得既不像他,也不像宋蕙,反而跟遇难的朋友夫妇有几分相似。过去,宋蕙的解释是王晓和赵涵的在天之灵庇佑着晓涵,这份冥冥中的祝福体现在了孩子的脸上;他终于明白宋蕙为什么执意要给孩子取名为晓涵,王晓的“晓”、赵涵的“涵”;为什么妻子执著地在每年的发生车祸那一天去陵园为王晓一家三口扫墓,每次都把自己支开,独自一人在墓前哭诉。张军甚至怀疑过,车祸是不是跟妻子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她才这么忏悔。其实,宋蕙是在向张军夫妇和自己早夭的孩子忏悔,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她把朋友的遗孤据为己有,让一个陌生人代替了亲生女儿在人世间的位置。

张军从桌面上探过手来,握住了妻子的手,温暖、有力,发自肺腑地说了一句:“对不起!”

宋蕙摇摇头,“是我对不起你,瞒了你这么多年,我是真的舍不得老天留给我们的宝贝,没有晓涵的话,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下去……”

张军默默地低下头,片刻之后,他再次抬起头时,眼神中充满了一个男人特有的坚毅和果敢。“不,我们真正对不起的是晓涵、我们死去的女儿、王晓、赵涵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这件事不能再隐瞒下去了,我们要把真相说出来,否则的话,我们将在愧疚中生活一辈子,将来晓涵也将带着这份愧疚生活下去。不能这样,我们犯的错我们自己来承担。”

迎着丈夫坚定不移的目光,宋蕙的嘴角浮现出一丝久违的笑意,夫妻二人同舟共济的信任和依赖的感觉再次回来了。她轻轻地点点头,接受了丈夫的主张。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张军的家里迎来了四位老人——王晓和赵涵的父母。面对老人疑惑的眼神,张军和宋蕙奉上了一杯清茶,然后拉过晓涵,一家三口齐刷刷地跪在了老人的面前。三言两语,老人已经恍然大悟。他们颤巍巍地站起身,上前扶起了一家三口,混杂着悲伤和幸福的泪水、交织着宽容与理解的拥抱,让夕阳也散发出温暖的、人性的光辉。

法律视角

在故事中,张军对宋蕙说,如果她拒绝做亲子鉴定,法律上就会认定晓涵不是张军的女儿。这种说法是有法律依据的。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张成立。”

也就是说,张军提起诉讼之后,提供了必要的证据,证明亲子关系不存在,而宋蕙仅仅靠拒绝做亲子鉴定,是不能影响法院的判决的。人民法院会依法认定张军与晓涵亲子关系不成立。同时,该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一方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这里所说的当事人包括子女和近亲属,如果他们持必要的证据要求确认亲子关系,另一方既提不出反证,又拒绝做亲子鉴定,这时法律上就推定亲子关系成立。

过去,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亲子鉴定技术的运用是非常谨慎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在实践当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法律上认可了亲子鉴定的效力,使之在处理婚姻家庭纠纷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自助

在故事中,张军因为对妻子的猜疑而不惜对簿公堂,虽然事出有因,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在产生嫌隙和猜疑心理时,沟通和处理方式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夫妻共同生活,产生摩擦和猜疑是难免的。面对造成夫妻之间隔阂的猜疑,我们不能放任不管,任由其发展的话,小小的嫌隙就会变成巨大的裂痕,让双方备受折磨,甚至让夫妻反目成仇,婚姻关系破裂。故事中的张军和宋蕙就因为猜疑险些走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应当引以为鉴。

夫妻之间彼此信任,加强沟通,能够铲除滋生猜疑心理的土壤。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多看效应”,双方增加见面和相处的频率,可以加深彼此的感情,更加信赖对方,增强彼此的好感。夫妻也是如此,要多抽出时间陪伴对方,条件允许的话,要努力营造温馨的二人世界,让夫妻亲密关系更加稳固。如果条件不允许,不能经常见到对方,也要通过打电话、送礼物、制造惊喜的办法来为夫妻感情“保鲜”。

张军在女儿刚刚降生、母女还没有离开医院回家的时候,就被迫出差。由此可见,他的工作比较繁忙,与妻子相处的时间不会很多。类似的情形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夫妻一方和双方由于工作原因经常要加班加点,到外地出差,无法与家人团聚。由于缺乏沟通,不了解配偶的近况,蛛丝马迹都可能引起猜疑心理,造成家庭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双方主动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和近况,避免猜疑心理滋生。

一旦由于种种原因,夫妻之间滋生了猜疑心理,就要及时地进行沟通,坦诚、心平气和,情绪化的沟通方式、相互指责和攻击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让局面进一步恶化。如果宋蕙在问题刚刚出现的时候,就主动向张军坦白一切,也就不会闹到丈夫告上法庭的地步,避免彼此备受折磨。由此可见,夫妻之间坦诚沟通的重要性。

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口头语言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还要借助身体语言。夫妻相处时,握住对方的手,轻抚对方的脸颊、头发、后背,挽住对方的手臂、腰,这些无声的肢体语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对方波动的情绪稳定下来,给受损的夫妻感情疗伤,亲密而美好的感觉可以重建夫妻之间的信任,驱逐猜疑的阴影。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你一直把对方想象成一个对感情不忠诚,背着自己出轨,水性杨花的人,以这样的态度面对妻子(丈夫),在生活中处处怀疑和监视对方,甚至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指责和攻击对方,对方就会发生你想象中的变化,最后真的成了你预言的那种人。这样一来,夫妻关系的破裂和配偶的背叛就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所以,在产生猜疑心理的时候,就要客观、多角度、全方位地看待问题,改变消极的自我实现预言,努力建立积极的自我实现预言。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配偶是忠诚的,爱我和孩子、家庭的。他(她)的辛勤劳动和长期付出就是对家人无私的爱。根据心理学的情绪ABC理论,引起某种情绪和反应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认知和信念,即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经过信念B(belief)导致后果C(consequence)。

对于夫妻共同生活中的事件,你的看法和理解决定了你的情绪反应。消极的看法会给自己消极的暗示,导致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反过来也是如此。比如,丈夫在外面喝得醉醺醺的、很晚才回家。对于这个事实,你的看法可以是他在外面跟狐朋狗友鬼混,甚至是出入色情场所,这种看法就会导致夫妻之间的矛盾和争吵;如果你认为丈夫是为了拓展人脉、开拓业务、应酬客户、干好自己的工作、给家人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就会产生对丈夫的爱和感激之情。所以,面对配偶的异常行为,不要武断地下结论,尽量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才能避免夫妻之间猜疑心理的产生,让家庭保持和睦。

如果猜疑跟个人的性格有关系,比如个性比较偏执、多疑,对人和事的反应比较敏感,那就要做好自我的心理调节,当猜疑心理产生的时候,马上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一些让自己放松或者感兴趣的事情,例如看电影、出去运动、找朋友聊天、聚餐等。平时要做好自己的心理调节,让自己放松下来,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主动参加社会活动,走出家门,到田野山间,在清新优美的环境中陶冶心情。

如果个性中的猜疑倾向比较严重,也可能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或者其他心理问题,例如抑郁症的征兆。这时,就要向专业人士求助,仅仅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02gabQ4bLbbpfmSCL+/Ie1c36Vzpb5JWyKTQMX1+LKROdd8tsC0RWGdNDF5M5JW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