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3日,时任日本关东军参谋长的东条英机向日本军部确定将在4天后向卢沟桥发起进攻。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卢沟桥附近的中国守军驻地。19时30分,日军正式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疑为中国守军所为,并有一位名叫志村菊次郎的日本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进行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日军的无理要求,并坚决否认了枪声为中国士兵所放的指责。其实,志村菊次郎是由于在演习途中拉肚子而暂时和大部队失去联系的,而且早已归队。但日军就坚持以“士兵失踪”作为说辞,要求使用武力进行搜查。
桥的东头便是宛平城,城墙上的累累弹痕至今仍清晰可见。正是在这里,中国人民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翌日清晨5时左右,日军对宛平城的卢沟桥发动进攻,拉开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遭到日军攻击之后,守卫宛平城的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在团长吉星文的指挥下,英勇抗敌,最终击退了日军。日军见宛平和卢沟桥久攻不下,就使出缓兵之计,放出了愿与中方谈判以解决纠纷的消息。1937年7月8日深夜,日军与北平市市长兼第29路军副军长秦德纯达成三项口头休战协议:双方立即停止射击;日军撤至丰台,中国军队退到卢沟桥以西地带;宛平城内防务由保安队担任。之后双方进入休战期,然而,日军却利用这段时间不断向包括宛平在内的华北地区调集重兵,很快就调集了10万人。
7月18日,实力大增的日军重新发动了对宛平城的攻击,同时对廊坊实施进攻。25日,日军攻占廊坊。第二天,日军华北驻屯军向第29路军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中国驻卢沟桥、八宝山附近部队27日正午退至长辛店,驻北平城内及西苑之部队28日正午移至永定河以西地区。宋哲元将军严词拒绝,并向全国表达了坚决抗战的决心。27日凌晨,日军对通县发动了进攻,并在中午时分将其占领。同一天,日本军部大本营向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了作战指令,命令其向平津地区发动总攻。
1937年7月7日,第29路军吉星文团在卢沟桥上奋起抵抗日军的进攻。在卢沟桥事变中,为保卫国土,许多士兵在这里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