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郑和下西洋

在人类航海史上,曾经有过一个规模空前的壮举,就连大航海时代最大的探险规模都不足以与之相比。它所取得的促进亚非各国之间政治、经济与文化诸方面交流的历史成就与意义也与西方国家的疯狂掠夺和屠杀迥然不同。这个壮举,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郑和下西洋。

时间

●明朝初期

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航海家郑和

事件

●实施海禁政策

●七下西洋

郑和塑像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

在距大航海时代开始前的半个多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闭关自守的倒退政策,即明太祖朱元璋的海禁。从唐代起,至宋、元时期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支持外商来华贸易,并在重要通商口岸如广州、泉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专门负责对外贸易之事,负责检查进出船只商货、收购专卖品、管理外商等。到了14世纪明朝初期,为了防范政敌(即逃匿于沿海一带的张士诚、方国珍残余势力)和杜绝沿海倭寇之患,明太祖朱元璋在加强海防的同时,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人民出海贸易。洪武四年(1371),在“罢太仓黄渡市舶司”之后,又罢黜了在各地的市舶司,《明史》上载有这一时期“寸板不许下海”的描述。这个政策使沿海人民失去了谋生的饭碗,不许下海就意味着不能捕鱼,不许海上贸易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沿海村民们有的迁居内陆,有的则远走海外。海禁成为中国闭关自守的起点。在海禁之后,明政府开始推行“朝贡贸易制度”。也就是说,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从以前的私人对外贸易被政府控制的朝贡贸易所取代。朝贡贸易实质上是一种花钱买虚名的赔本买卖,是明政府的怀柔政策,它后来使明政府背上了巨大的经济包袱。

明成祖朱棣时期,经过三十余年的休养生息之后,经济上得到了较大发展,在外交上积极推行对外开放的睦邻友好政策,积极推行朝贡贸易制度,实行“厚往薄来”的精神。即,外国商船只要在名义上向朝廷纳贡,就能获准上岸贸易,这种贸易不但不抽取关税,明廷对贡品还会付出高于市价的价钱。然而,由于海禁的原因,明朝在海外诸国中的威望降低,各国朝贡不至,中外联系减少。而明政权的更换,海外诸国还不了解,需要遣使诏谕。所以明成祖在基本上稳定了内部以后,便开始了他的外交活动。这就为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做好了政治与经济上的准备。

郑和,原姓马名和,云南昆阳(今晋宁)回族人。祖上为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家族世代信仰伊斯兰教。他父亲名叫马哈只,原名米里金,受封为滇阳侯。他与祖父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对远方异域、海外各国情况十分熟悉。郑和出生的时候是明洪武四年(1371),刚巧在罢黜市舶司后一年。郑和年幼时,便受父辈的耳濡目染,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明朝统一云南后,郑和被带到南京,成为宦官,服役于燕王府。燕王即后来的明成祖朱棣,由于郑和聪明伶俐、才智过人,更兼为人谨慎,受到燕王赏识,被选为贴身侍卫。在“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立下了许多战功。朱棣登上帝位之后,赐“郑”姓于郑和,将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

顺应明成祖安抚邻邦、震慑海寇的需要,郑和于永乐初年起就在朱棣的指示下专注于航海事业。在他的早期航海活动中,他开始研究和分析航海图,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天文地理、船舶驾驶及修理的知识技能。当然,在他七下西洋的时候,随船的还有一批具有牺牲精神的航海家。如果不是他们的精诚协助,这样大规模的使团远航任务是难以完成的。

郑和七下西洋

据《明史》记载:“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五虎门扬帆……”可知,1405年郑和在皇帝朱棣的授命下,与王景弘等人率士卒2.7万多人,出使西洋,并花了许多财力来造大船。前所未有的船队,承载着人类历史上最堂皇的远航。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时,共有200余艘船,光是被称为宝船的大船就有62艘,这种船长44丈,宽18丈,可谓“体势巍然,巨无与敌”(明巩珍语)。其余还有专司供送官物的马船,运载粮食补给的粮船,此外还有护送之用的战船。如此大的规模,实在蔚为壮观。而中国这个时候的造船技术更是达到了顶峰。在航海史上,如此大规模远航的长途航行是绝无仅有的。即便是后来的大航海时代,也无与匹敌。而总共七次这种大规模远航的耗资也是巨大的,如果没有殷实的国库财力作为后盾,要实现七下西洋的壮举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郑和墓 云南省晋宁县昆阳,是郑和的故乡。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修筑了郑和墓及纪念亭。

明朝时期所谓的西洋并非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大西洋,而是指加里曼丹岛以西至东非沿岸的海域和地区,其中又以马六甲海峡为界而分为大西洋和小西洋。大西洋就是印度洋,小西洋即南海西部。郑和下西洋,经由南海横渡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麦加一带和赤道以南数百千米的非洲东海岸,前后共经历了30余个国家。包括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山、古里、旧港、满剌加、暹罗、渤泥等。郑和历次出使,每到一地,都首先向当地国王或酋长宣读诏敕,然后对其王、妃、臣、僚等赏赐以金币及锦绮纱罗等物,当地国王或酋长或有所贡纳。最后,郑和则以所带中国货物如丝绸、瓷器等交换当地物产。

在郑和下西洋的途中,曾经遇到过许多棘手的事情,但这些事都在郑和的处理下得到了妥善解决。如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便发生了这样的例子。当时,他们经占城顺风南下,于永乐四年(1406)到达爪哇(今印度尼西亚)。这里为南洋要冲之地,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当时由于爪哇国中东、西王产生政治矛盾,郑和的使团人员在入市之时被西王国人误杀,共有170人。郑和冷静地处理了这件事,强忍悲愤,禀明皇上,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了此事件,使爪哇西王感恩戴德,年年入贡。在第一次下西洋的终点站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郑和在这里建了一个象征中古人民世代友好的纪念碑,其文曰: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皞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后来,郑和每次下西洋都以这里为中转站,两国关系也发展良好。

此后,郑和又分别在永乐五年(1407)九月、永乐七年(1409)九月、永乐十一年(1413)十一月、永乐十五(1417)年五月、永乐十九年(1421)春、宣德五年(1430)闰十二月,分别出使西洋各国,向亚、非人民展现了中国的辉煌文明以及传统科学技术,把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良好愿望传向了东南亚、非洲地区,并且也极大地震慑了那些恃强凌弱的海寇。在郑和不辱使命地完成了航海任务之后,明朝皇帝的怀柔政策取得了成效,许多国家陆续与中国建交,来华使节盛况空前。郑和于34岁时首次出使,至第七次出使时已经60岁,长年的海上生活使他的体质日益衰弱,终于,在第七次回国途中,积劳成疾,病逝于古里,享年62岁。

《郑和下西洋》 纪念邮票这四枚纪念邮票是1985年发行的,表现了郑和到达占城、古里等国,受到了当地人民欢迎的场面。

郑和七下西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政治上,建立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和平局势,树立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在经济上,发展了亚非国家的贸易;在文化上宣扬了中国的教化作用,同时也增进了中国人民对亚非国家的认识和了解。七下西洋的活动在亚、非之间开辟了稳定的海上交通航道。他所绘制的《郑和航海图》成为沿途航行的重要航海手册。

为什么没有大发现

众所周知,中国在明代时期已经具备了先进的航海技术与财力,郑和七下西洋就是一个例子。然而,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却没有大发现?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方大航海时期的目的迥然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为了促使邻国之间的和平友好,督促其来朝进贡,宣扬明朝国威,威慑海寇。而大航海时代的各个西方国家却是以开辟新航路,以发现、攫取、占有为目的。因此,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更具冒险精神。其次,中国向来以天朝自居,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经济上自给自足,没有必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开辟新航路以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当年郑和下西洋也不是出于经济原因。而欧洲国家在黄金严重外流,香料极度匮乏,海上关税壁垒的阻碍下,各国政府都积极支持远航事业,这种动因当然是强大而持久的。最后,从地形上来看,中国缺乏参与大发现的理想的自然条件。在中国以东是全世界最大的太平洋,以当时的航程来看,西欧国家要到达美洲的话,只需要走中国到美洲的航程的三分之一远就可以了。

郑和海船模型 郑和于1405年到1433年间七次下西洋。船队中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立九桅,挂十二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所以,中国与地理大发现失之交臂有着复杂的内部原因和客观原因。尽管郑和并未发现新大陆,也没有像大航海时代的冒险家那样带回巨大的经济利益,但他还是因其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而被载入了史册。自他远航结束之后,明朝国库空虚,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而自唐代以来就名震海外的中国航海事业开始由盛而衰,让位于西欧。 J9v8y6r5+rhNdPn7nH3qM7mb7lSydCJbkq3qlCzEWqAVTwErK12yNf0X+smxMib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