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佾·第三篇

这一篇包括了8章,主要记录的是孔子论礼乐的内容。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孔子极力想恢复西周初年周公旦所创制的礼乐制度。本篇是我们观察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 。孔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 ,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

注释

①林放:鲁国人。②与其:表示选择取舍的连词。通常放在放弃一物的前面。③易:这里指烦琐周到地办理丧葬的礼节仪式。戚:心中悲哀。④夷:指中国古代东方的少数民族。狄:指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诸夏:当时中原黄河流域华夏族居住的各个诸侯国。亡:通“无”。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如何能推行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如何能推行乐呢?”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的一般情况来讲,与其奢侈铺张,不如节俭;丧礼,与其仪式上做得周到,不如内心悲伤。”

孔子说:“夷狄有君主,还比不上中原各国没有君主。”

圣人的智慧

这三章孔子主要谈了“礼”。从个人的角度,孔子认为礼乐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无仁德之心,礼乐对他又有什么用呢?礼仪,与其弄得烦琐又浪费,不如搞得简单质朴;办丧事,与其把丧礼大操大办,不如真正在内心里寄托我们的哀思。异地的野蛮之邦,虽然有君主,但是还不如中原没有国君而保持礼节的好。在孔子看来,礼仪是中原文明的标志,然而没有“仁心”,这种礼仪只能流于形式了。

时至今日,“礼”似乎成了迂腐、愚顽的代名词。我们身边太多无礼的事了……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了。有人说,我们国民最缺的就是公德意识和对法律规则的尊重。古人说得好,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礼,不是空洞的说教和满墙张贴的旧纸,它实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注释

①射:这里指射礼。周代时所规定的射箭比赛。②揖:作揖。拱手施礼,以示尊重。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以和别人争的事情,如果说有的话,那必然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互相揖让然后上场,射完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子曰:“《关睢》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释

①《关睢》:这是《诗经》的第一篇。

译文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哀伤而不痛苦。”

圣人的智慧

钱穆说:“常人每误认哀乐为相反之两事,故喜有乐,惧有哀。孔子乃平举而合言之,如成一事,此中尤具深义,学者更当体玩。孔子言仁常兼言知,言礼常兼言乐,言诗又常兼言礼,两端并举,使人容易体悟到一种新境界。”古今中外第一流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世界都非常丰富,各种复杂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往往使人亦喜亦哀、百感交集,使人感受到超脱了悲喜哀乐但又浸透了悲喜哀乐的大和谐境界。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细细体味孔子所开示之境界。孔子所说的道理,是让学生由返己体认一己之哀乐而重新调理其性情,安排其人格,提升其心性,然后达到一种超乎一般哀乐、一般情欲的大和谐境界,也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人格境界。中国儒家艺术哲学所铸造的人性,既热烈又恬静,既深刻又朴素,既温柔又高傲,既微妙又率直。这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是留给现代人的丰厚遗产,对于现代人寻找心灵家园多少是有好处的。


子语鲁大师乐 ,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 ;从之,纯如也,皦也,绎如也 ,以成。”

注释

①语(yù):告诉,动词用法。大(tài)师:乐官名。②翕(xī):意为合、聚、协调。③从(zòng):意为放纵、展开。纯:美好、和谐。 (jiǎo):音节分明。绎:连续不断。

译文

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和谐;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仪封人请见 。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注释

①仪封人:“仪”,卫国的一个小邑。封:指边界。②斯:这个地方,代词。③木铎(duó):一种金口木舌的大铜铃。古代召集群众,宣布政令或在有战事时使用。

译文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圣人的智慧

孔子一生最为推崇的是周代的礼仪制度。他经常在梦中见到周公旦,以继承周公的事业为己任。孔子的理想和志向,在当时的大多数人看来,是迂腐和不切实际的。所以仪封人真可以算得上孔子的知音了。古人常说,白首如新,倾盖如故。作为一生孤独的孔子来说,多么需要这样的知音啊!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人都是孤独的,对理解的渴望,是人内心的一大诉求。孔子在卫国当权者那里遭受到无数的冷脸和白眼,却意想不到地在边陲的一个小地方,遇见一个阅人无数的老者,一句话说中了老夫子的心事。孔子的一生是不幸的,但能有如此知己,又何其有幸!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不要叹息没有人了解你,而是要问问自己,真的把自己的事做好了吗?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圣人的智慧

孔子在这里以批评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了三个要求,分别是对人要宽厚,举行礼仪时要有敬意,办理丧事时要哀伤。我想这些要求,对于管理者来说,也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中国的管理者大都喜欢权威式管理模式,也就自然喜欢粗暴冷漠式的管理方式,毫无宽厚待人的概念,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随意罚款和辞退。对于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如此草率地辞退工人,连许多外籍管理者都感到震惊,但是那些中国籍的管理者却对此泰然处之。孔子的观点很近乎我们现在常说的人性化管理,但我们往往把人性化管理扭曲了。其实人性化管理与严格管理并不矛盾,人性化管理的基本特征,无非是以平等、人道、公正的心态和方式来从事管理。 CqWyoHiHkJmC8Sk7P03jCLRrQMKSWhBGKLHsslytSOslTwBaX+cjcWlkWFgipbW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