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经常以“君子”和“小人”、“义”与“礼”相对比,表明他对于人们的品质、行为的好恶与取舍,勉励学生去恶从善。本篇集中体现了这一观点。
在这里,“喻”是知道、懂得的意思,“义”指正当的行为原则。在孔子看来只需要凭借对于“义”和“利”的态度,就能把君子和小人区别开来。在君子心里,精神追求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至于物质利益,则无须过度关注,只要过得去就行。小人则一心只想着物质利益,想着如何满足个人的私利,而对于精神世界的道义弃之不顾。孔子在这里明确义、利与君子、小人的关系,指明了精神生活价值与物质生活价值在君子与小人心目中的不同地位。他对“君子”、“小人”的分野判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思想。孟子的“舍生取义”,就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