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
河上公章句: 营魄,魂魄也。人载魂魄之上得以生,当爱养之。喜怒亡魂,卒惊伤魄。魂在肝,魄在肺。美酒甘肴,腐人肝肺。故魂静志道不乱,魄安得寿延年也。抱一,能无离乎,言人能抱一,使不离于身,则长存。一者,道始所生,太和之精气也。故曰:一布名于天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正平,入为心,出为行,布施为德,摠名为一。一之为言,志一无二也。
王弼注: 载,犹处也。营魄,人之常居处也,一人之真也。言人能处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无离乎,则万物自宾矣。
范应元集注: 营魄,魂魄也。《内观经》曰:动以营身之谓魂,静以镇形之谓魄。魂属阳,魄属阴。一者,道之一也。谓身载魂魄,抱道之一,顷刻无离,人能之乎。
王夫之曰: 营魄者,魂也。载者,魄载。
专气致柔 ,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 ,能无疵乎?
河上公章句: 专守精气使不乱,则形体能应之而柔顺。能如婴儿内无思虑,外无政事,则精神不去也。当洗其心,使洁净也。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不淫邪也,净能无疵病乎。
王弼注: 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得矣。玄物之极也,言能涤除邪饰,至于极览,能不以物介其明。疵之其神乎,则终与玄同也。
范应元集注: 专者,静定不挠之义。疵,黑病也。夫婴儿气专而和柔,谓不挠其气以致和柔,俾常如婴儿之时,人能之乎。心不虚则不明,不明则不通。谓涤除私欲,使本心精明,如玉之无瑕疵,鉴之无尘垢,则冥观事物,皆不外乎自然之理,人能之乎。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
河上公章句: 治身者,爱气则身全;治国者,爱民则国安。治身者呼吸精气,无令耳闻;治国者,布施惠德,无令下知也。
王弼注: 任术以求成,运数以求匿者,智也。玄览无疵,犹绝圣也。治国无以智,犹弃智也。能无以智乎,则民不辟而国治之也。
司马光注: 善爱民者,任其自生,遂而勿伤。善治国者,任物以能,不劳而成。
范应元集注: 王弼、孙登同古本。谓抱一、专气、涤除等事,既以修身明心,可推充此道以及人物,即爱民治国之本也。循自然之理以应事物,莫不有当行之路,则何以智为。爱民者非区区爱之,但不害之,即爱之至也。治国者非区区治之,但不乱之,即治之至也。人能之乎。
天门开阖 ,能为雌乎 ?
河上公章句: 天门谓北极紫微宫。开阖谓终始五际也。治身:天门,谓鼻孔开,谓喘息阖,谓呼吸也。治身当如雌牝,安静柔弱,治国应变,合而不唱也。
王弼注: 天门,天下之所从由也。开阖,治乱之际也,或开或阖,经通于天下,故曰,天门开阖也。雌,应而不倡,因而不为,言天门开阂能为雌乎,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
司马光注: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范应元集注: 天门者,以吾之心神出入而言也。心神本不可以出入言,然而应物为出,应己为入,出则开而入则阖,不可不如是而言也。《庄子·天运篇》载: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成玄英注亦云:天门者,心也。雌者言其主静而和柔也,亦感而后应之义。河上公并苏注皆作为雌。一本或作无雌,恐非经义。盖当经中有知其雄,守其雌也,理亦当作为雌。谓吾之心即天之心,当于一动一静之际,常为雌柔,使神气和顺,则阴阳之气一开一阖,亦和顺矣。
王夫之曰: 生之所自出为天门,化至乃受之。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河上公章句: 言达明白,如日月四通,满于天下八极之外。故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彰布之于十方,焕焕煌煌也。无有能知道满于天下者。
王弼注: 言至明四达,无迷无惑,能无以为乎,则物化矣。所谓道常无为,侯王若能守,则万物自化。
范应元集注: 明白,虚也。四达,通也。谓此心虚明坦白,四达皇皇,感而后应,应而常虚,无以私意为之,人能之乎。盖此心无为而无不为也,无为是本,无不为是末。然本末一贯,得其本则以一行万,而逐处皆是,通乎末则会万归一,而无时不中。但人当守其本,则末自归一尔。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河上公章句: 道生万物而畜养之。道生万物,无所取有。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器用。是谓玄德。言道行德,玄冥不可得见,欲使人如道也。
王弼注: 生之,不塞其原也。畜之。不禁其性也。不塞其原,则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则物自济,何为之恃。物自长足,不吾宰成,有德无生,非玄如何。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
司马光注: 长谓下知有之,宰谓有所制割。
范应元集注: 畜,养本也。谓万物皆根于道而生,本于德而养,然生之而不以为己有,为之而不恃其功,至于长成而不为之主,故万物各得其所而不知所以然而然,是谓玄德也。圣人体是道而无迹,大而化之,是以百姓不知帝力,玄之德也。
苏辙曰: 其道既足以生畜万物,又能不有、不恃、不宰,虽有大德,而物莫知之也,故曰玄德。
纯阳真人释义: 此章体道之实。周遍内外,使魄成真。一团性光内照,无中寻有,以乐天真。抱真一道,而永住黄房。如婴儿,无知无识田地返其太无之始,以涤除瘴魔,保我无极大道,以合天地。方得爱我真一之元,治复我身心并一切凡想无放于外,才能开其天门,闭其地户,以养我一团太和之气。上合天之清浮,下合地之重浊,中澄我之身心,不空我本来面目,方得自明其明。自复其复,一点阳神,周遍六合,通天达地,无所不照,无处不普,才为真人。于是生之气,蓄之神,生气于无为之中,冥冥忘忘,为之而不恃其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故长生。而天地神明,所以玄之又玄,无处主宰于我,是谓玄德。不由天,不由命,而由我一点道心。谁能似此全德全玄,而不改初心岂非神也、仙也。
陆希声传: 载犹夫也,发语之端也。夫魄者,生之始。一者,道之子。营其始,抱其子,则神与形不相离矣。专其冲和之用,致其柔静之志,则性与气如婴儿矣。洗心遗照,何思何虑,则道与德无疵病矣。爱民如赤子,治国如小鲜,人各自正,则可以无为矣。顺天应变,一阖一辟,物当自化,则可以守雌矣。道不昏昧,德乃旁行,百姓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则可以无知矣。上三者可以修身,下三者可以治国。所谓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天下,其德乃溥。夫如此乎乃可以生成万物,畜养百姓矣。唯能生之而不执有,能为之而不矜恃,能长之而不宰制,则道之用被于物深矣,故谓之玄德。
邵若愚解: 心无定名,随处而立。心动则著物,著物便见心。心动则属阳,其名曰神,又名曰心。心不动则属阴,其名曰精,又名曰性。心向外也,为视为听,其名曰魂,又名曰情。心向内也,收视反听,其名曰魄,又名曰意。皆随处立名,总名曰心。乃知心者,载身之主,无不经营。今言魄者,谓魄属阴,阴以静为法制,心为内,静则精魄住,精魄住则神魂住。精神魂魄混融相合为一,谓之抱一。抱一虽能治二气于黄道,会二性于元宫,瓒簇五行,合和四象,此长生之术,未极于道者,缘心著一故也。老子叹曰能无离乎,离有入无,令心廓彻清静,始曰无为,此名真心,乃大道也。如专气致柔者,既言专气,便是用心,有心则不得致柔,能比如婴儿无心乎?若涤除万境,一心览玄,如玉有疵,能有心执玄而无瑕疵乎?夫爱民治国之心,经营天下之政,事彰于迹,有迹则有忧,而能显诸仁、藏诸用而无为乎?天然机解之门,心也,开阖应务之际,能随顺物情而为雌乎?心本静明洁白,四方通达,缘染知见,情解窒碍,不得虚静,能无知见乎?夫一者,攀缘之本,生灭之根。既有一系著,即非无为之道,能离抱一之迹,方合于玄德。玄德者,生育之,畜养之。夫生之者,道而不见其有为之者,德而不见其恃,至于长成而不为主宰,是谓玄德。故庄子云:通于一,万事毕,若无心得一而鬼神服,此之谓也。
憨山德清注: 此章教人以造道之方,必至忘知绝迹,然后方契玄妙之德也。载,乘也。营,旧注为魂。楚辞云,魂识路之营营,盖营营,犹言惺惺,扰动貌。然魂动而魄静,人乘此魂魄而有思虑妄想之心者。故动则乘魂,营营而乱想。静则乘魄,昧昧而昏沉。是皆不能抱一也。故楞严曰,精神魂魄,递相离合,是也。今抱一者,谓魂魄两载,使合而不离也。魂与魄合,则动而常静,虽惺惺而不乱想。魄与魂合,则静而常动,虽寂寂而不昏沉。道若如此,常常抱一而不离,则动静不异,寤寐一如。老子审问学者做工夫能如此。乎者,责问之辞。专气致柔。专,如专城之专。谓制也。然人赖气而有生。以妄有缘气,于中积聚,假名为心。气随心行,故心妄动则气益刚。气刚而心益动。所谓气壹则动志。学道工夫,先制其气不使妄动以薰心,制其心不使妄动以鼓气,心静而气自调柔。工夫到此,则怒出于不怒矣。如婴儿号而不嗄也。故老子审问其人之工夫能如此乎。涤除玄览。玄览者,谓前抱一专气工夫,做到纯熟,自得玄妙之境也。若将此境览在胸中,执之而不化,则返为至道之病。只须将此亦须洗涤,净尽无余,以至于忘心绝迹,方为造道之极。老子审问能如此乎。此三句,乃入道工夫,得道之体也。老子意谓道体虽是精明,不知用上何如,若在用上无迹,方为道妙。故向下审问其用。然爱民治国,乃道之绪余也。所谓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土苴以为天下国家。故圣人有天下而不与。爱民治国,可无为而治。老子审问能无为乎。若不能无为,还是不能忘迹,虽妙而不妙也。天门,指天机而言。开阖,犹言出入应用之意。雌,物之阴者。盖阳施而阴受,乃留藏之意。盖门有虚通出入之意。而人心之虚灵,所以应事接物,莫不由此天机发动。盖常人应物,由心不虚,凡事有所留藏,故心日茆塞。庄子谓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蹊。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此言心不虚也。然圣人用心如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所谓应而不藏。此所谓天门开阖而无雌也。老子审问做工夫者能如此乎。明白四达,谓智无不烛也。然常人有智,则用智于外,炫耀见闻。圣人智包天地,而不自有其知。谓含光内照。故曰明白四达而无知。老子问人能如此乎。然而学道工夫做到如此,体用两全,形神俱妙,可谓造道之极。其德至妙,可以合乎天地之德矣。且天地之德,生之畜之。虽生而不有,虽为而不恃,虽长而不宰,圣人之德如此,可谓玄妙之德矣。
王夫之曰: 载,则与所载者二,而离矣。专之,致之,则不婴儿矣。有所涤,有所除,早有疵矣。爱而治之,斯有为矣。阖伏开启,将失雌之半矣。明白在中,而达在四隅,则有知矣。此不常之道,倚以为名,而两俱无猜,妙德之至也。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达到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吗?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