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仕途新星

在清朝,殿试完,一甲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而二甲和三甲的进士们不能直接进入翰林院,还要在保和殿进行一个考试,决定是否能进翰林院,这个考试是由皇帝主持的,称作朝考,通过朝考的人,称为庶吉士,庶吉士就可以进入翰林院接受深造了。

这次朝考是由道光帝主持的,曾国藩顺利过关,成为翰林院庶吉士。这个庶吉士可非同小可,在明清两朝,庶吉士一般会在翰林院深造三年,三年过后再进行一个考试,这个考试叫散馆,考试成绩优秀的二甲进士会被授编修一职,成绩优秀的三甲进士授检讨一职,而剩下的都会被安排到六部任主事或者派去当地方官。明英宗之后,有个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因此庶吉士又号称“储相”,清朝汉族大臣中,很多都出身庶吉士,你若能成为庶吉士,也就等于你已经有了平步青云的机会,前途不可限量。

道光二十年(1840),曾国藩在翰林院深造完毕,参加了散馆考试,名列二等十九名,因为曾国藩殿试的时候是三甲第四十二名,所以被授予翰林院检讨,这个官是个很小的京官,只有从七品,还没有号称“芝麻大”的知县官大(知县为正七品),不过翰林院里边的编修、检讨都是非常牛的官职,看似很小,实际上升空间很大而且曾国藩这个人做官很有一套,所以在未来的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一直做到从二品的大官。

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安分竭力,泊然如一无所求者,不过二年,则必为上官僚友所钦属也。”这句话基本上是曾国藩为官之道的精髓概括成两个字就是耐烦。曾国藩任京官的数年中,安分守己,只求自己尽力做事,不和别人争竞,同倭仁、胡林翼等人的关系都不错,在官员中赢得很好的口碑。同时曾国藩还拜在军机大臣穆彰阿门下,穆彰阿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政敌非常善于揣摩道光皇帝的心思,任军机大臣二十载,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势力很大。穆彰阿对曾国藩是很照顾的,在穆彰阿的提携下,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国藩升任翰林院侍讲,这个已经是从五品的官职了。

两年后,曾国藩升任翰林院侍讲学士,这个是从四品的官,主要是给皇帝或者太子讲课。这一年,曾国藩的好朋友李文安让两个儿子住到曾国藩家,让曾国藩帮忙辅导补习。李文安是道光十八年(1838)的进士,和曾国藩同一年考中进士,并且都是三甲里边的,所以两个人关系非常好,李文安是个热心功名的人,他不但自己热心,而且也很支持长子和次子考功名,道光二十四年,他的两个儿子进京参加会试,结果没考上,于是他便让两个儿子住到了曾国藩家,一边让曾国藩帮忙辅导补习,一边准备下次的会试。李文安的这两个儿子都非常出名,长子叫李瀚章,次子叫李鸿章。

道光二十六年(1846),曾国藩充任文渊阁直阁事,这是他兼职的一个职位,品级没变,还是按照自己翰林院侍讲学士的品级,从四品。

道光二十七年,曾国藩一下升到内阁学士,同时兼任礼部侍郎,属于从二品的官,内阁学士这个官的名气非常大,乾隆年间著名的文人纪晓岚就曾经做过这个官。内阁学士是皇帝的顾问,在明代位高权重,不过到了清朝,内阁只剩下虚名了,没什么实权。而侍郎却是实实在在的大官,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这一年曾国藩才三十七岁,正当盛年,曾家几百年来,一直和仕途不搭边,到了他这一代,居然做到了从二品的大员,而且还是由从四品直接跳到从二品,曾国藩的狂喜之情不言而喻,曾国藩特意给自己的祖父曾玉屏(那个目光深远的农民)写了封信,说孙子我蒙受皇上恩典,被授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由从四品骤然升到二品,连升四级,升得太快,有点惶恐害怕。…

曾国藩的仕途可谓官运亨通、一帆风顺,他自己也曾得意地说:“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之后的四年,曾国藩的仕途一直很顺,没什么波浪,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轮流做他的侍郎,如果不是后来南方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曾国藩可能会成为官场的老油条安安稳稳做他的大官,最后顺利退休,颐养天年,但若是那样的话,他可能会湮没于清朝众多的侍郎、尚书群中,一生建树忽微,只为少数人知。正是因为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才迫使他走上另一种道路,以另一种全新的姿态为人所知成为晚晴中兴第一人。 DHV9zhue2REJFwUSlNnZFZ5A2aDcA5HbRCy6hJINHr3fHIkhMzUfIUAqduEbm44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