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 ,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 ,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 ,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 ,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释

①恻恻(cè):悲痛的样子。②瘴疠(zhànglì):山林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李白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因永王李璘事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正安县西北一带),故称江南瘴疠地。③逐客:被判流放的罪人。④罗网:当时李白因永王事尚被拘禁在浔阳狱中,故称罗网。⑤“路远”句:诗人怀疑李白已死,不然中途遥远,除却魂魄,何以能到。⑥“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之词。⑦蛟龙:即蛟,因其形似传说中的龙,故称蛟龙。⑧局促:拘束,窘迫。⑨冠盖:官吏的服饰和车乘,代指官吏。⑩憔悴:困苦不得意的样子。⑪恢恢:广大无边的样子。语出老子《道德经》:“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即天理。⑫累:牵累,牵连。


赏析

乾元元年(758)李白流放夜郎,二年(759)春遇赦放还,回到江陵。杜甫远在北方,只知流放之事,不知赦还之情,忧心拳拳,因而成梦,这两首诗记录的就是梦中的情景,分别记述了梦前、梦中、梦后,仇兆鳌在《杜诗集注》中认为两篇皆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

这两首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白生死叵测的关切,又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同情。第一首一开始便如寒风乍起,气氛悲怆,“生别”、“死别”,生死相应,足见别后之痛。故人之梦,当是长久想念的结果,倏尔乍见,诗人是何等喜悦,但转念又想到友人还在罗网之中,为什么能到这里,难道是展翅飞来,但又担心是亡魂入梦,喜后仍悲,欲信还疑,诗人的心理是何等复杂。关山路远,“枫林青”,“关塞黑”,他应当是艰辛备尝,忽而梦醒,屋梁落月之际,似乎仍可见友人音容依稀。这是一种错觉,但是诗人的内心里仍在祈求友人平安归去。同时这里也化用了《楚辞·招魂》中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这就是“魂来枫林青”的出处,更突出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担忧。

第二首则是承上篇后数日写的,起首运用诗家比兴常例,从“浮云终日行”至“情亲见君意”,足见两人肝胆相照,形神相映,这里和上一首起首是极相似的,诗人推己及人,衷情至重。接下来六句通过诗人对梦中李白的动作、形貌、语言的着意刻画,直教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枯槁惨淡之状,历历在目。紧接下来六句,诗人见到梦中李白的形象,感触甚深,醒来之后,诗人愈愤懑,愈不平,所有情感涌出笔端,沉重嗟叹之中,既寄托了对李白的高度评价,又包含着深厚同情。所以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次章纯是迁谪之慨。为我耶?为彼耶?同声一哭!”

总之,两首记梦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相关而不雷同,整篇之中,全为至诚至真之文字。

元结

元结(719~772),唐鲁县(今河南鲁山)人。字次山,号漫叟。曾著《元子》十篇,故又称元子。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43)进士,肃宗时,曾上《时议》三篇,官至监察御史、道州刺史。元结继陈子昂之后,反对六朝骈俪文风,致力于古文写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曾著有《浪说》七篇、《漫记》七篇,今有《次山集》行世。 0T2ue4qDuL4KFbfh/JpdKNdFU3cWsX4wpSYO0n04kEp9PpsH9acqluRIqezBah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