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和成为君子的人格模式,是孔子的名言。
质,指质朴的内容,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仁义的修养。文,指文采,可以理解为礼乐的运用形式。史,本义是宗庙里掌礼义的祝官,官府里掌文书的史官,在这里用作形容词,比喻像“史”那样言辞华丽,虚浮铺陈。孔子认为,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如果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未免粗野;而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则未免显得浮华。只有把质朴的品格和斐然的文采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彬彬,比喻文质兼备,互相融和,配合恰当的样貌。对于君子修身来说,“质”就是仁,“文”就是礼,仁统摄礼,礼体现仁,二者不可偏废,仁与礼兼备,就达到了君子的标准。
◆唐·虞世南·楷书《孔子庙堂碑》
世上的事物都有对立。质朴、文雅均为美德,然二者又相互对立,倘仅持一端甚至偏激,则必然走向粗野或虚浮。世上的事物也都有统一,固持一端则难于永立,本章中的“质”指内容而言,“文”指形式而言。
这段文字在后代不仅被用在人格修养上,而且还被运用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关系上。质朴内涵需要文采形式,不可片面强调内容而忽略形式,否则就会“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也不可过于炫耀形式,徒有文采而无内容,则必然走向虚浮。这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给中国古代文论留下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