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孟武伯问仁】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是鲁国大夫,他向孔子询问几个弟子是否达到了“仁”的标准,孔子言简意深地对弟子进行了评价。

孔子认为子路具有大将风度,可以在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负责军政事务。冉求擅长行政管理,可以在有一千户人口的城镇担任行政长官,也可以在有一百辆兵车的家族担任总管。公西华风姿倜傥,穿上礼服,立于朝廷之上,可以从事外交工作。至于他们的品德修养是否达到仁的境界,孔子的回答却都是清一色的“不知其仁也”。言下之意,他们都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仁”的要求是何等严格。孔子的“仁”其基本精神是“仁者爱人”,具体的体现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孔子树立的做人的两条标准。“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要达到这一境界是非常困难的。 8GYVKyeXhF1QGNBXseHMc7pHfACrhXA5CJY4wFhY2XWMSdKYLRQ8ebCj+bUiB6t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