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的脑海中,观察的意思是观看、察看。但对写作来讲,上面的想法不对,这里的“察”还有“琢磨”、“考察”的含义。“察其言,观其行”,不仅要观察,还要调动所有感官参与搜集信息,并通过大脑进行甄别整理。观察与写作是“源”与“水”的关系。
观察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进行观察呢?
一、首先要把握观察的总方法:
1.要准确细致。
2.要有顺序。一般说来,观察事物可以按照先整体后局部、从上至下、从前至后、从外至内的顺序进行,然后再细心观察其形态、质地、色彩等特征,进而由表及里深入了解把握观察对象的内在特质。
3.要抓住特征。要抓住特征,就得有所取舍,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捕捉人、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写出来的人、事、物就会缺乏个性。
4.观察要与联想、思考相联系。观察要和调查、联想、推断等结合起来,才能使认识进一步深化。需要注意的是,联想推测,不是毫无根据地胡思乱想,联想推测的正确与否,也要靠实践来检验。
二、观察的具体方法:
1.观察人。一般来说,应先从外貌(音容笑貌、长相神态、衣着打扮等)、语言(语气、表达方式、习惯用语等)、动作(举手投足等)等方面进行简单观察,然后进一步观察其为人处世,进而揣摩其心理,了解其性格。观察应和交流相结合,可以与本人交流,也可以通过他人间接了解。
2.观察事。即对某一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人物进行观察了解。观察事,重点是了解事件的具体经过。无论你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都要尽量全面客观地掌握事件的全过程。
3.观察景。观察景色尤其要注意景色带给自己的感受,写景文不是说明文,更不是旅游指南,没有融入自己的喜恶等情感,写景文就没有了活力与弹性。
4.观察物。这里说的“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物品等。对物的观察内容因物而异。如,观察某种花,需要了解其形、色、味、成长过程等;观察某种动物,则不仅要了解其形态等,还要进一步了解其性情;观察物品则重在掌握其特点。
总之,观察对于写作是十分重要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处处留心、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幸福的阳光
南京第十三中学初三⊙徐睿
小孙子趴在窗台边,问身后的爷爷:“爷爷,幸福是什么?”爷爷迟疑了—下,笑着说:“幸福啊,不好说。它总是藏在最细微的小事中,只能靠自己领悟。”说完,爷爷转身坐下,悠然地点燃了一支烟。
小孙子将视线转向窗外,看到了一条大都市里难得一见的安静小巷,两边是平房,陈旧但古朴。夏日的阳光普照着大地,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感觉。
一阵喧闹声传入小孙子的耳朵,接着他看见了四五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孩子,满身尘土,带头儿的孩子手里还抱着一个灰扑扑的足球。看来,一场激烈的比赛刚刚结束。孩子们并不在乎自己的脏衣服,也不在乎身上小小的擦伤,只顾谈论着刚才精彩的瞬间、同伴的表现……时不时还传出一两声爽朗的笑声。小孙子看着他们,微微一笑。
太阳已经开始偏西,巷口走来两个人,是一对年轻男女。两个人拉着手,虽然眼睛没有看着对方,但略带羞涩的脸上都漾着春风般的微笑。
小孙子目送着这对情侣亲密地穿过巷子,消失在不远处的拐角。他抓抓头,回想两人刚才的神情,好像懂了什么。
太阳将大半个脸埋在了山腰后,小孙子依旧站在窗边观察着。不一会儿,巷子对面的李大爷、李大娘搬着竹凳走出家门,在门前的梧桐树下坐了下来。一阵夏日里不常见的凉风吹过,李大娘的身体微微一颤。李大爷见了,急忙脱下身上的罩衫,披在李大娘肩上。李大娘拉着李大爷的手,两位老人肩靠着肩,久久地望着夕阳……
小孙子凝望着两位相依相伴的老人,回想着先前孩子们的笑声、情侣间的甜蜜,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它总是藏在最细微的小事中”,小孙子恍然大悟:“啊!这就是幸福!”于是,他的心也被幸福的阳光晒得暖洋洋的。
这篇文章的优点很多,不一一详述,只赏析其中展现的作者的观察功夫。文中的观察,涉及对人的观察,对事的观察,对景色的观察,对物的观察,都可圈可点。诸如爷爷的动作“迟疑了一下”,两边的平房“陈旧但古朴”,小孩子们打完球后的表现,太阳将“大半个脸埋在了山腰后”,这些细致的观察增加了文章的厚实度,让文章层次更丰富。
“一花一世界”,“一滴水中一个宇宙”,用在作文技巧里,就是以小见大,当这种技法用到了极致时,“小”的张力得到无穷展现,你就会惊叹一个世界在“小”中完美展现。从某种意义来讲,任何文艺作品都是以小见大,只是小大的幅度不一而已。就像一面小镜,它能反映的东西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本身。
以小见大,就是要善于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出深刻的社会主题。从具体操作上来说:
一、要善于“化大为小”。
要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化大为小,就是作者通过对话题的整体思考,从宽泛的话题中演绎成一个小角度,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只言片语落笔,联想生发,洞隐烛幽,深入发掘,大题小做,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出不平凡的本质,在叙事写景中透视深刻的人生哲理。
例如“幸福”这个话题,可以为“感受幸福”,也可以是“分享幸福”;假如选取“感受幸福”这个角度,又分解为“感受自己的幸福”、“感受他人的幸福”等;然后继续深入下去,再次化大为小:幸福→感受幸福→感受自己的幸福→感受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幸福。这样,通过化大为小,可以集中笔墨来写家庭怎样给自己带来了幸福,自己如何感恩于家庭。这样层层化大为小,就可以从细小的生活中捕捉典型而有意义的材料。以点带面、因事见理、见微知著,从而使主题得到深化和升华,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二、要注意“小”和“大”的联系。
要做到以小见大,就要以敏锐的目光抓住那些看似平常、实则内涵深刻的小事,站在时代变化的高度和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从凡人小事中揭示出深刻的主题。但要注意“小”和“大”的联系,要思考“小”在哪里,能否见“大”,见怎样的“大”。如果“小”中并无“大”的因素,这“小”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这些“小”中,应孕育着“大”的因素;同时,“小”要能见“大”,还要对“小”作具体的多侧面的渲染与烘托,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当然这需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多思考,还应多关注时事。说到“爱祖国爱家乡”就要想到身边人和事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对他们的爱就是对祖国的爱。看到村子里修通水泥路,就要想到这是国家对农村的关心。看到秦古街道建设得越来越美,就要想到祖国的繁荣富强。
三、要重视点题句。
所写之事虽然很小,但能反映大主题。为了清楚显示自己做到了“以小见大”,文章没有“跑题”,最好要有点题句。运用点题句,既可表明作者有极强的扣题写作意识,还可突出写作重点和思路,方便评阅教师快速把握文章主旨和脉络。点题句要力求有文采,如运用修辞,运用错落有致的句式,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等。点题句可以放在文章开头或结尾等显眼位置。如果在文中也可以单独成段。
总有柳暗花明时
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徐意淳
第一次见到小舅公,我尚小。他回沪探亲,但已没了安身之处——老房子动迁,新房未安置。他来我家,和我们挤在一室户的房子里。
白天,小舅公跨出门去,总要弯腰拍去裤腿上的灰(其实没有),然后直起身子交叉双臂一手一边拂去肩上的“蓬尘”,再低头平整下摆,捋直衣襟,蹬上昨晚回家后就擦得锃亮的皮鞋,然后挥手道别。他这是要去浦西看望住在养老院里的太外公。每每至此,妈妈总会说:“别看小舅公插队这么多年,上海小开的派头还是根深蒂固的。”
夜晚,我玩“培乐多”彩泥,小舅公也来凑热闹,他不会捏轮船、飞机那些我所期盼的东西,却把我的彩泥全都搓成圆饼、棒头,我问他干吗,他低头嘿嘿笑道:“这是大饼,这是油条呀!”我静静地坐在他的身旁,默默地瞧着他: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笑意,灯光下消瘦的身影映衬着孤寂和悲凉。后来尽管妈妈每天早上大饼、油条、豆浆招待,可依然难解小舅公心头的上海情结,因为在上海曾承载过他烂漫童年和纯真少年的家已一去不返……
第二次见到小舅公是太外公去世。他带着刚放假回云南的儿子来奔丧。还住我家,儿子住我阿姨家(这是他来上海读大学后的常居之地)。丧事过后与儿子分别的日子渐近,他上街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从摊贩处买来廉价的一包包鱼肉荤腥,还有肉糜,说要包“全肉馄饨”……“哎哟,都有怪味啦!”妈妈轻声嘀咕,悄悄将这些东西放进垃圾桶,重新买了活杀草母鸡、爱森肉、虾、蟹等,日日让他儿子过来陪他吃饭。只有这个时候,才能从他脸上瞧见些许笑容。而此时在上海,小舅公已经没了父母,没了房子,只能做匆匆过客。我见过他向隅蹙眉,见过他黯然转身……这些“山重水复”的镜头,曾长时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几年过去了,如今我家、阿姨家甚至外婆家都相继购置了新房,而小舅公却不愿来上海了。他说:“反正我也没探亲假,你们来看我吧!”耐不住对远方亲兄弟的思念,外婆打点行装,由外公和我相伴,来到丽江与小舅公再次见面。
真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小舅公现今的富足令人艳羡!丽江气象局分给他一套三房两厅的居室;小舅婆在四方街上的老屋出租给“一米阳光”做酒吧,三年收租四十八万;表舅(他们的儿子)同济大学毕业后回到丽江从事旅游开发,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入夜,小舅公为我们设宴洗尘。席间几杯下肚,小舅公出乎意料地道出了辛酸事:“阿姐,我就知道你会来看我的,可是阿哥他……”年过半百的小舅公哽咽了,说了一半的话再也接不下去。小舅婆伸手轻轻安抚他,随后红着眼转述了他欲说不能的话:“大伯总是不体谅我们。几年前打电话给他拜年,他竟说不要再骚扰他,让他过几年太平的日子……”此话引得大家一阵欷歔。
原来太外公的老房子动迁后置换成三室两厅,一直由大舅公一家居住,他生怕小舅公要房子。在上海,有太多的家庭为了房子闹得鸡犬不宁,大舅公这般绝情,莫非是为了自我保护?
“爸爸,您别伤心!”一直静坐在舅公身边的表舅沉稳地开口道,“我要在这里买一幢大别墅,然后将大伯一家、姑姑一家全接来,重新复制出你们上海老家的格局……”这句话犹如重磅炸弹,使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怔住了。表舅年轻的脸庞写满坚强,我知道他完全有能力也有实力将理想化为现实!
小舅公青筋凸显的手,重重地按在儿子肩头,轻轻地拍了拍,滚落几颗眼泪:“儿子,老爸谢谢你,这也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夙愿,血,毕竟浓于水。”借着酒劲,他站起来,给每人斟上酒,面孔通红,“都端起来,我还要感谢改革开放。‘文化大革命’把我们变成瘪三,变成丧家之犬,改革开放又把我们变回小开、老板,变回堂堂正正的人,这真叫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了人间!”大颗的泪涌出来,滴落酒杯。我怀疑那泪也是红的,杯里的红酒似乎更红了。我想,那是小舅公从心里流出来的泪。
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紧密相连的。当国家柳暗花明时,个人,怎么可能不柳暗花明?
世事无常,总有柳暗花明时,正常!
文章的“小”表现作者所忆之事,尽管跨度大,人物多,又乃“清官难断”的家务事,但终究又是一家之事,不得不说“小”。文章的“大”则体现到这个“小”依托于时代大背景,国家命运。小大之间,作者娴熟自如地进行掌控。最后的点题,清晰地将小大联系起来。
常言道:“细微之处见精神。”写文章也是一样,细节描写是否传神,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写作功底。典型细节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细节描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体察神态
描写人物神态时,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叙述,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正是要通过对细小处的放大审视才能区别开来。如鲁迅先生在《祝福》里对祥林嫂眼睛的细致刻画,可谓别具匠心。“顺”、“直”、“瞪”、“瞥”、“轮”等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让我们从祥林嫂眼睛的细节变化中,读出旧社会是怎样让曾经有过理想、充满生命力的祥林嫂历经坎坷,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无须过多介绍,她的眼睛说出了一切。
二、烘托心理
刻画人物心理,也不可小视细节描写的作用。如,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他只是从梦里慢慢苏醒过来,觉得有条舌头在顺着他的一只手舔去。他静静地等着。狼牙轻轻地扣在他手上了,扣紧了,狼正在尽最后一点力量把牙齿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半小时后,这个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硬灌下去的。
作家通过细致入微地描写人物的主观感受以及外部刺激所形成的反应,形象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烘托人物心理,使人如见其“形”,别具一格。
三、表达情感
文章要以情动人,就要抓住最能撩动读者感情的地方浓墨重彩,精描细绘。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中的片段:“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这段无名战士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将夹着七根无比珍贵的火柴的党证交给卢进勇的细节描写,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般,生动展现了这名战士无比崇高的革命信念和优秀品格,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此外,为了让细节描写更加真实、形象、生动,还需要借助修辞手法加强表达效果。
收玉米
湖南洞口县中学⊙尹飞林
秋日的一个周六,天气晴好,爷爷种的秋玉米要收了。奶奶扭伤了脚,不能下地。尽管一百个不情愿,我也只好去地里帮忙。爸妈长期在外打工,家里除了爷爷、奶奶,就是我。唉,周六!我的周六要在玉米地里度过了!
吃过早饭,我和爷爷出发了。爷爷不断催促,我还是一路磨蹭,心里嘀咕,奶奶怎么关键时候就扭伤了脚呢?来到地里一看,哇,好大一片玉米地!今天够受的了。仔细瞧瞧,玉米们长得可真好呢,秆长穗大,颗粒饱满,叶子枯黄,玉米粒从包皮中露出,一排排,你挤我,我挤你,但还是井然有序地排着队,似乎在看着我笑:“小主人,快把我们摘走吧!”都说爷爷是劳动好手,果然名不虚传,这块玉米大约要收上千斤吧!爷爷见着这些“宝贝”,满脸堆笑。
玉米宝贝们,你们就别对我笑了,我的手已被划破几道口子了。不行,得想个法子休息休息。于是,我捂着肚子,跑到田埂上。爷爷问有什么事,我越发装得难受:“肚子疼!要方便方便。”“快去吧,注意别摔倒,别掉到田沟里!”爷爷在背后一个劲地叮嘱,我早已逃到低洼凉爽的地方了。躺在有草皮的地方,跷着腿,扯根草含在嘴里,看碧空如洗的蓝天。好惬意!这样才像过周末啊!
为了不被发现,我又捂着肚子,走到玉米地,嘴里还小声地呻吟,想引起爷爷的注意,但没看到爷爷,只看到玉米叶在风中摆动,爷爷早已经淹没在玉米丛中了。听到我的声音,爷爷才从玉米丛中钻出来。我本想躲过他的目光,但自己的目光偏偏定在了爷爷的脸上。那是一张我再熟悉不过的脸,而此刻有些陌生。这张脸,汗涔涔的、黝黑黝黑的、没有血色,玉米叶在上面留下了杰作——几道裂口,正往外渗着血。瞧见那斑白的两鬓,我似乎才知道,爷爷是快七十岁的老人了。秋风扫着枯叶,也扫着爷爷的脸。我陡然想到,说不定哪一天,爷爷也像这枯叶一样……
“你好些了吗?”爷爷打断了我的思绪。他手里正捧着一筐玉米,双手布满老趼,背有些驼了,正把筐装到板车上,身体还有些颤抖。我马上放下捂着肚子的手,答道:“哦,好了,没事了。”
“要是没好的话,你就回去,让奶奶带你去看看医生。”
“不,已经好了,爷爷不用担心了。”我边说,边努力地掰起玉米来。“真没事了?要不你在田埂上坐一会儿,爷爷多做一点。”我没应声,更使劲地做着手中的活,泪珠像玉米粒一样滚落下来。因爸妈不在家,爷爷奶奶平时特别疼我,生怕我有什么闪失,生怕我受到什么伤害,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我太了解他们的心理,并多次抓住这一心理,躲避劳动,还直夸自己聪明。现在看来,我是真的太自作聪明了。“爷爷,您休息一下,我多掰些。”我说出了这十多年来让自己最满意的一句话。“那你掰累了,就坐一会儿,我先送这些回去,再装就拉不动了。”我看着爷爷的背影,想想自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还在偷懒,真是不孝啊!
思绪没有停下来,手里的活儿也没有停下来。尽管手被划破,但不觉得痛,也不觉得累,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感觉玉米宝贝的笑脸还真迷人。玉米被一车车装回去。最后一车,是我和爷爷一起推回去的。邻居看着我吃力地推车,都向爷爷夸我。爷爷高兴地笑着,露出黄中带黑的牙齿。
文章的细节描写逼真入微,动作、话语、心理、景色无一不是从最细腻的地方展现作者的匠心。爷爷脸上的血痕,爷孙俩的对话,我从“一百个不愿意”到“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秋天丰收的喜悦,这些细节都彰显了文章的魅力。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代含蓄,读者读到下文时或会心一笑,或恍然大悟,使平淡的行文顿生波澜。伏笔还使文章结构更严谨、紧凑,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构思技巧。
同学们在作文中设置伏笔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有伏必应,比如你前面提到了爸爸偷偷藏私房钱,后面一定要交代私房钱的用途,否则伏笔就是败笔,如同断了线的风筝收不回来;二是伏笔设置要巧妙,要如同风行水上,使人不必察觉,如果刻意为之,反而显得生硬、多余;三是伏笔与后面的照应要张弛有度,伏笔距离后面的照应太远,就失去了伏笔的意义,伏笔距离照应太近,又会让人觉得枯燥生硬,难以达到预设伏笔的效果。
虚掩的门
王金媛
刚刚从外面回来,两只手冻得通红的我,一边搓手一边跺脚,企图用“摩擦生热”汲取热量。教室的门上写着“随手关门”四个大字,因为坐前排的同学往往要吃开关门的苦头,那一股透骨凉的寒风直从裤管向上钻,侵袭着全身,可偏偏有同学大意,开了门却不关紧,所以同学们在门上写了“随手关门”四个大字,以便提醒同学们的注意。
今天晚自习是语文课,我很爱上语文课,王老师讲课有趣、生动,而且为人和蔼可亲,对我们更是关心得无微不至,我们都很喜欢她。
王老师有一个很可爱的儿子,有一天晚自习她把儿子带到了班上,那孩子一声不吭地在那里,同学们都忍不住瞟他两眼,有些男生还向他做鬼脸……可从那以后,王老师再没带儿子来过。
天,真的好冷,我拿出书,又忍不住把手插进衣袋里。上课了,王老师带着微笑走进了教室,随手轻轻掩了门,却没有关紧,门边还留一道缝隙,冷风从门缝一阵阵灌进来。因为我在第一排,真的是太冷了,这时,又有几位同学向我打手势,示意关门,而同桌也说:“能不能把门关一下?”我只好站起身来,伸手把门关死,王老师往门边看了一眼,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接着讲课了,我想也许她因为没关紧门而有些歉意吧!
又过了一会儿,外面一阵北风刮起,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这时,王老师向门边连看两眼,却没说话,又继续讲课。忽然,“哇”的一阵哭声,有孩子在门外哭喊着妈妈,王老师丢下课本直奔到门外,我们大家不由得都把目光聚集到门口,我惊呆了,一股敬佩、激动而带有酸涩的感觉,直逼心头,促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王老师正抱着哭泣的儿子,站在门口,只听那孩子说:“妈妈,我怕,外面好冷……好黑,你不是说一会儿就讲完吗?让我站在屋里吧!我保证—声不吭,妈妈……”
王老师把儿子紧紧抱在怀里,“别哭了,是妈妈不好……”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一位深爱学生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位深爱孩子的母亲,当老师的职责与母亲的职责发生冲突时,她毅然把学生的利益放在了首位。作者巧妙的构思使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曲折生动、感人至深。请看作者的伏笔:寒冷的天气——“随手关门”四个大字——王老师的儿子曾让同学们分心——今天王老师没把门关紧——“我”关门后王老师看了看门——一阵北风起,王老师向门连看两眼。层层铺垫之后,孩子的哭声将文章引向了高潮,也使读者恍然大悟,原来王老师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把幼小的孩子关到了门外!相信每一位读者读至此处,都会在敬佩王老师之余禁不住热泪盈眶,这种表达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在前文的铺垫。
什么是正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就叫正叙,也叫顺叙。这样做文章的条理特别清楚明白。不过,有时为了达到特殊的效果,常会采用其他两种变式叙述:一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按照事件的本来顺序进行叙述,这是倒叙;二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另外内容的一种叙述,这叫插叙。记叙文常常是几种记叙的顺序兼而有之,这样把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就十分清楚了。合理运用叙述的顺序可以达到“构思巧妙”“思路清晰,谋篇布局合理”“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的效果。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应该注意:
一、运用顺叙,先因后果作为最常用的叙述方式,顺叙可以依从四种叙事线索:以时间为序、以地点变换为序、以事情的发展变化为序,以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为序。顺叙的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使用顺叙法,特别要注意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二、运用倒叙,先果后因再果,倒叙能使文章产生悬念,增强生动性,激起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不过,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止点,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做到首尾圆合、结构完整。如一篇《我,太棒了!》的中考满分文就采用了倒叙开头的办法设置悬念:“那是个傍晚,彩霞满天。我正骑着自行车奔跑在回家的路上,此时,教语文的刘老师那简短而又温暖的话又开始回响在我的耳际:鸿翔,太棒了!我的心神就禁不住为之一荡,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又飞到了学校……”然后自然追忆起不太自信的自己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作文竞赛并获奖的事,让行文跌宕生姿。
三、运用插叙,因果穿插,插叙插入的相关内容可以是出场人物的身份、性格的介绍,也可以是对中心事件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能使叙述更清楚,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的内容虽然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中心或喧宾夺主。插叙也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插叙结束仍要继续原来的叙述。如“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的命题作文,一位考生叙述了了表弟做的飞机被自己打飞了的经过时,插入了一段自己以前精心制作的小门铃被妈妈当做废收音机扔了时的感受,这样有力地衬托了表弟当时的心情,也表现了自己的愧疚和自责,为最后一段的抒情作了铺垫:“表弟啊,表弟,你可知道,这事虽已过去很久了,但你却深深地教育了我,让我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劳动!”
爸爸给我读书
佚名
夜色渐渐地浓了。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依然冲洗着橘黄色的灯光。我打开一本书,独坐窗前,伴着春夜雨声品味四溢的书香。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走进书房,坐在了我的身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就像春雨轻轻地落下——说:“我给你读一篇文章吧。”我的心不禁一颤:繁忙的父亲怎么会有闲心给我读一篇文章?他平时甚至连睡觉都没有时间呀!
爸爸从书架上熟练地抽出一本叫《写作》的书来,迅速地翻到一篇题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文章。我有些不好意思坐着,就站起身,靠在夜雨淋湿的窗边。爸爸坐在红色的靠背椅子上,清清喉咙,开始给我读书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记得小时候……”爸爸的声音浑厚而又柔和,就像一位男中音歌唱家沉浸在一曲咏叹调中。有时,他晃动—下头发中夹杂几根白发的脑袋;有时,他双眉紧锁又一下子舒展开;有时,他瘦削的脸部肌肉抽动几下,微笑就浮现在他的嘴角眉梢。
爸爸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中去了。与其说我在听爸爸读书,不如说我在阅读爸爸。在我面前的爸爸好像很陌生,很遥远,很模糊……
记得小时候——十年前了,爸爸给我读过书,再后来,他就没有时间了。我记得,他说话很快,吃饭很快,走路很快,做事很快——一切都很快,甚至为了学习、工作,他和妈妈很快地就把我寄放在姥姥家,甚至,我很长时间不能见他们一面。今天,此时此刻,我——爸爸唯一的儿子,就站在爸爸的身边,听他特意为我读一篇文章——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全心全意地为我读一篇文章。我能说些什么呢?只有像这春夜里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吧。
爸爸读书的声音在我的耳鼓里开始切近,开始清晰:“孩子,正因为爱你……”
窗外的雨还在下着。在这个多情的春夜里,一定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发生。我的爸爸给我读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触动了爸爸的心弦,爸爸触动了我的心弦——我,在这个多情的春夜里,重新仔细地阅读了父亲。在广阔的社会之海里,我又采撷到了一朵美丽的浪花。
文章以爸爸为“我”读文章为事件主线,以“我”因此对爸爸的关注、回忆为事件辅线,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顺序叙述,由实入虚,由虚入实,中间插叙了相关回忆,交代了爸爸平时的勤奋忙碌,为揭示父爱作了铺垫。既条理分明,又趣味盎然。
视角也就是叙事角度,就是以其为观察点、记录点、描述点的问题。谈到视角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人称,视角的确定和人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视角与人称相关而不相等。比如说叙述口吻一般为第三人称,但第三人称却不是一种固定的视角,即使在同一篇作品中,第三人称仍然可能由许多叙述视角来承担。
视角有三种,第一种是全知全能视角,第二种是限制性视角,第三种是纯客观视角。在全知叙述中,叙述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有权利知道并说出书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所以这种视角又被称为“全知全能叙述”。这里的第一人称“我”是隐含的作者,不在作品的情节中出现,作品中通常出现的是作者描绘的对象,是第三人称;限制叙述这种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人物不知道的事,叙述者无权叙述,叙述者可以是几个人轮流充当,限制叙述作者可以用第一人称的姿态出现,也可以不直接出现,而是比较客观地以第三人称去观察和叙述;纯客观叙述中,叙述者只描写人物所看到和听到的,不作主观评价,也不分析人物的心理,这里的作者也不在作品中出现,更加“隐含”。作品中常出现的人称是第三人称,仍是作者描写和叙述的对象。
只有限制叙述中才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分。
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又称为自由视角。这种叙述视角不仅具有可信性而且也易在全篇小说中统一。采用这种叙述视角,应从“我”出发,一以贯之,不得任意变换。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和没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在场,除“我”以外的人物的内心活动,也不能直接写,他们的内心世界只能通过各自的表情、神态和语言,取得外在形式,并由“我”之所感加以间接烘托。这也是它的局限性。所以那种规模宏大、人物众多、线索纷繁的小说,一般不宜采用第一人称。这种视角的益处是直抒胸怀,侃侃而谈,行文活泼自由,这些方面比其他视角的叙述方便得多。结构上,因为叙述主体始终是“我”,线索比较单纯集中,由“我”来穿针引线,情节的推进、场面的转换也较自由。这种视角便于把叙述、描绘与抒情、议论糅合起来,也便于剖析叙述者“我”的内心世界,所以在日记体、自传体和忏悔型小说中常见。
在文艺作品中,叙事角度常常是灵活转换,交错使用的。现在,视角的转换已经发展到从人的角度转换为物的角度,从实的角度转换为虚的角度。在贾平凹的《废都》中,就几次插进了物的角度,如几次从牛的角度来打量这个世界,这丰实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相信以后,叙事角度将会进一步发展。
走过那寒秋
三峡高中⊙魏子琳
十月的秋天已经明显地有了些寒意,清晨那冰凉的寒气穿过衬衫,直指脊梁。少年放假回家,敲开了家门。
他不敢直视父亲的双眼,是因为父亲逐渐憔悴的身影让他难过,或者是他觉得父亲的眼神里透露些什么他不敢面对的东西。他说不清楚,他知道自己在逃避,他觉得自己不该回家,抑或他根本就不想回家。家在每个人的心中也许都是一个温馨的地方,可此时少年却觉得它是一朵长满刺的玫瑰。他不敢去碰,可他能到哪儿去呢,在这枯黄的寒秋里?
窗外不知什么时候响起了挣扎在寒风中的秋蝉最后的喧嚣,顺着风的轨迹把夏日的歌谣消散在远处的深巷中。
曾经刚进入高中的少年是多么的意气风发,要知道他踏入的可是同龄的莘莘学子所向往的地方,第一次站在学校门口的时候,他曾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入自己向往的大学。可最近一段时间,他连续几次考试都失误了。他的自信也从山巅跌入谷底,摔得粉身碎骨。他在与父亲的好几次电话中都没敢说出自己的实际情况,他不想让父亲伤心,他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去挽救这一切,可现实却不近人情,连他最后的意愿也撕成了碎片。他无助,茫然……他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仿佛陷入了泥潭之中,越挣扎陷得越深,甚至到了碰到考试就发抖的地步。
他小心翼翼地坐在那破旧的四角已被磨坏的沙发上,父亲似乎早就知道了什么,他瞟了少年一眼,没有说话。沉默像一锅漆黑的汤,从高处落下,泼得少年一身泥泞与狼狈。
窗外知了的叫声在这充满寒意的秋夜显得有气无力。
父亲走到茶几旁,向玻璃杯中倒了一杯热开水,用手直接握着,悬于空中。那灼热的温度,让他的手不停地颤动。少年见状,马上站起身来,想去接过父亲手中的茶杯。父亲用他另一条臂膀挡住了,却缓缓地放下杯子。向着少年说:“拿得起,也得放得下,如果它让你感觉到难受了,就应该努力放下它。”少年恍然大悟,心理承受能力也应在高考的考验中得以洗礼,更何况不曾拿起,何谈放下呢?
空气中的蝉声早已歇息了。但我知道那不是死亡,而是在为走过这寒冬储备充足的能量,只为了明年夏天的继续歌唱!
文章的叙事角度是变化的,最开始是冷静的第三人称,描写少年时他的努力与挫折,描写他的父亲如何对他进行教育。这样叙述,显得客观真实,容易赢得信服。但所有事件交代完毕后,作者就灵活地将人称转变为第一人称,直抒胸臆,两种方式的交错,方便了文章内容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