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容易的,却不应该自己去结束生命,这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如果真的绝望,也应当坚忍,凭着信念去相信希望之光的永恒。茨威格相信这希望的曙光,只是他的脆弱令他对现世的黑暗感到无法容忍。他认为只有尽快离去,才能从那痛苦的世界中得到解脱。
残酷的世界大战曾经令无数人绝望。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没有上战场的和在战场上浴血战斗的人,灵魂都在血与火的焦灼中受着煎熬。斯蒂芬·茨威格幸而不幸地生活在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在他超凡的观察力和感知力面前,世界只是一片混乱的黑暗,尤其是他的家乡欧罗巴大地上更是战火纷飞,人性受到超前蹂躏。
1881年11月28日,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的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他的父亲莫里茨·茨威格早年以经营纺织业发家致富,作为一名商人,他不入俗流,举止言谈非常有教养,会弹钢琴,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英语以及德语。他的母亲出身于意大利一个金融世家,也是有着犹太血统的名门闺秀,在她的影响下,茨威格从小就会说意大利语。仅仅从语言能力上来说,这些是促成茨威格在形成语言和文学上的天赋的客观条件。茨威格的童年至少年时代都过着富裕、平静而幸福的家庭生活。他的父母以当时最好的教育条件来教导他。就这样,在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文艺熏陶下,茨威格小小年纪便有了欧洲上层人士的绅士风度,在文学艺术上的天赋也逐渐显露出来。在茨威格16岁的时候,他便在维也纳《社会》杂志上发表诗作。值得注意的是,茨威格一家因为是犹太人而不信基督教。
18岁中学毕业后,茨威格在维也纳和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和文学。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波德莱尔和魏尔伦以及凡尔哈伦等都是他研究的对象。除了文学作家和作品之外,他非常喜欢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那些细腻的人物心理分析和描写成为他后来写作的重要内容。在柏林时期,为了了解下层人物的内心世界,他曾深入社会底层,近距离了解劳苦大众的生活和思想。19岁时,茨威格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银弦》。他发展出一种特别的写作方法,即把谨慎的心理分析、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和极好的修辞风格融为一体。跟所有富有阶层的人一样,茨威格喜欢四处游历,先后去了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其间,他从事外国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翻译工作,包括波德莱尔、魏尔伦等诗人的作品。
如果不是1914年一战爆发,他平静的生活会一直这样持续下去。战争伊始,他自愿入伍,被委派从事战时新闻服务。在法国作家、和平主义者罗曼·罗兰的影响下,他越来越厌恶这场战争。1917年,茨威格第一次在服役期间休假,创作了反战戏剧《耶利米》。后来他退役,搬到中立国瑞士的苏黎世,在那里作为记者为《维也纳新自由报》工作。其间,他的反战剧《耶利米》也在瑞士首演。1919年,茨威格在萨尔茨堡和弗里德里珂·冯·温特妮茨结了婚。之后,他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于写作之中。在法西斯上台前,茨威格的创作如日中天,安定的生活令他创作出大量作品,如《马来狂人》(1922)、《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1922)、《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混乱的感情》(1927)、《人类群星闪耀时》(1927)、《旧书商门德尔》(1928)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的小说以精准把握女性心理而闻名,他的传记作品则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磅礴的情感和深刻的历史分析。人们喜欢他的作品,他的书销售量直线上升,在德国作家中拥有读者之众,很少有人能超过他。然而战争的阴影再度向世界袭来,纳粹德国的种族主义更以旋风般的劲头刮走了他对世界甚至对人生的期望。
1933年,对茨威格来说是黑暗的一年。希特勒上台伊始就宣扬种族主义,犹太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柏林狂热的纳粹大学生在广场上焚烧进步作家和犹太作家的书籍,以表示对法西斯主义的信仰,对元首的忠诚。包括海涅、托马斯·曼和茨威格的作品在内的大批书籍被焚,这些作家的作品统统被禁。大批进步人士,犹太血统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作家受到迫害,关进集中营,或被迫流亡国外,德国国内一片白色恐怖。1934年,就在茨威格为纳粹迫害犹太人而担忧的时候,奥地利当局抄了茨威格的家。他对奥地利当局深感失望,在这样的局势下,不得不离开生活了多年的萨尔茨堡前往英国。
茨威格与理查·施特劳斯是好朋友,他为施特劳斯撰写过剧本《沉默的女子》。1935年6月24日,《沉默的女子》在德国德累斯顿进行首演时,施特劳斯因为拒绝纳粹要求将茨威格的名字从节目单上移除,结果纳粹高官戈培尔以拒绝出席作为回应,而且在三次演出后,此剧便遭禁演。
茨威格擅长写历史人物传记,曾对那些人物进行过深刻的分析,对希特勒,他根据其言行和他的《我的奋斗》一书分析并认为希特勒青年时代作为一个落魄的艺术家,流落在维也纳街头,衣食无着、走投无路,为此他绝不会宽恕维也纳,放过奥地利。正因如此,他在1934年就离开了奥地利,去往英国。果然,奥地利后来在1938年被纳粹德国吞并。希特勒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了维也纳,将这片他曾经受到屈辱的土地踏在脚下。在英国,1938年,他和第二任妻子伊丽莎白·绿蒂(33岁)结了婚。他亲切地称她为“绿蒂”,两人感情十分深厚。1938年,茨威格正式移民英国,获得英国国籍。
●照片的拍摄时间大约是1900年,斯蒂芬·茨威格(右)和他的兄弟艾尔弗雷德在维也纳。
在英国,当茨威格看到大部分欧洲人士,包括张伯伦这样老练的政治家在内,都对希特勒抱以幻想,以为绥靖政策可使法西斯餍足的时候,茨威格却看清了法西斯的罪恶本质,他预感到不仅英国,连整个欧洲大陆都岌岌可危。1940年,他离开了伦敦,取道美国纽约、阿根廷和巴拉圭到达了巴西。
然而巴西也是一个法西斯势力猖獗的地方。当他集中精力创作小说《象棋的故事》(1941)和回忆录《昨日的世界》(1942)的时候,欧洲却传来不好的消息。波兰、比利时、挪威等国纷纷沦陷,数百万犹太人被纳粹分子锉骨扬灰,只有英国和苏联还在与纳粹苦战。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为它的沉沦感到心痛和绝望。
1942年2月22日,他和他的夫人绿蒂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病理学家认定,他们的死亡时间是在中午到下午4点之间,服用了超量巴比妥。当警察发现时,茨威格与妻子相拥躺在床上,一瓶矿泉水放在床边的桌子上。
茨威格的遗书表明,他的死完全是出于自愿。在遗书中,他这样写道:“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任务亟须我去履行……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茨威格去世后,巴西总统下令为这位文学大师举行国葬。成千上万的民众怀着悲痛的心情跟在灵车后面为他送葬。热爱他的读者以及后来德国文学的研究者们纷纷探讨这位作家的死因,提出种种疑问,企图做出种种解释。为什么茨威格会走上这条绝路?莫非他流亡国外生计无着,穷愁潦倒?抑或看不见前途,悲观绝望?
实际上,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茨威格在物质方面没有任何匮乏,也绝不缺少荣誉。他在美洲的演讲总是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他在巴西举行的作品朗诵会总是万人空巷。他有英国国籍,不像一些流亡的犹太人处处受到歧视,在饥饿线上挣扎;他拥有巴西的长年签证,是受到特殊礼遇的共和国的贵宾。显然,他不缺钱,甚至是很富裕,也非常有地位。人们不禁要问,一个物质上绝不匮乏的人为什么要选择自杀?
有钱不一定有幸福感,而茨威格却绝对是一个认为精神享受大于物质享受的人。他以诗人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以纤细而敏感的感觉去认知世界,当他觉得欧洲已经沦陷,连天烽火,遍地尸骨,人性泯灭,道德沦丧,人类堕落成自相残杀的野兽后,他的理想破灭了,万念俱灰。他的内心极度痛苦,活着已是一种负累,他看不到黎明的曙光,或者说他觉得自己等不到那一天了。他的遗书的最后这样写道:“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很显然,是茨威格自己选择的这条路。
1933年以后,当欧洲的文学家评论家们还没来得及为这位文学新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时,他的作品就受到了纳粹的封杀,以至于在整个战争期间,茨威格的声名在欧洲并不大。他被人遗忘,并非他自己的过错。及至二战结束以后,茨威格的作品首先在美国和日本,接着在苏联引起强烈反响。1981年之后,他和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读者似乎发现了一颗文坛新星,从此茨威格声名大振,不仅他生前已经发表过的名篇逐一再版,即便是他生前从未发表过的遗稿也被一一整理付印。当不可一世的法西斯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遭到千古唾骂时,茨威格却在他那遍布全世界的读者心里得到了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