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颗被蒙蔽的心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偏见形成的心理分析

张玲

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1775—1817),1775年12月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兄弟姐妹八人。父亲在这个地方担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区长,是个学问渊博的牧师;母亲出身于比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因此,奥斯汀虽然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但是家庭的优良条件和读书环境,给了她自学的条件,培养了她写作的兴趣。她在十三四岁就开始写作,显示了她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才能。

奥斯汀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其间,英国小说正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过渡时期。18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坛涌现了菲尔丁等四位现实主义小说大师,但是到了70年代,他们都已离开人世,接踵而来的是以范妮·伯尼为代表的感伤派小说,和以拉德克利夫人为代表的哥特传奇小说。这些作品虽然风靡一时,但是最终因带有明显的感伤、神奇色彩,而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而奥斯汀从1811年至1818年先后发表的六部小说,以其理性的色彩反衬出感伤派及哥特小说的矫揉造作、黯然神伤,为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高潮的到来扫清了道路。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评价奥斯汀时曾指出:她为了“表达她目前所理解的人类本质的复杂性……必定会创造一种方式……她要使用这种方式,不仅为了表达人们已经说出来的事情,而且为了表达他们尚未吐露的内心隐曲;不仅为了刻画人们的面貌,而且为了写出人生的真谛”。这种方式就是欲擒故纵、先抑后扬。就像痛苦使人生变得更为厚重,死亡使生命变得更富有价值那样。奥斯汀在小说中就是用强调理性来突出渲染感情的方式,来“写出人生的真谛”。英国文艺批评家安·塞·布雷德利指出:“简·奥斯汀有两个明显的倾向,她是一个道德家和一个幽默家,这两个倾向经常掺混在一起,甚至是完全融合的。”奥斯汀善于用理性的笔触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生的真谛;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她也是很懂得幽默的,她善于将严肃、沉重的生活进行喜剧化处理,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隐藏在情节变化中。只有当你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才能理解她在不动声色的表面底下隐藏着的毫不留情的分析,然后才能发现她在进行迅速而熟练的社会剖析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辛辣性。人是感情和理智的统一体,而奥斯汀的作品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一幅幅情和理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画卷。

故事梗概

《傲慢与偏见》以英国当时乡村中产阶级的生活为背景,作者以其女性的敏锐与细腻,引人入胜的笔触,描写了有闲阶级恬静舒适的田园生活,绅士淑女的婚姻和爱情。小说以贵公子达西与小乡绅之女伊丽莎白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主线,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五起姻缘,分别是:班纳特夫妇、达西和伊丽莎白、宾利和简、柯林斯和夏洛特、威克姆和莉迪亚。作者通过对五起婚姻的一一比较,向读者展示出心目中的理想婚姻,清晰地表达了作者的婚姻观:恋爱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的相互关联,但恋爱婚姻不能仅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正确的婚姻应当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班纳特夫妇是作者在小说中唯一描写的一对老夫妇。班纳特太太是个“智力贫乏、不学无术、喜怒无常的女人”,她生平最大的乐事就是嫁女儿,最大的慰藉就是走亲访友与打探消息。班纳特先生虽然才智过人,却玩世不恭,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常常从妻女的浅薄、愚蠢中寻找乐趣。夫妇两人在性格、爱好和品位上毫无共同之处,夫妇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早已荡然无存,他们的婚姻自然也给子女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是班纳特家的二小姐,体态轻盈,个性活泼、调皮,喜欢打趣,虽然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并未受到贵族小姐们的“正规教育”,也不十分精通音乐、绘画等才艺,但读了许多书,有见识,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最重要的是有尊严、有教养。与达西先生的第一次会面是在宾利先生举办的舞会上。傲慢的达西拒绝邀请伊丽莎白跳舞,伊丽莎白也不原谅达西的骄傲,初见双方都没有好感。在以后的交往中,虽然达西发现自己已经被伊丽莎白那爱打趣、有些叛逆的作风给迷住了,但伊丽莎白只觉得“达西是个到处不讨人喜欢的男人”。两人的情感纠葛于各自充满傲慢与偏见的理智之中,也正是由于这种情感和理智的碰撞,才使他们的爱情得以发展和稳定,并且促使他们能够战胜社会的偏见,克服自身的傲慢与偏见,走进幸福的婚姻殿堂。

简是班纳特家的大小姐,是位美妙绝伦、善良温柔的淑女。从与宾利先生的第一次会面起,她便受到宾利先生的青睐,但矜持的个性和淑女规范使她将自己的感情深藏不露,加上宾利小姐从中作梗,自己亲人的缺乏教养和宾利先生的没有主见,使两人的情感道路始终充满着曲折。虽然在历经曲折以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他们与男女主人公情感发展的最大区别在于缺乏强烈的独立意识,这种独立是一种对社会的叛逆和挑战,同时也反映了感情通过冲破理性的樊篱找到自己归宿的历程。

伊丽莎白的好友夏洛特小姐因家里没有财产,人又长得不漂亮,到了二十七岁还是个“老姑娘”,但她是个极为现实和聪明的人。所以当柯林斯牧师在向好友求婚被拒后的第三天向她求婚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是一桩完全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婚姻,毫无幸福而言,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妇女的可悲命运。

班府的三小姐莉迪亚漂亮、热情、头脑简单、轻浮而又虚荣,小小年纪便热衷于社交,喜欢与驻扎在麦里屯的军官们往来,以此为荣并乐此不疲,后与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军官威克姆私奔,由于达西的斡旋,两人结婚。但婚后彼此用情不专,威克姆不久便对莉迪亚情淡爱弛,常去伦敦或巴斯寻欢作乐;而莉迪亚虽顾全了婚后应有的名誉,却依然热衷于和美少年跳舞。这是一桩将感情纯粹建立在美貌和情欲基础上的不幸婚姻,也充分说明了作者所持有的“没有爱情可千万不能结婚”的婚姻观。

在这部小说里,作者明确地划定了婚姻的“好坏”标准。照她看来,不幸的婚姻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像夏洛特和柯林斯那样,完全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另一种是像莉迪亚和威克姆那样,纯粹建立在美貌和情欲的基础上。与其相反的则是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既是理性的选择同时又有深厚感情的婚姻。达西对伊丽莎白的钟情既是一种感情上的皈依,更是对伊丽莎白的那种超出当时时代水准的独立人格的认同,他不屑于那些“只是为了博得称赞一声”而殷勤多礼的女人,令他醉心的恰恰是伊丽莎白的与众不同。而伊丽莎白最终同意嫁给达西,显然也不是出于要感激他、报答他对其妹妹私奔一事的帮助。事实上,伊丽莎白接受达西的爱情,应该说也是对达西能认识她的价值的真情接纳。她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出发,不为人们的偏见所动,努力地争取平等地位。她没有其他优势,有的只是优越的精神世界,她是“精神上的贵族”,凭借这一点,她确立了自己在感情世界中的应有位置,体现了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和追求。她面对感情绝不像妹妹莉迪亚仅凭情欲的冲动来主宰自己,而是保持了人的尊严——思想和理性的力量。她面对现实,不像夏洛特那样完全放弃对感情的追求,她敢于面对一切阻挠她的力量,勇敢地捍卫自己高贵的爱情,伊丽莎白体现出一个健全人的全部本质力量。她对婚姻的选择体现了作者的婚姻观及婚姻理想。伊丽莎白不单是书中而且是整个19世纪小说中最为光彩炫目的女性形象。她是奥斯汀最心爱的形象,“是一切印刷物中最可爱的创造物”。对她,奥斯汀倾注了极大的情思,她的聪慧、机敏、自尊、自信与奥斯汀是相似的,但她幸运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生活,却是奥斯汀寻而不得的梦,是她在现实的人生中没有能够实现的理想。于是在小说中,在一个超现实的世界里,奥斯汀让她最钟爱的女主人公得到了童话中的“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对女主人公非凡品质的最高褒奖,同时也是对她自己人生一大缺憾的精神“补偿”。

案例片断

众醉独醒

“说实话,先生,”伊丽莎白嚷道,“你忘了我根本没有回答你呢!别再浪费时间,让我这就回答你。谢谢你对我的恭维。你的求婚使我感到荣幸,可惜我除了拒绝之外,别无办法。”

柯林斯先生郑重其事地挥手回答道:“年轻的姑娘们遇到人家第一次求婚,即使心里愿意答应,口头上总是拒绝;有时候甚至会拒绝两次三次。这样看来,你刚才所说的话绝不会叫我灰心,我希望不久就能把你领到教堂举行婚礼。”

伊丽莎白嚷道:“不瞒你说,先生,我已经表了态,你还抱着希望,那真太奇怪了。老实跟你说,如果世上真有那么胆大的年轻小姐,拿自己的幸福去冒险,等着人家提出第二次请求,那我也不是这种人。我是郑重其事地拒绝你。你不能使我幸福,而且我相信我也绝对不能使你幸福。再说,假使你的朋友凯瑟琳夫人认识我的话,我相信她一定会发觉,我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配做你的太太。”

柯林斯先生严肃地说:“就算凯瑟琳夫人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想她老人家也绝不会不赞成你。请你放心,我下次有幸见到她的时候,一定要在她面前把你的淑静、节俭,以及其他种种可爱的优点,大大夸奖一番。”

“说真的,柯林斯先生,对我的任何夸赞都是没有必要的。你应该允许我自己来判断,并且赏个脸,相信我说的话。我希望你生活美满,财运亨通,我拒绝你的求婚,就是竭力成全你。而你呢,既然向我提出求婚,对我家里也就不用感到过意不去了,将来郎伯恩庄园一旦落到你手里,你也就可以受之无愧了。因此,这件事情就算彻底了结了。”她一面说,一面站起来,若不是柯林斯先生向她说出下面的话,她早就走出屋了。“我下次有幸跟你谈起这个问题时,希望你给我的回答能比这次的令人满意些。我这次并不是责怪你冷酷无情,因为我知道,你们女人照惯例总是拒绝男人的第一次求婚,你刚才说的话也很符合女性的微妙性格,足以鼓励我继续追求下去。”

“你听着,柯林斯先生,”伊丽莎白有些气恼,便大声叫道,“你太莫名其妙了。我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你还觉得是在鼓励你,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你,才能让你死了这条心。”

“亲爱的表妹,请允许我说句自信的话。你拒绝我的求婚,不过是照例说说罢了。我之所以会这样想,主要有这样几条理由,我觉得,我的求婚总不至于不值得你接受;我的家产总不至于让你无动于衷;我的社会地位,我与德布尔府上的关系,以及与贵府的关系,都是我极为优越的条件。你还得进一步考虑一下,尽管你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不见得会有人再向你求婚。你不幸财产太少,这就很可能把你活泼可爱的地方全抵消掉。因此,我不得不断定,你并不是真心拒绝我,我看你是在效仿优雅女士的惯技,欲擒故纵,想要更加博得我的喜爱。”

“先生,我向你保证,我绝没有假充优雅,故意作弄一位堂堂的绅士。我倒希望你给我点儿面子,相信我说的是真心话。蒙你不弃,向我求婚,真叫我感激不尽,但是,要我接受,那是绝对办不到的。我感情上绝对不许可。难道我说得还不明白吗?请你别把我当作一个优雅的女性,存心想要作弄你;而把我看作一个明白事理的人,说的全是真心话。”

偏信则暗

宾利小姐没有回答。不久便站起身来,在屋里踱来踱去。她体态婀娜,步履轻盈,有意要向达西卖弄卖弄,怎奈达西仍在埋头读书,看也不看她一眼。她绝望之际,决定再作一次努力,于是便转过身来对伊丽莎白说道:“伊扎莱·班纳特小姐,我劝你学学我的样子,在屋里溜达一圈。我告诉你,一个姿势坐了那么久,起来走走可以提提神。”

伊丽莎白有些诧异,但还是立刻答应了。宾利小姐如此客气,她的真正目的也同样达到了:达西先生终于抬起了头。原来,达西也和伊丽莎白一样,看出了宾利小姐无非是在耍花招,便不知不觉地合上了书。两位小姐当即请他来一起溜达,可他谢绝了,并称她们所以要在屋里一道走来走去,据他想象,无非有两个动机,他若夹在里面,哪个动机都会受到妨碍。“他这是什么意思呢?”宾利小姐急着想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便问伊丽莎白有没有听懂。

“一点儿也不懂,”伊丽莎白答道,“不过,他一定是存心刁难我们,杀他风景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理睬他。”

可惜宾利小姐说什么也不忍心去杀达西先生的风景,因而再三要求他解释一下他所谓的两个动机。

“要我解释一下完全可以,”等她一住口,达西便说,“你们所以采取这个方式来消磨晚上的时光,不外乎出于这样两个动机:要么你们是心腹之交,有些私事要谈论;要么你们认为自己一散起步来,体态显得无比优美。如果是出于第一种动机,我夹在里面就会妨碍你们;如果是出于第二种动机,我坐在火炉旁边就可以更好地欣赏你们。”

“哦,真吓人!”宾利小姐叫了起来,“我从没听见过这么毒辣的话。他这样说话,我们该怎么罚他呀?”“你只要存心罚他,那再容易不过了。”伊丽莎白说,“我们大家可以互相折磨,互相惩罚,捉弄他一下——讥笑他一番。你们既然这么熟悉,你一定知道怎么对付他。”

“天地良心,我真不知道。说实话,我们虽然很熟悉,可我还没学会那一招。要捉弄一个镇定自若、遇事不慌的人!不行,不行——我觉得我们斗不过他。至于讥笑他,恕我直言,我们还是不要凭空讥笑人家,免得让人家耻笑我们。让达西先生自鸣得意去吧!”

“达西先生居然讥笑不得呀!”伊丽莎白嚷道,“这种优越条件真是少有,但愿永远少有下去。这样的朋友多了,对我可真是个莫大的损失。我最喜欢开玩笑。”

“宾利小姐过奖啦!”达西说,“如果有人把开玩笑当作人生的第一需要,那么最英明最出色的人——不,最英明最出色的行为——也会成为笑柄。”

“当然,”伊丽莎白答道,“那种人的确有,不过我想我可不在其内。我想我从不讥笑英明恰当的行为。我承认,愚蠢和无聊、心血来潮和反复无常,这些的确让我觉得好笑,我只要有机会,总是对之加以讥笑。不过我觉得,这些弱点正是你身上所没有的。”

“也许谁也不能没有弱点。不过我一生都在研究如何避免这些弱点,因为即使聪明绝顶的人,也会因为有了这些弱点,而经常招人嘲笑。”

“比如虚荣和傲慢。”

“不错,虚荣的确是个弱点。但是傲慢——只要你当真聪明过人,你总会觉得傲慢得比较适度。”

伊丽莎白别过脸去,免得让人看见她在发笑。

“我想你把达西先生考问完了吧!”宾利小姐说,“请问结果如何?”

“我深信达西先生毫无弱点。他自己也不加掩饰地承认了这一点。”

“不,”达西说,“我没有这样自命不凡。我有不少毛病,不过我想不是头脑上的毛病。我不敢担保的是我的性情。我认为,我的性情不能委曲求全——当然是指我在为人处世上不能委曲求全。我不能按理尽快忘掉别人的蠢行与过错,也不能尽快忘掉别人对我的冒犯。我的情绪也不是随意就能激发起来。我的脾气可以说是不饶人的。我对人一旦失去好感,便永远没有好感。”

“这倒的确是个缺陷,不过你这个缺陷也真够绝的。我真不敢再讥笑你了,你在我面前是保险的了。”

如梦初醒

现在看来,与他有关的一切跟以前大不相同!他之所以向金小姐献殷勤,完全着眼于金钱,真是令人可恶。金小姐财产不多,这并不说明他欲望不高,而只能证明他见钱就要眼红。他对伊丽莎白也动机不纯,不是误以为她有钱,就是想博得她的喜爱,借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她自己也不太谨慎,居然让他看出了她喜爱他。她越想就越对他没有好感。为了进一步替达西先生辩护,她禁不住又想起宾利先生当初受到简盘问时,早就说过达西先生在这件事情上毫无过失。达西尽管态度傲慢,令人可憎,但自从他们认识以来(特别是最近他们经常见面,她对他的言行举止也更加熟悉),从没见过他有什么品行不端或是蛮不讲理的地方,从没见过他有什么违反教规或是伤风败俗的陋习。他的亲友们都很尊敬他、器重他,就连威克姆也承认他是个好哥哥,她还常常听见达西充满深情地说起自己的妹妹,说明他还有些亲切的情感。假如达西的所作所为真像威克姆说的那样恶劣,那种胡作非为也很难掩尽天下人的耳目。一个如此胡作非为的人,竟能跟宾利先生这样和蔼可亲的人结为好友,真令人不可思议。

她越想越觉得羞愧难当。无论想到达西,还是威克姆,她都觉得自己太盲目,太偏颇,心怀偏见,不近情理。

“我的行为多么可卑!”她大叫道,“我还一向自鸣得意地认为自己有眼力,有见识呢!我还常常看不起姐姐的宽怀大度,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总是无聊或是无稽地胡乱猜疑。我这事做得有多丢人!然而也活该我丢人!我即使坠入情网,也不会盲目到如此可鄙的地步。不过我最蠢的,还不是坠入情网的问题,而是虚荣心在作怪。我起初认识他们两个人的时候,一个喜欢我,我很得意;一个怠慢我,我很生气。因此,在对待他俩的问题上,我抱着偏见和无知,完全丧失了理智。我到现在才有点儿自知之明。”

案例点评

小说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对话,生动地描写了达西的傲慢以及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当他们仅仅是第一次见面时,伊丽莎白就对他心生厌恶,以至在后来的交往过程中,偏见愈加深刻。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偏见的形成呢?

从伊丽莎白的性格角度看,她的性格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这种环境不仅包括她的生活和历史条件,还需考虑她所接受的教育倾向。“众醉独醒”这个精彩篇章着力描写了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牧师求婚的一幕,也是小说中非常具有喜剧和讽刺性的一个环节。在对待柯林斯牧师求婚这件事情的态度上,伊丽莎白与好友夏洛特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伊丽莎白虽然生活在一个条件相对也算宽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但是由于班纳特先生没有儿子,按当时男性有绝对的财产继承权的世俗,在他死后就必须把财产传给他的侄子——柯林斯牧师。而对于那个年代的许多中产阶级家庭的年轻女性来说,她们有三条出路:嫁人、留在家里做老处女,以及做家庭女教师。家庭女教师收入很低,而且社会地位低微,很难有机会改变或是摆脱掉这种身份。因此,对年轻女性,尤其是没有什么财产的女性来说,婚姻是她们获得尊重、安定和社会地位的唯一出路。伊丽莎白既然处在这样一种社会情境中,她为什么会如此果断地拒绝了柯林斯的求婚呢?

伊丽莎白是个受过中等教育的女性,对恋爱婚姻正像所有少女那样充满幻想。然而幸福是什么,在她心中是模糊的。但是她清晰地认识到婚姻应该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而不是金钱或是其他。即使她深知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她也没有臣服于客观现实中的限制,“拿自己的幸福去冒险”,而是对自己的终身幸福作出了理智的选择。由于对柯林斯毫无感情可言,甚至到了厌恶的程度,因此,她宁愿独身也不会嫁给他。尽管她受到种种限制和制约,但是她有见识,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最重要的是有尊严、有教养。她是一个深明事理而且能作选择的人,正如她对柯林斯所说:“请别把我当作一个优雅的女性,而把我看作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与她那“智力贫乏、喜怒无常”的母亲和那随遇而安、消极懒散的父亲相比,与她那浅薄、轻浮、任性的妹妹相比,她无疑是“众人皆昏她独醒”。她“举止优雅”,犹如她的姐姐,但更具理智上的优越,不像其姐姐那样容易“受宠若惊”,她还忠告她姐姐要识破那些“伪装坦白的人”的“愚蠢和无聊”。她之所以与众不同,归根结底:她更洞悉人情世故,对待现实是如此冷静和清醒。

但是同时,家庭环境对她性格中偏见的这一部分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偏见是性格的一种表现。伊丽莎白是一位中产阶级小乡绅的女儿,受过中等教育,但同贵族阶级相比,家庭地位较为低下,亲友缺乏教养,常常在公共场所丑态百出,使她自惭自愧。她对自身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有着清醒的认识,是长期处于这种不具社会优越性的次等地位心理积淀所致。基于这种清醒的认识,她要竭力反抗达西的傲慢,竭力在达西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中保护自己免遭伤害。从表面上看,她对达西的深刻偏见似乎与人所共有的“自尊”心理不无一致,本质上则是一种“地位意识”的表现形态。

从交际心理学的角度看,偏见的形成主要来自定势心理在对他人的知觉过程中的消极作用。所谓定势心理,就是人们习惯性地看待问题的态度或解决问题的方式,影响到对当前问题的态度及问题的解决。定势心理不但影响思维,产生思维定势,而且还影响到感知、记忆等心理活动。具体来讲,伊丽莎白偏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效应。所谓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交际双方第一次交际时各自对交际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即首次见面时的最初印象。它在交际活动中往往是至关重要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起到让交际活动继续下去还是停止的作用。从这个层面来看,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通过她与达西的一段对话,即通过她自己的观察而形成了对达西的第一印象:他是一个傲慢自大的人,并对他产生了偏见。而这种偏见又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后来的交往。相对于伊丽莎白对达西的第一印象,她对威克姆的感觉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当伊丽莎白在麦里屯碰到民兵自卫团的军官威克姆,立刻被他一副“讨人喜欢”的仪表迷住了。她与威克姆分手时“满脑子是他的形象”“一心盼着跟他跳舞”“穿着打扮格外用心”。她为威克姆抱屈,心里责怪达西,“怎么竟如此对待这样的一个青年,光是凭一副脸蛋就准会叫人喜爱”。由此可见,第一印象对伊丽莎白之后与两个人的交往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刻板效应,指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一种死板固定或不变的看法来看待人。刻板效应与第一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伊丽莎白就是用凝固了的第一印象来代替对达西真实性格的感知的。

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伊丽莎白仅仅从达西拒绝邀请她跳舞这一点,而发展到认为“达西是个到处不讨人喜欢的男人”这一深刻偏见的呢?可以再从晕轮效应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晕轮效应,指在人际知觉中,人们常将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的一系列有关特征上,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泛化推及未知觉到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印象。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偏概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威克姆在对达西恶意中伤时,伊丽莎白完全由一个“聪明人”变成了一个“愚人”,尽管威克姆话里破绽百出,可一向聪明过人的伊丽莎白竟然毫无察觉,此刻的她并没有用理性的思维对他所说的话进行分析,而是毫不犹疑地接受了,并且因为他的一番话而加深了对达西的偏见和误解。很显然,在这种影响下,理智远离了伊丽莎白。

从人是理性和感情的统一体的角度看,人是感情与理智的统一体,理智对感情起着控制作用,而感情对于理智并非只是一味地受控制,而是具有特殊的能量。情感的倾泻,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冲击力,有时也影响理智,发生出乎意料的行为。在交际活动中,情感往往是一个动力系统,包括情感顺向交流和逆向交流,对交际活动分别起着两种相反的作用:前者是促进、继续交往,后者是阻碍、中断交往。很显然,在伊丽莎白和达西开始交往的过程中,一个傲慢无礼,一个则偏见挖苦,结果正常的气氛被破坏,双方往往不欢而散。原因很简单,因为情感背离了交际心理的倾向,谈不到一块儿,属于典型的相悖情感流动。这样的一种背道而驰的情感流动,自然也会加深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

从初次见面开始,伊丽莎白的心就被偏见给蒙蔽了,以至她对达西的误解越来越深,影响了两个人正常的沟通和交往,包括她傲慢地拒绝了达西的求婚,甚至说“即使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会嫁给你”。由此可见,偏见对人际交往和沟通过程的影响是如此之深刻和消极。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来面对偏见和克服偏见呢?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伊丽莎白是如何面对和克服的吧!

在“如梦初醒”这一精彩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伊丽莎白一段发自肺腑的自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直面自我的勇气。是什么使她觉得“自己太盲目,太偏颇,心怀偏见,不近情理”的呢?从小说塑造伊丽莎白这个层面上看,拒绝达西这一个环节的意义在于使伊丽莎白这个到处嘲笑别人的智者一时竟成了愚人。在《傲慢与偏见》的喜剧世界里,伊丽莎白的碰壁好像是她生活本身同她开的一个玩笑,好像人人都难免被生活的现实所嘲弄,显出连自己都觉察不到的滑稽可笑或愚笨的一面。而这种表象之中包含的是更深刻的问题,即伊丽莎白这个聪明人被愚弄、闹笑话,比柯林斯的丑态更有力地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人的自我认识问题,无论是聪明绝顶的伊丽莎白还是迂腐可笑的柯林斯牧师,都不能如实地认识自己。作者通过把“自我认识”的反省精神赋予伊丽莎白,使得她的人格特征中理性的一面得到升华,所以即使伊丽莎白对达西一直是陷于深刻的偏见,但是当她看了达西交给她的信以后,她的理性和良好的教养开始发挥作用,她开始放弃由自尊造成的偏见,真正认真地去了解达西,开始了克服偏见的曲折过程。这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从人是理性和感情的统一体的角度来看,对于伊丽莎白来说,她也无法完全理智地把握自己的感情。尽管她常说“人性都是见异思迁,我们不能凭着某人表面上一点点长处或见解,就去相信他”。所以,小说中的她虽然表面上一直厌恶达西,处处表现出要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然而,她那一再出现的下意识的言行、即时即境的心理变化,都反映了她也绝非一个桎梏于理智的人。正因为她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对达西的特殊兴趣,她才能及时地领会对方的心理动态,才会在舞会上“不由自主地答应了”达西的邀请,与之共舞并毫不忌讳地透露她与对方“转的念头很相同”。感情已经在以其隐晦其形、无孔不入的特殊方式显示其不可抗拒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伊丽莎白的一言一行。现在,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她在拒绝了达西的求婚以后,为何又很快相信了达西来信中的辩白。而此后发生的一切也就迎刃而解。当她不慎闯入达西的彭伯里庄园时,移步换景,一个“彭伯里主妇”的念头形影不离地骚扰着她:她兴趣盎然地听着大庄园管家谈着她主人的事;她伫立在达西的画像前“一阵从来没有过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最后她勇敢地抗击了达西的姨妈对他们爱情的横加干涉,肯定了自己对达西的感情,从而鼓励了达西重新向她求婚。

由此可见,伊丽莎白通过自我反省和全新的自我认识的过程,克服了对达西的偏见。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来说,这一自我的认识过程也是极具意义的。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是人真正做到自知,全面而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不容易。我们在寻求自我认识正确发展的途径时,需要时刻防止误入自我认识的歧途。伊丽莎白的故事告诉我们,“初次印象”是不可靠的,而偏见又比无知更可怕。人们只有通过正确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才能更好地了解那颗被偏见和无知所蒙蔽的心灵! Smr9+9d69A6DHbYOd+8SBRwS9gYsar3muSlbDT9eCsdqLK6ffRYOpcK9dVaoAFq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