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段文字表现了孔子对于人生目标和实现手段之间的看法。他认为,荣华富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如果是用非正当的途径得到它们,君子就不能接受。贫困的处境人人都厌恶,但如果不是通过正当途径摆脱贫困,君子就要坦然地面对贫困而不是选择回避。在孔子看来,得到富贵或摆脱贫穷的想法都没有错,关键在于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否合乎道义。如果合乎道义,求富去贫是无可厚非的。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灵活变通的一面。

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无终食之间违仁”。连吃饭的时候都不违背仁的原则,在仓促匆忙的时候,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说明孔子对君子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孔子认为“为仁由己”,“仁”不是外在的,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本心,一个人只要真想行仁,是能够成为仁人的。但要达到这种境界又谈何容易呢?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也只能“三月不违仁”,其余的人就更不要说了。因此,孔子在这里提出的要求,多少有些自相矛盾。 c3DrXKI3MMQ5HgOsqSmiSbM9GQ+BO3DqKDA4er9TP02DUTqNK02b5KgxzCWL0/L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