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就是在思想的尽头给自己寻找另一条希望之路,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多一些想法,多一些创造,要知道创新的点子永远胜过金钱。
千百年来,人类凭借着创新思维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新给人类带来了发展。其实,这个世界上到处充满机遇,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如果你有一个创新的好点子,那么跟别人有同样的起点时,你就会走向不一样的终点。
一位美国商人在谈到卖豆子时,显示出了一种了不起的激情和智慧。
他说:如果豆子卖得动,直接赚钱好了。如果豆子滞销,分3种办法处理:
第一,将豆干沤成豆瓣,卖豆瓣。
如果豆瓣卖不动,腌了,卖豆豉;如果豆豉还卖不动,加水发酵,改卖酱油。
第二,将豆子做成豆腐,卖豆腐。
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硬了,改卖豆腐干;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稀了,改卖豆腐花;如果实在太稀了,改卖豆浆。
第三,让豆子发芽,改卖豆芽。
如果豆芽还滞销,再让它长大点,改卖豆苗;如果豆苗还卖不动,再让它长大点,干脆当盆栽卖,命名为“豆蔻年华”,到城市里的各间大中小学门口摆摊,到白领公寓区开产品发布会,记住这次卖的是文化而非食品。如果还卖不动,建议拿到适当的闹市区进行一次行为艺术创作,题目是“豆蔻年华的枯萎”,记住以旁观者身份给各个报社写个报道,如成功可用豆子的代价迅速成为行为艺术家,并完成另一种意义上的资本回收,同时还可以拿点报道稿费。如果行为艺术没人看,报道的稿费也拿不到,赶紧找块地,把豆苗种下去,灌溉施肥,3个月后,收成豆子,再拿去卖。
如上所述,经过若干次循环,即使没赚到钱,豆子的囤积相信也不成问题,那时候,想卖豆子就卖豆子,想做豆腐就做豆腐!
创新思维是潜伏在你头脑中的金矿,它绝不是什么天才之类的独特力量和神秘天赋。运用创新思维,你可以顺利解决大到宏伟的计划,小到日常纠纷中的难题。
一个艺人举着一块价值9美元的铜板叫卖:价值28万美元。人们不了解,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解释说:“这块价值9美元的铜板,如果制成门柄,价值就增为21美元;如果制成工艺品,价值就变成300美元;如果制成纪念碑,价值就应该达到28万美元。”他的创意打动了华尔街的一位金融家,那块铜板被制成了一尊优美的雕像——一位成功人士的纪念像,最终价值为30万美元。从9美元到30万美元,这就是人的创新思维的功劳。
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创新就是看到别人还未看到的,想到别人还未想到的;站在上升、前进和发展的立场上,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思维状态,突破思维的定式;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促进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实现事物的发展。
美国有一家高脑力公司。公司上层发现员工一个个委靡不振,面色憔悴。经咨询多方专家后,他们采纳了一个最简单而别致的治疗方法——在公司后院中用圆滑光润的800个小石子铺成一条石子小道。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抽出15分钟时间,让员工脱掉鞋在石子小道上随意行走散步。起初,员工们觉得很好笑,更有许多人觉得在众人面前赤足很难为情,但时间一久,人们便发现了它的好处,原来这是极具医学原理的物理疗法,起到了按摩的作用。
一个日本人看了这则故事,便开始着手进行他的生意。他请专业人士指点,选取了一种略带弹性的塑胶垫,将其截成长方形,然后带着它回到老家。老家的小河滩上全是光洁漂亮的小石子。在石料厂将这些拣选好的小石子一分为二,一粒粒稀疏有致地粘满胶垫,干透后,他先上去反复试验感觉,修改了好几次后,确定了样品,然后就在家乡批量生产。后来,他又把它们分为好几个规格。产品一生产出来,他便尽快将产品鉴定书等手续一应办齐,然后在一周之内就把能代销的商店全部上了货。将产品送进商店只完成了销售工作的一半,另一半则是要把这些产品送进顾客手里。随后的半个月内,他每天都派人去做免费推介员。商店的代销稳定后,他又开拓了一项上门服务:为大型公司在后院中铺设石子小道;为幼儿园、小学在操场边铺设石子乐园;为家庭装铺室内石子过道、石子浴室地板、石子健身阳台等。一块本不起眼的地方,一经装饰便成了一块小小的乐园。紧接着,他将单一的石子变换为多种多样的材料,如七彩的塑料、珍贵的玉石,以满足不同人士的需要。就这样,800粒小石子铺就了一个人的成功之路。
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创新能力,慧能和尚说:“下下人有上上智。”创新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而激发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的。它是人类共有的可开发的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并非为哪个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所专有。因此,人人都能创新。总之,创新是成功的牵引力,它牵引着你的梦想之旅,促使你踏上成功之路,创造出双赢的局面。
创意人生 Spiritual philosophy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新时代吹响的号角,是当代竞争所产生的必然要求。谁没有创新能力,谁就没有新的进展;谁忽视创新,谁就无法突破事业发展的瓶颈。
“金科玉律”是一种传统的观念或者常识,它让我们少受挫折的同时,也常常阻碍着我们去开拓新的人生格局。这些观念禁锢着我们的大脑,侵蚀着我们的潜能。
我们从小就接受一些固定的教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很多人把固定的常识当成个人生活的策略,不会去想自己所想的是不是适当、正确的。如果你就是在这种金科玉律的教导下长大的,难免会养成这种思考逻辑。不过,如果你以不同的观点思考,就能开启许多前所未有的成功之门。当我们被自己对世界的偏见所蒙蔽时,就看不到个人见解的可笑和荒谬。这种狭隘的观念,直接影响了我们在处理变革引发的差异时,所采取的决策和行动。
将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哪一杯水先结冰?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冷水先结冰了!”非常遗憾,错了。发现这一错误的是一个非洲中学生姆佩姆巴。
1963年的一天,坦桑尼亚的马干马中学初三学生姆佩姆巴发现,自己放在冰箱冷冻室里的热牛奶比其他同学的冷牛奶先结冰。这令他大惑不解,他立刻跑去请教老师。老师则认为,肯定是姆佩姆巴搞错了。姆佩姆巴只好再做一次试验,结果与上次完全相同。
不久,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主任奥斯玻恩博士来到马干马中学。姆佩姆巴向奥斯玻恩博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奥斯玻恩博士把姆佩姆巴的发现列为大学二年级物理课外研究课题。随后,许多新闻媒体把这个非洲中学生发现的物理现象,称为“姆佩姆巴效应”。
很多人认为是正确的,并不一定就真的正确。像姆佩姆巴碰到的这个似乎是常识性的问题,我们稍不小心,便会像那位老师一样,得出自以为是的错误结论。
习以为常、耳熟能详、理所当然的事物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逐渐失去了对事物的热情和新鲜感。经验成了我们判断事物的唯一标准,存在的当然变成了合理的。随着知识的积累、经验的丰富,我们变得越来越循规蹈矩,越来越老成持重,于是创造力丧失了,想象力萎缩了,“金科玉律”已经成为人类超越自我的一大障碍。
亨利·兰德平日非常喜欢为女儿拍照,每次女儿都想立刻得到父亲为她拍摄的照片。于是有一次他告诉女儿,照片必须全部拍完,等底片卷回,从照相机里拿下来后,再送到暗房用特殊的药品显影,而且,在副片完成之后,还要照射强光使之映在别的相纸上面,同时必须再经过药品处理,一张照片才告完成。兰德在向女儿作说明的同时,内心却问自己:“等等,难道没有可能制造出‘同时显影’的照相机吗?”对摄影稍有常识的人,在听了他的想法后都异口同声地说:“哪儿会有可能。”并列举一打以上的理由说:“简直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梦。”但兰德却没有因此而退缩,以此为契机,兰德不畏艰难地研制出了“拍立得相机”。这种相机的功能完全依照女儿的希望,因而,兰德企业就此诞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常识是可以被否认的。其实,人生就是一连串不断思考的过程,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善于思考,获得正确的思路,成功就离你不再遥远。亿万财富买不来一个好思路,而一个好思路却能让你赚到亿万财富。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财富拥有者都能够在发现、捕捉商机上独具慧眼、先知先觉呢?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思想上不保守,思路更新更快!
创意人生 Spiritual philosophy
真正有智慧的人重视经验,又不拘泥于经验。他一方面会用惯性的思维方式去处理一些小的简单的问题,另一方面他还能随时、主动地突破传统、挑战规则,不会死守着“金科玉律”过日子。
生活中有很多权威和偶像,他们会禁锢你的头脑,束缚你的手脚。如果盲目地附和众议,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性;如果无原则地屈从他人,就会被剥夺自主行动的能力。
有些时候,我们的立场不是很坚定,总是会被那些所谓的“权威”论断所束缚。权威人士常因为头脑中有了定型的见解和习惯,遇到同类事项总是以习惯为标准去衡量,而不愿去思考别人的意见,这些有时反而会成为创新的障碍。在个人成功的经验之中,保持自我的本色同时以自身的创造性去赢得一个新天地,是最有意义的。
有一名酷爱文学的美国青年,他苦心撰写了一篇小说,并请一位著名的作家指导。由于这位作家当时正好眼睛不适,于是学生便将作品读给作家听。
读完最后一个字,青年停顿下来。作家问:“结束了吗?”听语气似乎意犹未尽,渴望下文。这一问,可能写得不错,青年心中暗喜,马上回答说:“没有啊,下部分更精彩。”他以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构思叙述下去。
又“念”了一会儿,作家又似乎难以割舍地问:“结束了吗?”
小说看来写得真不错,青年心中暗想着,于是他更兴奋,更激昂,更富于创作激情。他不可遏止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续、接续……最后,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断了青年的思绪。
有人打电话找作家有急事,作家匆匆准备出门。“那么,没读完的小说呢?”青年问。
作家回答:“其实你的小说早该收笔,在我第一次询问你是否结束的时候,就应该结束,没必要画蛇添足。看来,你仍然还没能把握情节脉络,尤其是,缺少决断。决断是当作家的根本,拖泥带水,如何打动读者?” 青年追悔莫及,自认性格过于受外界左右,作品难以把握,于是放弃了当作家的梦想。
多年以后,这名年轻人遇到另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羞愧地谈及那段往事。谁知这位作家惊呼:“你的反应如此迅捷,思维如此敏锐,编写故事的能力如此出众,这些正是成为作家的天赋呀!假如能正确运用,你的作品一定能脱颖而出。”
年轻人盲目迷信权威,结果白白辜负了自己的大好才华。可见,权威的意见固然有他的缘由所在,然而权威只能作为我们人生的参考,却不能取代我们的独立思考。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谈到科学家的胆魄时曾说:“当你年轻力壮的时候,可以到处寻找新的观念,大胆地面对挑战。”为什么有些大人物成名之后辉煌难再?其重要原因之一恐怕就在这里。有些人虽然知识不多,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思想活跃,敢于奋力拼搏,反而增加了成功的希望。因此,我们应该不向习惯低头,敢于挑战权威。所以,学会自我突破吧!不要被他人的论断所束缚。
创意人生 Spiritual philosophy
不要照搬他人的意见,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走出一条权威之外的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