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体质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成书于两千多年以前,是第一部成系统的中医典籍,后世中医理论都是从此书发展而来的。《黄帝内经》中许多篇章都涉及到了体质的概念,并提出了相应的养生方法。比如《灵枢·通天》中,根据人体阴阳的多少,提出将人体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的阴阳五态人,明确指出阴阳偏颇是病态的体质,阴阳相对平衡才是正常体质。这种认识直到现在仍未被改变。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又将阴阳五态进一步细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心理倾向,如此产生二十五种人格类型。此篇进一步阐述了体质的概念,以及体质与自然环境、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等因素的关系,揭示出体质就是人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活动倾向。“阴阳二十五人”将人的性格、心理特征融入到体质分类的范畴,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当时无疑都是十分科学和先进的。

《灵枢·逆顺肥瘦》中将人分为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三类。《灵枢·卫气失常》又将肥人分为膏型、脂型、肉型三种,并对每一类型人生理上的差别、气血的多少、体质的强弱,做了较为细致的描述。

《灵枢·寿夭刚柔》中指出人的性格有刚有柔,人的体质有强有弱,人的身型有高有矮,人的生理、病理有阴有阳,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灵枢·论勇》对勇、怯两种体质类型的精神面貌、外部特征与内在的脏腑功能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由此可以看出《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质学说的鼻祖,其论述内容涵盖了人体体质的性别、年龄、地区、禀赋、体态、外貌、性格、心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及临床治疗等各个方面,为个体治疗和养生提供了指导纲领。

REsWqqq1BFpuloJh1axAvDxL8FDngD4csaL/WiMMLOoqDxwEIFEjY3bHy3hkEVz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