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先进·第十一篇

此篇主要论述孔子诸弟子的行为志向及孔子对诸弟子的评价,共13章。前篇《乡党》记孔子,故此篇论弟子。


子曰:“先进于礼乐 ,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 ,则吾从先进。”

注释

①进:修进。②野人:不是贵族出身的人。③君子:贵族出身的人。④用:任用,当官。

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选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圣人的智慧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未曾有过爵禄的一般人,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让我来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此章体现了孔子只认能力不认出身的人才观。

中国的禅让制虽古已有之,但显然没有世袭制占据的时间久。皇帝的王位是世袭的,是“子孙帝王万世之业”。官位也可以世袭,父亲退休儿子接班。隋唐时,科举考试取代了官位世袭,使得无数贫寒出身的子弟“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见中国人已不完全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来衡量人才了。连宋高宗也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当代社会也是先学习培训后上岗。孔子若能见此,应欣然而笑。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

注释

①间:挑剔。昆弟:兄弟。

译文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圣人的智慧

孔子感慨:闵子骞真是孝顺啊,别人对他在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方面都无可挑剔。因此,闵子骞被孔子列为德行第二。

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孝”的故事,讲的都是古代有名的孝子,里面就有两个孔子的学生,一个是曾子,另一个就是闵子骞。曾子有天上山砍柴,迟迟未归,他母亲很担心他,就咬破了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觉得心痛,马上赶回家中,这就是所谓的母子连心吧。闵子骞也是个孝子,他幼年丧母,本有兄弟二人,父亲再娶,又生了两个儿子。他曾受后母虐待,后母给亲生儿子穿棉衣,而给他芦花做的衣服。一次,他为父驾车,身不御寒以至失辔,父亲察觉后,大怒,想休了后母,子骞劝道:“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父亲乃止,后母亦被感化,待四子如一。所以孔子才说子骞对父母的尽孝,对兄弟的友爱,别人都无可挑剔。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注释

①椁(guǒ):外棺。

译文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孔子说:“(虽然颜渊和孔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父亲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因为我曾做过大夫,是不可以步行的。”

圣人的智慧

颜回死后,他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请求孔子卖掉车子来替颜回办外椁。孔子说:“不管有没有才,都是父亲的儿子。我的儿子鲤死了,也只有内棺,没有外椁。我不能卖掉车子步行来替他买椁。因为我曾做过大夫,是不可以步行的。”五四以后,有人据此攻击孔子,说他摆臭排场,一辆破车,既不给儿子,又不给最爱的学生。其实孔子是反对厚葬之不良风气。

春秋战国之际的墨子提出节葬薄葬,他认为厚葬浪费财富和人力资源,有弊无利。他主张棺木不用太厚,三寸就够了,死者穿的衣服多了也是烂掉,三件就够了。战国时的庄子也主张薄葬。弥留之际,他嘱咐弟子们将自己薄葬,什么陪葬都不用。因为:“我以天地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玑,以万物为殉物,我什么都有,还需要什么呢?”弟子们又说:“无论怎样薄葬,总还要盖被穿衣,棺椁护体。如果无棺无衣,乌鸦老鹰就会叼食您的身体。”庄子说:“在地上给乌鸦老鹰吃,埋在地下给蝼蚁吃,不是这个吃,就是那个吃。你们为什么只想给蝼蚁吃不想给鸦鹰吃,你们不是太偏心了吗?”庄子的达观幽默又岂是一般人所能企及!

其实早在墨子、庄子之前,孔子就提出反对厚葬之风了。颜回居处陋巷,家境贫寒,他的父亲却想请孔子卖掉车子,为颜回买椁,让他风光下葬。孔子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孔子也没有为他添置椁,因为孔子以为贫穷时就过贫穷的生活,不要做本分以外的事(“素富贵,行乎富贵;素穷贱,行乎穷贱。”《中庸》)。没钱还死要面子,负债办丧事,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吗?而且颜回生前就不是爱攀比之人,他居处陋巷,粗茶淡饭,乐在其中,死后大概也不会愿意家人老师为他破费摆排场。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注释

①恸:过分悲痛。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老天爷真是要我的命呀!老天爷真是要我的命呀!”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圣人的智慧

这是颜回死后,孔子痛彻心扉的悲哀。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最为好学,且居德行之首,可谓最得孔子真传,可望传己之道。不料颜回却年不到四十就头白早死,孔子怎不悲叹:“老天爷真是要我的命啊!”人们都说“仁者寿”,颜回“三月不违仁”,却英年早逝,那时孔子已是古稀之年,想着自己传道无人,所以哭得非常伤心。跟随左右的学生们劝老师别太伤心。孔子说:“我真的哭得很伤心吗?颜回这样好学仁德的人死了,我都不伤心的话,那么还能为谁伤心呢?”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隆重地安葬他。孔子说:“不能这样做。”学生们仍然隆重地安葬了他。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这不是我的过错,是那些学生们干的呀。”

圣人的智慧

颜回死后,他的同学想厚葬他。孔子不同意,但是同学们还是这样做了。孔子说:“颜回啊,你视我如生父,而我却不能待你同亲子。要厚葬你,并不是我的初衷啊,是你的几个同学啊。”之前我们已经讲过,颜回死后,他父亲颜路跑来请孔子卖掉车子给颜回办椁。孔子没有答应。现在颜回的同学念着同学之谊,还是不顾颜回的家底,要给他厚葬。孔子知道生前安贫乐道的颜回一定不希望死后还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所以他没有卖掉车子给颜回办椁,也不同意弟子们厚葬颜回。但是弟子们没有听从,所以孔子才有此番感叹。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释

①事:侍奉。②敢:冒昧。

译文

季路问怎样去侍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侍奉好人,怎么能侍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圣人的智慧

子路问服侍鬼神的方法。孔子说:“活人还不能服侍,怎么能去服侍死人呢?”子路又道:“我大胆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道:“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明白,怎么能够懂得死。”这体现了孔子注重当下的世界观。

人生在世,有生就有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世界上最公平的事也唯有此。无论你是美或丑、富或贫、贵或贱、得或失、成或败、荣或辱,最后都要面对死亡,所以生死乃是人生归根结底的唯一大事。

宗教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人类对生死的迷惘。佛教与基督教异曲同工,都认为人生在世不过是客里似家家似寄。佛教教徒把所有的希望放在彼岸,今生的积善是为了给来世轮回种下善因。基督教亦把今生的希望寄托于天堂。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则不仅重视修炼升仙,也强调现世享乐。

哲学说到底,其实也就是生与死的哲学。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与死的问题,哲学家考虑了几千年还没明白,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干脆不去想,好好地活在当下,是不是会幸福得多?

“未知生,焉知死”,细细读来,才知内中真味。冰心说“假如今生是有味的,今生已是满足了。假如今生是无味的,我不需要来生”,大概是最懂孔子这句话的。德国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也说过:“人生历程中,生与死是人无法控制与把握的,生死两茫茫;但生与死之间,即人生的历程,是一个人能够控制与把握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自主地充实、完成这唯一的人生历程。”


子曰:“由之瑟 ,奚为于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 ,未入于室也 。”

注释

①瑟:一种古乐器,与古琴相似。②奚为于丘之门: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奚,为什么。为,弹。③堂:正厅。④室:内室。

译文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圣人的智慧

“升堂入室”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入门、升堂、入室,是学业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的形象比喻。中国古代的民居是四合院结构,进了门以后,迎面一个大天井,中间的大厅是明堂,明堂进去是内室,再后面就是后院了。所以“升堂入室”比喻在学问或技能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关于学问的境界,王国维先生有段经典的比喻:“‘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以宋词名句比喻学问境界,可谓绝妙。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圣人的智慧

子贡爱评论人。有次他问老师:“颛孙师(子张)和卜商(子夏)两人,谁强一些?”孔子道:“师呢,有些过分;商呢,有些赶不上。”子贡又问:“那么,师强一些吗?”孔子道:“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这就是孔子以中和为美的中庸之道。

中国人喜欢把做事恰到好处的人说成有“分寸”。“分寸”本是很小的长度单位,十分一寸,十寸一尺,可见要做到有“分寸”不是太容易的事。这个“分寸”,在哲学里又叫做“度”,过度往往会引起质变。

做饭要讲究火候,火太大容易烧焦,太小又煮不熟。人与人的相处也是一样。钱钟书曾用刺猬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都希望彼此亲近、彼此温暖,可每个人又都像刺猬,靠得太近,不经意就刺伤对方。


子曰:“回也其庶乎 ,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

注释

①庶:差不多。②亿:臆想,猜测。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差不多了吧,可是常常穷得没有办法。端木赐不安本分,去囤积投机,猜测行情,竟每每猜对了。”

圣人的智慧

据说子贡很有商业头脑,善于囤积,并能准确分析判断市场行情,所以“家累千金”、“富比陶朱”。孔子弟子中,大约数他最富。子贡可以说树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儒商形象。

子贡的雄厚经济实力,不仅资助了孔子及弟子周游列国,而且孔子自己也说,由于子贡的入门,许多远方向学之士渐渐聚集孔门。陈蔡绝粮之际,是子贡想办法为老师弄回一石米;在商务和外事活动中,子贡也不忘宣扬孔子和儒家学说,常以卓越而有感染力的语言颂扬孔子,故而,孔子能名扬于天下,子贡功劳甚大。

安贫乐道、笃信好学的颜回,一直是中华民族读书人的精神信仰。而颜回终因生计窘迫而早死,其生存状况是值得知识分子深思的。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译文

孔子说:“总是赞许言论笃实的人,这种笃实的人是真君子呢?还是神情上伪装庄重的呢?”

圣人的智慧

有些人讨论问题,讲话非常有理,议论非常精辟。但是要了解,听到话讲得对,就是止于话,不要认为此人话讲对了,就是君子,是了不起的人。你看见他态度温和,言谈温和,就认为此人很有礼貌,很有见解,很有才气,这也错了。尤其是言论非常精到,或者是文章写得好的,不一定就是君子,也不一定态度庄重就是人才,这是教我们如何观察一个人,有时候听人家讲的还不算,要有事实的表现。所以有些人看了我的书想要和我见面,我常答说,何必呢?读其书,不见其人。多好!倘使见了失望,多么划不来!过去有几句笑话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不过如此。”这又何必呢!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您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您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想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圣人的智慧

这是孔子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同时由这一章,也反映了弟子做人做事的一个侧面。子路问,听懂了一个道理之后,马上就去做吗?就言行合一去实践吗?在字面上只看到孔子教育的方法。老师们有时看到太用功的学生,也是劝他多休息、去玩玩,太懒的就劝他长进一些、多用功一点,这大家都做得到,何止孔子?但这只是文章的表面,进一步就看到孔子对学生的培养。首先,我们知道子路是战死的,非常勇敢,最后是成仁的烈士。孔子早已看出他是成仁的料子,所以他说“由也不得其死然”。这句话不是骂他,而是感叹。如果当时孔子稍稍鼓励他一下,可能早就成了烈士,不会等到后来卫国变乱才成仁。所以孔子在这里警告他,你的父兄家人一大堆,要先对个人责任有所交代,然后才可以为理想奋斗。如此,以中和子路过分的侠情豪气。而冉有则是安于现状,不大激进的人,所以不大愿意出来做事。因此孔子就鼓励他,跳出现实的圈子,要有独立不拔的精神。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注释

①具臣:普通的臣子。

译文

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由和求呀。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侍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充数的臣子罢了。”季子然说:“那么他们会一切都跟着季氏干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

圣人的智慧

这是孔子对于高级干部、领导者,乃至为人事业伙伴者所说的话。孔子在这里有大臣与具臣的分别。中国历史上的臣僚归纳起来大概有这几种特称:名臣、大臣、忠臣、奸臣、贤臣、佞臣,加上《论语》中孔子所言的具臣等。这也就是中国文化历史上臣僚的标准。做一代名臣,真是谈何容易!几千年来,名垂青史者,只有诸葛亮、王阳明等可数的若干人而已。他们都是名臣,有名望。有些还不一定就是大臣,如范仲淹等,可称得上是国家大臣的,就更不多了。其他忠臣、奸臣、佞臣等的意思大家都知道的。至于“具臣”,只是够得上做个大臣而已。中国历史上有个惯例,不管当时权势有多大,最后这笔账是算得很公平的。像清朝皇帝下令修明史,明朝许多大臣,最后投降清朝的,仍然被定格为“贰臣”。这是康熙下的定论。虽然这些人很忠于清朝,但在皇帝的心目中,他们还是不行,只是贰臣。 dFHCRevx0W1TYsPsBVCi3J4OSSga1EMw6wFN+by9kkRsEMqjV0lwk1CglnmIW2M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