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1〕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 〔2〕 不入洿池 〔3〕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 〔4〕 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 〔5〕 之教,申 〔6〕 之以孝悌之义,颁白 〔7〕 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 〔8〕 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 〔9〕 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
〔1〕河内:相当于今河南境内的黄河以北地区。河东:今山西西南部。〔2〕数罟:网孔细密的渔网。〔3〕洿池:大池塘。〔4〕斤:砍刀,古代常斤、斧连称。〔5〕庠序:古代用来指称地方学校。〔6〕申:一再,重复。〔7〕颁白:通“斑白”,头发花白的样子。〔8〕莩:饿死的人。〔9〕无:通“毋”,不要。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发生饥荒时,我把当地(有体力却没有金钱的)民众迁移到河东,并把河东的粮食运送给河内(有金钱却没有体力的)民众。同样,河东发生饥荒时,也照此办理。考察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为百姓打算的,但是,邻国的民众不见减少,我的民众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好作战,请让我以作战的比喻来说明。咚咚咚,战鼓敲响,两军交战,兵刃交接,怯懦的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人后退了百步停下,有人后退了五十步停下。后退五十步的人是否可以嘲笑后退百步的人,说他不如自己英勇?”
惠王说:“不可以,他虽然没有后退一百步,但同样是在逃跑。”
孟子说:“假如大王明白这一点,就不要再希望魏国的民众多于邻国了。
“只要在农民应当耕种、收获的时节,不去(征兵、征工)妨碍生产,粮食就会吃不完;只要不用细密的渔网在池沼里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完;只要砍伐有一定的时间,木材就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也应有尽有,这样,活着的人就会有足够的食物,死去的人在安葬时也会有足够的棺木,民众就不会有所遗憾。生者与死者都得到合理的对待,便是王道的开端。
“在五亩大的院落里种上桑树,年满五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狗、猪等家畜按时喂养、照料,年满七十的人就有肉可吃了。方圆百亩的田地,假如不被夺去耕种的时间,那么家庭的诸多成员就不会忍饥挨饿。注重学校的教育,再三强调孝顺父母、尊敬长者的道理,那么须发斑白的人就不至于背负着重物在道路上苦苦奔波了。年满七十的人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吃上肉食,普通百姓不必忍受饥饿与寒冷,做到这些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人,从来没有过。
“(再来看看魏国的情形,)猪狗吃着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加以制止。道路上有快要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加以赈济,人死之后,竟然说:‘与我无关,是自然灾害导致的结果。’这和拿着刀子杀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子杀的’,有什么区别?假若大王不归罪于年景,(而从政治上根本改革,)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投奔您。”
解读
孟子的治国方略较为简单,可以归纳为“制恒产”、“裕民力”、“修荒政”三点。惠王自以为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做得很好,但是他并没有节省自己的用度,也没有打开自己的粮仓,赈济于民,所采取的措施仅仅是迁移民众、转运粮食,与别国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听任民众的自发迁移、商人的自发转运,没有太大的差异。孟子所说“五十步笑百步”,即是对此的批评。
应对自然灾害固然是政府应有的职能,但也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对而言,“裕民力”更为重要。在孟子看来,只要民众有足够的精力从事生产,并加以合理的安排,就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努力劳作,进而取得很好的收益,这样的话,即便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他们也有一定的储备来应对。如果民众生前死后的基本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那么儒家的理想社会就能初步实现。
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国力是否强盛与人口的数量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即便像梁惠王这样不算贤明的君主,也在思考怎样才能吸引百姓。在现代社会,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如何增强自身的向心力。孟子谈到的措施虽然简略,但是,一个集体只有改善自己对于成员的适宜程度才能走向强盛这一主张,却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