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与民同乐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 〔1〕 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 〔2〕 鹿攸伏,麀鹿濯濯 〔3〕 ,白鸟鹤鹤 〔4〕 。王在灵沼,於牣 〔5〕 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 〔6〕 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7〕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1〕《诗》:此处引自《诗经》的《大雅·灵台》,这是一首歌颂周文王德行的诗歌。灵台的旧址在今陕西户县。〔2〕麀:雌鹿。〔3〕濯濯:肥硕的样子。〔4〕鹤鹤:洁白的样子。〔5〕於:句首助词,无义。牣:满。〔6〕《汤誓》:《尚书》篇名,商汤讨伐夏桀的誓师檄文。〔7〕时:这。害:通“曷”,何时。女:通“汝”,你。夏桀曾自诩为太阳,所以民众对于他的怨恨也连累到太阳。

译文

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在池塘边上一边顾盼着飞雁与驯鹿,一边对孟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也以此为乐吗?”孟子回答说:“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以此为乐,而那些德行卑劣的人即便拥有这些,也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周文王与夏桀的事迹恰好可以说明这一点。)《诗经·灵台》篇说:‘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蹿蹦。’文王虽然也是借助百姓的力量来兴建高台与池塘,但百姓却非常喜悦,他们将高台命名为‘灵台’,将池塘命名为‘灵沼’,为其中拥有驯鹿、鱼鳖而欢欣不已。古代的君子与民同乐,因此在心理上有极大的满足。(夏桀的情形却与之不同,)《尚书·汤誓》说:‘这太阳何时陨落啊,我愿与你同归于尽。’既然百姓已经希望与他同归于尽了,那么夏桀即便拥有亭台楼阁、珍禽异兽,难道还能独自享受吗?”

解读

同样是高台、池塘,同样是飞禽走兽,德行高尚的人可以从中体会到真正的快乐,而德行卑劣的人却不能,原因在于是否与民同乐。在修筑灵台、灵沼时,百姓之所以踊跃参与,既是出于对文王的爱戴,也是因为他们将从中获取快乐。竣工之后,灵台即是百姓的牧场,灵沼即是百姓的池塘。文王既因为百姓的爱戴而感怀,也因为百姓可以从中获益而欣喜;面对美景,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观赏而不会受到悲伤、忧虑等情感的扰乱。

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使得民众的田地荒芜,父母妻子离散;虽然自诩为太阳,百姓却希望与他同归于尽。商汤的军队正在讨伐,自己的军队已经溃败,国都即将成为废墟,社稷即将倾倒,自己不知将被怎样处置,眼前的亭台楼阁、珍禽异兽不知将归属于谁。在这时,他虽然希望寻求快乐却只能愁眉紧锁,虽然想要忘记烦恼却只能听任烦恼袭上心头。

孟子希望当政者向文王学习,但是听从他劝告的,却没有多少人。即便是现在,也有一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除了能够帮助官员获取“面子”外,百无一用,恰与孟子口中“夏桀”的台、沼相似,怎能不叫人为之感叹? +Ko8zFuNI8MVPVL5P44OoUWFSh/qzZ7rFsGrr2mBG5rOhCAg/drD11ilCYYopm9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