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
河上公章句: 冲,中也。道匿名藏誉,其用在中。或,常也。道常谦虚不盈满。道渊深不可知,似为万物之宗祖。
司马光注: 深不可测,常为物主。
范应元集注: 冲,虚也,和也。渊者,深也。似者,道不可以指言也。谓此道虚通,而用之又不盈,以其无形也。然而渊深莫测,似万物之尊祖也。苏辙曰:夫道冲然至无耳,然以之适众有,虽天地之大,山川之广,无所不遍。以其无形,故似不盈者。渊兮深眇,吾知其为万物宗也,而不敢正言之,故曰似万物之宗祖也。
王夫之曰: “冲”,古本作“盅”,器中虚处。不期不盈,故或之。
挫其锐 ,
司马光注: 锋角猛露,道所恶也。
解其纷 ,
司马光注: 事为烦乱,道所鄙也。
和其光 ,
司马光注: 辉华显赫,道所贱也。
同其尘 。
司马光注: 污辱卑下,道所贵也。
湛兮似或存 。
河上公章句: 挫其锐,锐,进也;人欲锐精进取功名,当挫止之,法道不自见也。解其纷,纷,结恨也;当念道无为以解释。和其光,言虽有独见之明,当知暗昧,不当以擢乱人也。同其尘,当与众庶同垢尘,不当自别殊。湛兮似若存,言当湛然安静,故能长存不亡。
司马光注: 湛然不动,若有若亡。
范应元集注: 人能用道以挫情欲之锐,解事物之纷,莹心鉴而不炫其明,混浊世而不污其真,则道常湛兮,似乎或在也。
王夫之曰: 阳用锐而体光,阴用纷而体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河上公章句: 吾不知谁之子,老子言:我不知,道所从生。象帝之先,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之生也;至今在者,以能安静湛然,不劳烦欲使人修身法道。
王弼注: 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故人虽知,万物治也,治而不以二仪之道,则不能赡也。地虽形魄,不法于天则不能全其宁。天虽精象,不法于道则不能保其精。冲而用之,用乃不能穷满以造实,实来则溢,故冲而用之,又复不盈,其为无穷亦已极矣。形虽大,不能累其体,事虽殷,不能充其量,万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渊兮似万物之宗乎?锐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过其载;天慊其象,德不能过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
司马光注: 言其先天地生,物莫能瑜。
范应元集注: 老子言我不知道所从生,似在天帝之先也。苏辙曰:道虽常存,终莫得而名之,然亦不可谓无也,故曰此岂帝之先邪。帝先矣,而又先于帝,则莫或先之矣。
纯阳真人释义: 此乃见道之实。知其味,得其理,充塞乎天地,饱味乎己身,故冲满于体,而用之不穷。已知有道,而不可满。一满,而其得妙有几,不能已精而益求其精,已妙而益求其妙。守道不盈,则知渊源之妙,方明道之宗旨,而知万物之本源。此大圣人方能,稍有盈则溢,或者有坚其志,不至于盈,而方能造到大圣人。知宗万物者也,岂不渊乎。到此一步,不可效子路之勇。进得勇,而退心易生。勇进则用于心,使心劳而退念出。效颜子之默,不用于心而用于神,故锐锋而自挫。不知有锐,亦不知挫锐之心,其外之纷不能入。外纷不入,不待解而纷自无。不外于默。一默,诸纷不能乱我之神,扰我之神,分我之心,散我之气,耗我之精。不乱,不扰,不分,不散,不耗,如此性光方现,使我静内生光,才能知其妙,明其理,方得深入其奥。冲而用之,到冲底地步,才叫作和。人炼形如地静寂不动,才叫作同其尘。尘,土也,地也,地属坤,乃炼坤之质,从阴中求出点阳明之象,现而为光。光生则坤静,坤静则湛兮而成道。道非无,无而若存焉,婴儿一现,我不知是谁之子,在杳冥之中,我不知有我,而安知辨别其子。帝,我也。要返于一来之际而复我本来面目归于无始之先,合道以为我,合我以为道,才叫作道冲而用之。嘻嗟夫!子等学道者,要饱味乎身心,养浩然之气,充塞乎天地,不盈乎志,不挫其锐,不解其纷。无锋不挫,无纷可解,到其同尘之寂静,而知性光之冲和,道不知为道,子不知为子。那时节,子不欲会吾,吾欲会子耳。同其声,同其应,子是吾耶,吾是子耶,总不外道冲而用之,吾与子也者景象。知道之妙,明道之理,深入于道之奥,不但吾与子,而充塞乎天地之外者也。
陆希声传: 道以真精为体,冲虚为用,天下归之未尝盈满,万物宗之渊深不测。得其用则可以挫俗情之锋锐,解世故之纠纷。得其体则可以上和光而不皦,下同尘而不昧。虽湛兮不可得窥,而绵绵乎若存,故前称或似而后言似或。吾终不能知其所始,象若先天地而生焉。
邵若愚解: 虚无大道,化生一气,一气分而为阴阳。阴阳生化,秉一气为主,乃知一气处阴阳之中,故曰冲气。夫大道以冲气而用之也,如天覆地载,日照月临,冬寒夏暑,春生秋敛,皆冲气之用。冲气者,有而无形,无而有精,天地之间,或不盈不亏,渊兮,似万物之宗。学人欲见冲气者,当挫其心之锐,锐息则志休,故能解其事之纷多也。志闲少欲则善和其光,与物无争则能同其尘,内外无染,湛兮其惟一心也,虽不见其迹,又似或存。释家喻为慧灯朗月,衍家以为大药金丹。孟子以谓浩然之气,言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塞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老子指湛兮似或存者,乃大道所化之一气,曰吾不知谁之子,此象万物帝主也,在阴阳之先前也。
憨山德清注: 此赞道之体用微妙,而不可测知也。冲,虚也。盈,充满也。渊,静深不动也。宗,犹依归也。谓道体至虚,其实充满天地万物。但无形而不可见,故曰用之或不盈。道体渊深寂寞,其实能发育万物,而为万物所依归。但生而不有,为而不宰,故曰似万物之宗。或,似,皆不定之辞。老子恐人将言语为实,不肯离言体道,故以此等疑辞以遣其执耳。锐,即刚勇精锐,谓人刚锐之志,勇锐之气,精锐之智,此皆无物可挫。唯有道者能挫之,故曰挫其锐。如子房之博浪,其刚勇可知;大索天下而不得,其精锐可知。此其无可挫之者,唯见挫于圯上老人一草履耳。由子房得此而进之于汉,卒以无事取天下。吾意自庄周以下,而功名之士,得老氏之精者,唯子房一人而已。以此较之,周善体而良善用,方朔得之,则流为诡矣,其他何足以知之。纷,谓是非纷扰,即百氏众口之辩也。然各是其是,各非其非,此皆无人解之者。唯有道者,以不言之辩而解之,所谓大辩若讷,以道本无言,而是非自泯,故曰解其纷。和,混融也。光,智识炫耀于外。即所谓饰智惊愚,修身明污者,是也。唯有道者,韬光内照,光而不耀,所谓“众人昭昭,我独若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故曰和其光。与俗混一而不分,正谓呼我以牛,以牛应之,呼我以马,以马应之,故曰同其尘。然其道妙用如此,变化无方,而其体则湛然不动,虽用而无迹,故曰湛兮或存。要妙如此,而不知其所从来,故曰吾不知谁之子。且而不是有形之物,或象帝之先耶。帝,即天帝。象,或似也。愚谓此章赞道体用之妙,且兼人而释者。盖老子凡言道妙,全是述自己胸中受用境界,故愚亦兼人而解之,欲学者知此,可以体认做工夫,方见老子妙处。字字皆有指归,庶不肖虚无孟浪之谈也。
王夫之曰: 用者无不盈也,其惟“冲而用之或不盈”乎!用之为数,出乎“纷”、“尘”,入乎“锐”、“光”;出乎“锐”、“光”,入乎“纷”、“尘”。唯冲也,可锐,可光,可纷,可尘,受四数之归,而四数不留。故盛气来争,而寒心退处,虽有亢子,不能背其宗;虽有泰帝,不能轶其先。岂尝歆彼之俎豆,而竞彼之步趋哉?似而象之,因物之不能违,以为之名也。
译文
大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像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