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是体内水液代谢出现障碍,造成水湿内停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体内产生过多的热量而成为火邪。

调养法则

清化湿热,分消走泄。

体内产生过多的热量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这种热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反而煎熬着体内的水液,使之变得更加黏稠,滞留在身体各部,阻塞气血的循环,妨碍脏腑的工作。

所谓“清化”就是指把多余的、不和谐的热量去除,靠脾把体内滞留的湿热分成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别处置。由此可见,脾的功能还是不能忽视,调养仍需以健脾为基础。

精神调养

湿热体质者均是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常常心烦易怒。这都是体内内热作怪。热邪伤阴,会进一步加剧过多火邪的产生,成为恶性循环。

五志过极,皆可化火,情绪过激耗血伤阴,或助火生热,从而会加重湿热体质中热邪的偏颇,故应注意心理的自我调适。

出现不良情绪时,根据情况分别采用节制、疏泄、转移等不同的方法,使不良情绪得到化解或释放,达到心理平衡,提升心理素质。

起居调养

湿热体质的人以体内蕴热,容易上火为特征,起居上应注意养阴除湿,通泻蕴热之气。长期熬夜或疲劳紧张伤阴最甚,容易加重湿热状态,进而向阴虚火旺的状态发展。因此,湿热体质应当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早晚睡前静心调神,居住室内清爽通风,勤换衣被,勤洗澡。

烟、酒易加重湿热体质的不良状态,因此应当努力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保持饮食清淡。湿热体质往往耐受寒冷,衣着应顺应四时,酌情加减。

运动调养

湿热体质阳气充足,内有蕴热,适合做强度较大、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项目,如对抗性较强的球类比赛、游泳、爬山、长跑、自行车、武术、拳击等。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可以消耗体内过多的热量和脂肪,帮助湿热之邪泻出体外。运动时适于在保证饮水供给的条件下大量出汗,可以在运动饮水中添加少量盐,以尝不出咸味为度,以免造成电解质的过度流失。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宜结合。有氧运动包括各种耐力的训练,如中长跑、游泳、自行车等;无氧运动包括各种力量与爆发力的训练,如举重、短跑、拳击等。运动宜在饭后一小时以后进行。

饮食调养

湿热体质的人要想改变湿热内蕴的体质状态,宜食用清凉泻火、化湿利水的食品,如薏米、带心莲子、红小豆、蚕豆、绿豆、绿豆芽、鲫鱼、鲤鱼、海带、紫菜、田螺、牡蛎、海蜇、虾、冬瓜、丝瓜、苦瓜、黄瓜、绿叶蔬菜、野菜、莲藕、产自北方的时令水果、猪瘦肉等。

忌食辛辣油腻、温燥滋补、肥甘厚味的食物。辣椒、大蒜、荔枝、芒果等温热果蔬应当少吃,白酒、奶油、动物内脏、狗肉、鹿肉、牛肉、羊肉均应忌食。

下面介绍几种药膳供您参考使用:

推荐药膳

01|薏米银菊饮

●原料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各15克,甘草9克,薏米60克。

●制法

薏米洗净,用清水泡透,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放入甘草、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煮10分钟即可。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

02|橄榄萝卜汤

●原料

鲜橄榄3~5枚,鲜萝卜丝100克。

●制法

橄榄劈开,鲜萝卜切丝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煎煮20~30分钟,去渣取汁饮用即可。

功效 清肺化痰,解毒利咽。

易得疾病

湿热体质多是由于先天遗传、后天饮食不当、过食肥甘厚味、久居湿地,或劳倦过度而导致的体内火热内蕴、痰湿停滞脏腑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湿热留于脾胃,可有口臭、体味重、肥胖、牙龈出血、嗜食冷饮、善饥易饱、口唇周围起痤疮、粉刺等症状,易得痤疮、酒渣鼻、毛囊炎、湿疹、体癣、牙疳、牙龈炎等疾病。

湿热留于肝胆,则有口苦、易怒、两胁胀痛等症状,易得脂肪肝、糖尿病、高脂血症、急性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黄疸等疾病。

下焦湿热熏蒸大肠、膀胱等,可有大便黏腻臭秽、便秘便干、热结旁流、小便灼痛,男子阴囊潮湿,女子带下色黄、量多、味秽等症状,易得便秘、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等疾病。

药物保健

湿热体质的药物调养以清化湿热、分消走泄中药为主,如黄连、黄芩、黄柏、龙胆、生地黄、玄参、芦根、知母、苦参、秦皮、天花粉、野菊花、苦菜花、霜桑叶、蒲公英、番泻叶、芦荟、茵陈、金钱草、川贝母、浙贝母、竹茹、竹沥、牡蛎、苍术、薏米、泽泻、玉米须、萆等。

这些中药选择几味平时冲泡代茶饮用,可以起到清热利湿的效果。但上述中药多苦寒,如服用时有胃肠不舒服或者泄泻时,应暂停服用或遵医嘱。

急躁易怒、口苦胁胀可用柴胡6克、黄连3克、玄参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如有口臭、牙龈出血、牙疳、口唇生疮、口唇周围痤疮粉刺、大便黏腻臭秽可用黄连6克、茵陈6克、野菊花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若男子阴囊潮湿、女子带下色黄量多可用黄柏6克、苦参3克、苍术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若单纯性肥胖属湿热体质者,可以用芦荟6克、番泻叶6克、玄参6克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用,可消脂减肥。

可以改善湿热体质的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此方可泻肝胆湿热,如有目赤头痛、口苦、胁痛、耳肿、阴汗、女子带下黄臭等则可服用;若下肢易起湿疹、小便短赤、大便黏腻者可用二妙丸,小便混浊者可用八正合剂;若有老痰不化、咳喘痰稠、大便秘结者可用礞石滚痰丸。以上方药均苦寒,应遵医嘱使用。

四季养生

湿热体质之人多容易烦躁,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复苏,应在春季调养情志修养,以疏泄烦热之气。可以约三五好友踏青郊游、跋山涉水,也可垂钓、下棋、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激烈与缓和运动搭配进行,避免与他人发生争执;可去郊区、农村采挖野菜,作为膳食调补的方法,一方面自己动手采摘,一方面春季野菜均有清热泻火的功效。春季气候还不稳定,即便天气温暖也不要猛然减衣,可根据节气,循序进行。

夏季对湿热体质之人而言最难耐,应当避免感受暑邪,引发中暑等疾病,饮食上应保持清淡,不要贪凉过饮冰镇啤酒,过食烧烤油腻之品,以免助热生湿;夏夜睡觉应避风,睡觉当风最容易引起面瘫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运动应以室内为好,多出汗多饮水,可以每日以绿豆汤为饮料。

夏秋之交,气候闷热潮湿,体质湿热之人最易患病,此时节应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生冷、过夜食物,忌食油炸滋腻之品,可以每隔一周或两周,停止进食一天,以达到净肠之目的。

秋季凉爽干燥,体质湿热之人应借天时,加强自身调养,多食时令果蔬、米面及粥以调养脾胃、益气化湿。此时节应当保持一定的运动强度,多做户外运动,多出汗多饮水,注意呼吸方法,调气调身;也可坚持游泳,身体条件允许可一直坚持游泳入冬。

冬季湿热体质之人大都能耐受寒冷,但也应避免衣着过于单薄,滋生关节疾病;应保持运动状态,户外极端天气时应做室内锻炼;饮食应注意温补脾胃,不要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之品,要以能益气健脾的食物为主。

经络调养

●湿热体质的经络调养以清热、化湿为基础。太冲、丘墟、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中极可清利肝胆湿热。除针刺、按摩上述穴位外,胸胁满闷、厌食腹胀、口苦泛呕者可加外关、中脘、支沟;黄疸者可加肝俞、胆俞;阴部瘙痒、湿疹者可加蠡沟;女子带下黄臭者可加带脉、蠡沟、三阴交;胆囊炎者可加胆俞、胆囊穴。

●额头颜面及后背生痤疮粉刺者属上焦湿热,可针刺曲池,并可在肺俞、大椎以及痤疮、粉刺基底部放血;若口唇周围起痤疮粉刺者,属脾胃湿热,可针刺内庭、中脘、足三里、丰隆,并在痤疮粉刺基底部针刺放血;若腮部及两颊痤疮过多者,属肝胆湿热,除选相应穴位外也可在痤疮、粉刺基底部针刺放血。尿急、小便短赤混浊者,可针刺膀胱俞、中极。 4WkUml2bTow61c7m0w9utOSqYdYFFNN2AVhHS8fPfyFgbrsxYJ5TjaLBpO+Zyfg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