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新皇继位,总会进行一番人事安排,刘彻虽然年幼,但这一点也不例外。景帝驾崩前的最后一任丞相是卫绾,卫绾这个人前面已经提到过,他就是刘彻的老师。卫绾教了刘彻九年的儒学,九年之后,刘彻终于以一个新皇的气象登上了皇位,受卫绾九年的教导和影响,此时的刘彻,信奉的已然是儒学,而他渴望做的,是想成为一个大有为之君。
信奉儒学的刘彻对自己的老师当然很有感情,继位后也打算让卫绾把丞相继续当下去。但卫绾这个人很敦厚,很谦虚,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成为皇上的老师,能成为丞相,并不是因为他博学多才,更不是因为他治国理政的能力强,他之所以能幸运地当上丞相,是因为他老实、本分,而当时的景帝,看重的正是他的这些特点。所以,刘彻刚刚继位,他就主动申请退位,说他已经老了,不中用了,丞相之职位高权重责任大,自己当不过来,要求在皇上身边做个侍从就行了。刘彻对他这位老师是十分尊敬的,见卫绾这么说,也就没怎么挽留。
其实卫绾之所以辞职,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而且这个原因还挺复杂。丞相是多么高的位子,大凡臣子,谁不想当丞相?卫绾既然已经是丞相,而且还是景帝朝留下来的老臣,他的学生当上了皇帝,按理说他这个丞相可以当得更加心安理得,可是为什么,他竟然主动辞退了呢?
前面已经说过,后宫之事瞬息万变,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而朝廷之事,也是这么个道理,不到最后一刻,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更何况,朝廷之事,往往和后宫扯在一起,这就更增加了它的不确定性。
景帝驾崩后,刘彻虽然顺利继位,但他才十六岁,年龄比较小。正因为年龄比较小,各方势力看到有利可图,所以都积极活动起来,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接下来的人事安排上获得好处。这其中比较显眼的两个人,一个是窦婴,另一个是田蚡。卫绾之所以主动辞退,就跟这两个人有关。窦婴是窦老太后的娘家侄子(此时景帝驾崩,窦太后已是太皇太后,但为了称呼方便,我们依旧称其为窦太后),这在前面已经多次提到,刘彻继位后,窦老太后就暗示过刘彻的母亲,也就是现在的王太后。至于是怎么样暗示的,说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王太后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窦老太后的意思,于是就对儿子刘彻说了一番话,这番话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让窦婴当丞相。可以说,刘彻能够继承皇位,绝大部分功劳是他母亲王太后的,没有王太后,他很可能当不上皇帝。所以,刘彻对自己的母亲,是相当尊重的。王太后既然说让窦婴当丞相,刘彻立马就答应了。窦婴的丞相之位,就这样搞定了。
接下来是田蚡。田蚡在景帝朝毫不出名,不过是景帝身边的一个侍从郎官。但景帝一死,他立马就蹦出来了,蹦出来干什么呢,自然是抢位子。一个小小的侍从郎官蹦出来抢位子,多少让人有些唏嘘,但世事往往出人意料,当刘彻宣布自己的人事任命时,大臣们惊奇地发现,这个以前没人注意的郎官,一下子竟然变成了当朝太尉。太尉是什么?太尉和丞相一样,是三公之一,位高权重,十分显眼。这时候大臣们终于回过神来,才想起田蚡的背景来。原来这个田蚡不是别人,正是王太后的弟弟,异父同母的弟弟。既然是王太后的弟弟,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王太后既然能让窦婴当丞相,自然也能让田蚡当太尉,王太后是谁呀,那可是皇上的母亲。
窦婴和田蚡,这两个不同层次的外戚,就这样心满意足地走上了高位。
人事安排结束后,刘彻的心就动起来了,好不容易坐上了皇位,总该有一番作为吧。至于做什么,其实他早就想好了,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选人才。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人来做,要想把事情做好,就需要人才。自己以后还要做许多事,许多大事,没有自己的人,没有人才,怎么能行呢?刘彻是这么想的,所以人事任命刚刚结束,他立马就颁布了一道诏书,要求各地推举人才,他要选贤任能,用专业一点的话来说,刘彻的这番作为,就叫诏举贤良。
诏书一下,各地举荐的一百多名人才立马就被送到了中央。见到手下的办事效率这么高,刘彻心里边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各地送来的人才总共有一百多名,总不能一股脑全都录用了吧?刘彻虽然才十六岁,但在卫绾的教导下,治国理政的能力还是有的,于是他就对这些掺杂着水分的人才测试了一番,而测试的题目,是“试论古今治乱之由,长治久安之道”。
也许许多人会纳闷刘彻的题目为什么这么简单,就一道题,还不到二十个字,只要是读过一点史书的,恐怕都能回答上来。这还叫考题吗?许多人心中有疑虑。但刘彻却一点都不担心,他不相信随便什么人都能答好这道题。为什么呢?因为这道题看起来虽然简单,但却切中时弊,与现实政治紧密相联,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政局,便会有不同的答案。在刘彻心中,这道题目其实是很难的。
测试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许多考生都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博学多才者有之,文采华章者亦有之,但真正让武帝看得上眼的,却不多。一百多名考生中,刘彻最终选用了为数不多的几个,这其中在历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是广川人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约前179~约前104),西汉广川(今河北景县)人,青少年时研习《春秋》,景帝时为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
董仲舒在此之前虽然也有点名声,但名声不太大。刘彻之所以选中他,其实与董仲舒的狂傲有很大的关系。大凡有真才实学者,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董仲舒的不同,就是他的狂傲。那么这个董仲舒狂到什么程度了呢?他说他自己就是经典,他从不引经据典,他的答卷阐述的都是自己的思想,都是一己之言。
刘彻是个胸怀大志的皇帝,他要招纳贤才,绝不是招那些文采华章、吟诗作赋之辈,他要招的人,是经世致用、能独当一面的治国之才。董仲舒虽然比较狂,但他的文章切中时弊,许多观点深得刘彻之心,所以在一百多名人才中,刘彻御笔一挥,把董仲舒钦点成了殿试头名。
这只是个开端,在接下来的几日中,刘彻与董仲舒进行了多次交流,经过交流,刘彻受到了极大启发,于是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开始更化鼎新。
所谓的更化鼎新,说简单一点,就是改革的意思。刘彻的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兴儒学,二是除弊政。这两方面加起来,在中国历史上有个称呼,就叫建元新政。
刘彻的改革就这样轰轰烈烈展开了,在刘彻心中,他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但这只是刘彻一厢情愿的想法,毕竟,在许多时候,事情往往会向着出人意料的方向发展。
自刘邦立国以来,经惠、文、景三代,汉朝的统治思想一直是黄老无为之术,道家学说在汉朝的思想文化方面,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刘彻要兴儒学,要罢黜百家杂学而独尊儒术,他的奶奶窦老太后首先就不同意了。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这个窦老太后,她是信奉黄老之术的,她是道家学说最坚定的践行者和捍卫者。于是,刘彻和他的奶奶窦老太后之间,便产生了矛盾。但窦老太后虽然不同意,却也没说什么,她认为自己的孙子还小,要折腾就让他折腾去吧,反正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窦老太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刘彻就轻松了,于是他没费多大劲,就建立了太学,并任用了许多儒士。兴儒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把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汉朝的统治思想,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慢慢来,这一点刘彻心里明白,所以建立了太学并任用了许多儒士后,他就把目光转移到除弊政上面。
除弊政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列侯就国,二是除关,三是检举。这三个方面,其中有两个方面与窦老太后有关,换句话说,这三个方面,刘彻在两个方面与他的奶奶有矛盾。那么是哪两个方面呢?首先是列侯就国。
汉朝开国后分封了许多诸侯,每个诸侯接受分封后都要去各自的封地生活,不得继续留在都城长安。长安是汉朝的都城,其繁华程度,可想而知。而那些诸侯们的封地,大的是郡,小的是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地级市或者县城。县城的生活条件比之于京城,自然是差了许多。有些诸侯过惯了舒适的生活,不想去小地方受苦,于是便继续待在长安,迟迟不肯离开。刘彻除弊政里的第一条,就是列侯就国,也就是让这些诸侯们回到各自的封地去。根据汉朝的制度,这一条原本没什么问题,但那些侯爷们大多跟窦老太后有些关系,他们不想到小地方去受苦,于是就到窦老太后面前去诉苦,说舍不得离开窦老太后呀,离开会想念呀什么什么的。窦老太后这时候已经六十六岁了,人老了就害怕孤独,见这些侯爷们如此说,心中也觉得不舍。但列侯就国是汉朝的规矩,刘彻这么做,窦老太后在感情上虽然略微有些舍不得,但并没有说什么。这是除弊政中刘彻与他奶奶窦老太后产生矛盾的第一个方面。
◆汉·讲经画像石
经,即儒家经典。汉武帝时设置五经博士,专门研究《诗》《书》《礼》《易》和《公羊春秋》。
第二个方面是检举。检举什么呢?检举宗室及诸窦违法乱纪的人。宗室主要是刘氏子孙,诸窦则是窦老太后的娘家人。大汉天下是刘姓的天下,刘氏子孙平时比较跋扈,这是能够想象得到的。而窦老太后是文帝的妻子,是景帝的母亲,是刘彻的奶奶,她一辈子历经三代皇帝,其势力的强大,同样是可以想象的。正因如此,她的一些娘家人,日常行事的时候也就比较大胆,其飞扬跋扈的程度,跟刘氏子孙也没什么两样。所以,这个检举的矛头是有方向的,有两个方向,一是皇室宗亲,二是窦氏国戚。检举推行以后,刘彻很快就查办了皇亲国戚中一些违法乱纪的人,这其中当然包括窦老太后娘家的人。窦老太后娘家的不法子弟被查办后,那些子弟的家人就到窦老太后面前去告状,说什么皇上要改天换地呀,没把窦老太后放在眼里呀什么什么的,说来说去,意思就是对刘彻不满。刘彻查办窦氏子孙中违法乱纪的人虽然让窦老太后觉得没面子,但她毕竟是刘彻的奶奶,而且刘彻也没做错什么,所以这一次她也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