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医常用名词速查

痹证 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补中益气 补中就是补脾,用健脾益气药提高脾胃功能,以治疗气虚病症的方法,称为补中益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健,则气之化源充足,其虚自愈。

潮热 是指发热按时而作,或按时热更甚,如潮汛有定时,故名。多由阴虚、湿热、实热等所致。一般午后发热明显,故又称午后潮热。

腠理 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以及皮肤、肌肉间隙交接处的组织。是渗泄津液,营卫气血流通之处,有抗御外邪内侵的功能。

调和营卫 指发表解肌并调整营卫失和的治法。营卫失和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弱等。代表方剂为桂枝汤。

督脉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入脑,上至巅顶,再由前额下行至鼻,止于上齿龈中间,能总督一身之阳经,并有阳脉之海之称。

恶寒 指无风自冷,得温不解为特点的怕冷感。多为寒邪外袭,腠理密闭,阳气被遏,不能温达肌表所致。常见于外感病的初期,是表证的主要症状。

发汗 解除外感表邪的一种方法,很多发汗药兼有透疹、消水肿、祛风湿等作用,防止病邪传里变发他症的同时,可以治疗外感表证及具有表证的痈肿、麻疹、水肿等早期病症。发汗解表以汗出邪去为宜,发汗太过会损伤津液,若大汗不止,则易引起虚脱,加重病情。

肺阴 是指滋润肺脏的阴液物质。

肺燥 指燥邪伤肺,损伤肺津所致的证候。主要表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咳引胸痛,声嘶等。治宜清燥润肺,方如沙参麦冬汤。

风寒 是指风邪和寒邪相合而致病。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痛、鼻塞流涕、苔白脉浮等。

风热表证 又称“表热证”,为风热邪气侵袭人体,以发热、微恶寒、汗出、口微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皮肤红肿灼痒等为常见症状。

风热毒邪 指风和热相结合所致的病证。症见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渴,舌尖边红,苔薄黄,脉浮数等。

风燥 指风邪与燥邪相合,侵犯人体所出现的证候。症见恶风无汗,头痛发热,咽干唇燥,鼻燥干咳,皮肤干涩,苔白而燥等。治疗以轻宣风燥为宜,方如桑杏汤。

肝气郁结 又称肝郁气滞,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致。主要表现为情志抑郁,胸闷不适,少腹部胀满窜痛,或见咽部异物感,或见颈部结节,或见胁下肿块,女性可见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甚至闭经,舌苔薄白,脉弦或涩。

肝肾不足 又称肝肾亏虚,指肝肾阴液亏虚,虚阳内扰虚热证候。多因房事不节,情志内伤,或温热病久,耗损阴液所致。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胁痛咽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遗精、月经量少等。治宜滋补肝肾,常用杞菊地黄丸等。

肝郁脾虚 又称肝脾不和、肝脾不调,是指肝气郁结与脾失健运的证候并见。症见胁胀太息、食少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或腹痛欲泻等。治宜疏肝健脾,常用逍遥散、柴芍六君子汤等。

寒湿中阻 又称寒湿困脾、湿困脾阳。指因水湿内盛或脾阳素虚、寒湿内侵、困阻脾阳、失于健运的证候。症见脘腹痞胀、食欲不振、口腻、便溏、舌苔白腻等。治宜温中除湿,方如厚朴温中汤等。

横逆犯胃 多因肝气横逆,影响于胃所引起的证候。症见胸闷、胁痛、脘腹胀痛、饮食不振、嗳气吐酸、脉弦等。治宜疏肝和胃,方如四逆散加减。

化湿 是指运用芳香或温热等药物,治疗因湿浊所致病变的一类方法,分为芳香化湿与温阳化湿。

化痰 是消除痰涎病症的方法。肺气失宣降生痰者,宜宣肺化痰;热与痰结者,宜清热化痰;阴伤燥咳而痰黏难吐者,宜润肺化痰;等等。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需要灵活运用。

黄苔 舌象名,是指黄色的舌苔,多主里热证。黄色越深,表示邪热越重;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

解表 是治法名,指用发汗散表的药物,解除外感初起病邪在表的治法。针对病证的寒热,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等法。

津液 指饮食精微化生的营养物质,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并遍布于组织间隙之中。津与液略有区别,但源同而可互化,故常并称。

经脉不通 经络气血运行通畅,则人体各部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经脉不通,即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滞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经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及功能减退等。

精气 泛指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华物质及其功能,亦指先天肾精及其功能。

精浊 是由肾虚或湿热淤滞等病邪下注精室,导致的以会阴部坠胀疼痛,尿液常有精液溢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口苦 指口中自觉有苦味。多因心火或肝胆有热,胆气蒸腾所致。

淋证 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的以小便次数增多、点滴不尽、尿道涩痛、小腹部拘急、疼痛波及腰腹部为主要临床表现。

六淫 指风、寒、暑、湿、燥、火6种病邪的总称。六气太过,不及或不应时,则成为致病的邪气,属于外感病的病因。一般先见表证,亦可直中入里。

脾虚 是指脾气不足、消化功能减退的病症,多见食入不化、大便溏泻、肌肉消瘦、四肢清冷、面色萎黄等症状。

脾阳不足 指中焦脾胃之气虚弱、运化失职所致的病理。常见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白无华、倦怠无力、眩晕气短等。

平肝熄风 是指运用清热凉肝、解痉、镇静等药物,来治疗因肝阳上亢而引起内风,发生眩晕、昏扑、抽搐、麻木、口眼歪斜、肢体强直、言语不清等的治疗方法。

七情 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作为病因是指这些活动过于强烈、持久,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致病。

气化 泛指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和物质之气的运动变化,或指体内阳气对水液的蒸腾泌别作用。主要指三焦输布水液及肾与膀胱泌尿的功能。

气血逆乱 泛指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发生紊乱,且常具有病势向上特征的病理变化。

气阴两虚 是指阳气和阴液都不足。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热病过程中热邪耗津夺气,或久病虚损,或营养不良,或劳累过度等。常见的症状是:少气懒言、心慌、自汗盗汗、潮热心烦、口干咽燥、脉虚大或细数等。

气滞血淤 气滞主要表现为胸胁脘腹等处的胀闷,甚或疼痛,部位不固定,疼痛性质可为窜痛、胀痛等,常随嗳气、肠鸣、矢气后减轻。血淤的疼痛状如针刺刀割,痛处不移而固定,常在夜间加重,舌质紫暗,脉多细涩。气滞与血淤可互为因果,或相兼为病。

清热 用寒凉药物解除邪热,治疗热病的方法。

祛湿 治法名,即祛除湿邪方法的总称,包括化湿、燥湿、利湿等法。

热病伤阴 又称“阳盛阴伤”、“热盛津伤”,指邪热炽盛,以致阴液耗损的病理。因体内阴液亏虚,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共同的表现为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法则为滋阴清热。常用中药有北沙参、麦冬、百合、山茱萸、黄精、石斛、旱莲草、龟甲、鳖甲等。

三焦 又称外腑、孤腑、中渎之腑,是人体上、中、下三部的合称。分别概括三部所属脏器组织的生理病理,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舌紫暗 舌象名,是指舌质颜色紫而暗,在温病中多示热入营血,为血热炽盛,营伤血耗之象。在杂病中多因寒痰、淤血阻滞所致。

肾精 泛指肾所藏的精微物质,属肾阴的重要组成部分,主生长发育及生殖,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具有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

肾水 即肾阴,指肾的阴液(包括肾精),为全身阴液之本,是肾脏功能活动和助养命火、并制约肾阳以维持动态平衡的重要物质基础。

肾阳虚 是指肾阳亏损不足,常见腰背冷痛,阳痿早泄,精气清冷等病症。

湿热浸淫 指体内湿受热蕴、热为湿遏的病理变化。常累及脾胃与肝胆,以热势缠绵、午后热甚、胸脘痞闷、大便不爽、小便短黄、舌苔黄腻或身目发黄等为临床特征。治宜清热利湿。

石淋 小便艰涩难出,或排尿时夹有砂石或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部拘急或腰腹绞痛难忍,尿中带血,常伴有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疲劳等症状。

时邪 与时令气候有关的致病因素。即季节性流行病、传染病致病因素的总称。

实热郁结 多指外感病邪化热入里或脏腑功能亢奋而致阳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常见高热、烦渴、饮冷、便结、尿黄、舌红、脉数等。治宜清热泻火,方如三黄石膏汤。

食滞中焦 指饮食留滞胃肠的病变。多因暴饮暴食,胃气被损,消化无力所致。主要表现为脘腹胀痛,嗳腐呕恶,不思饮食,舌苔厚腻等。

疏肝解郁 即疏肝,是指运用畅达肝气的方药,治疗肝气郁结病症的方法。

水不涵木 指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出现肝阴不足,虚风内动的症候。症见低热、眩晕、耳鸣耳聋、腰酸、遗精、口干咽燥、手足蠕动、甚则抽搐等。治宜滋水涵木,方如杞菊地黄丸。

髓海 脑为髓海,为诸髓汇聚之处。脑属于髓的一部分,是极其重要的器官,具有藏神和主七窍的功能。髓液充足,脑才能化生有源,功能正常。髓海空虚,则有头晕耳鸣等诸多精神行为的异常症状。

苔白腻 指色白而厚腻的舌苔。多主湿浊痰饮内停,食积胃肠,寒湿痹病等。

苔黄燥腻 黄苔,指黄色的苔,多主里热证,黄色越深,表示邪热越重,焦黄为热结。燥苔,指以苔面干燥、枯涸无津为特征的一种病理舌苔,多见于热盛伤津或阴液亏损的病证。腻苔,指以苔质致密、颗粒细腻、舌中较厚、边周较薄、不易擦去和脱落、呈油腻状为特征的一种病理舌苔,多主湿浊、痰饮、食积、顽痰等病证。

痰湿内生 肥胖之人,素体多痰多湿,或因恣食膏粱厚味,湿聚成痰;或因脾虚湿停,肾虚水冷,痰湿内生。

天癸 是指以男女性功能的成熟和衰竭为标志的,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并能维持妇女月经和怀孕的物质。

填精益髓 指补肾壮阳的治法。采用中药补脾益肾、醒脑,使肾精充足、髓海得养、心神得安、气血和畅。主要表现气血两亏、面黄肌瘦、梦遗滑精、早泄、阳痿不举、腰腿酸痛等。

头风 病症名,头痛的一种,大多持续时间较长,发作不定,来势突然,疼痛剧烈,像风骤至,多因痰涎风火或风寒入侵,阻遏经络而气血壅滞所致。

外感 是中医病因分类之一,指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或者强烈传染性的致病物质等外邪从皮肤或口鼻侵入人体,都是导致疾病的外在因素。

疼痛麻木,不可屈伸等 多因痹病日久,淤血痰浊停留于关节,痼结根深所致。治宜活血化淤,化痰通络为主,兼以补肾养肝扶正,方如身痛逐淤汤。

胃热 指热邪犯胃或多食煎炒之品而致致。症见:胃脘灼热,口渴口臭,易饥嘈杂,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尿黄等。治宜清胃泻火,方如清胃散。

胃阴亏虚 指阴津不足、胃失濡润和降所致。多因呕泄耗液、热病伤阴或过食温燥之品等所致。症见:胃脘隐痛,饥而不欲食,干呕呃逆,便干结,尿短少,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治宜滋阴养胃,常用益胃汤等。

温经散寒 治法之一,即用温通经络药物与辛温散寒之药配合,以治疗寒邪凝滞经络的方法。

温中 指脾胃。温中即用温热药物鼓舞脾胃阳气,使之恢复正常运化功能的方法。由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腹痛病症,多用此法治疗。

五心烦热 指两手心、足心发热及自觉心胸烦热,多由阴血亏虚或温病余邪留伏营阴所致。

相火 肾中真阳所发挥的功能。它能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是与君火相对而言的,如发生妄动便成为邪火。

小便频数 症名,又称溲数、小便数、尿频,是指小便次数频繁,若量多色清,为肾虚不能固涩水液,若量少色黄,为阴虚有热或湿热内蕴。

小便清长 症名,是指尿液澄清而量多。属寒证,多因肾阳不足、阴寒内盛所致。

心肾不交 指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多由肾阴亏损,阴精不能上承,因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所致。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虚烦、遗精等症。

虚火上炎 指肾阴亏虚,水不制火,出现虚火上升的证候。症见咽干、咽痛,头昏目眩,心烦,失眠,五心烦热,舌质嫩红,脉细数等。治宜滋阴清火,如知柏地黄丸。

宣肺、平喘、止咳 肺气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向上宣发,向下肃降,风寒外束或风热袭肺,毛窍闭塞,肺气不宣或失其清肃,而致咳嗽、喘息、痰涎。治宜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使肺气宣发,气机肃降,达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血虚肝旺 主要表现为虚烦不得眠,入睡后又易惊醒,终日惕惕,心神不安,胆怯恐惧,遇事易惊,心悸,气短,自汗,舌淡,脉弦细。

阳虚 是指阳气不足,主要表现为面白唇淡,精神委靡,四肢欠温,大便稀薄,小便清长,脉弱等症状。

阴损及阳 指在阴虚的基础上,逐渐累及阳气,由阴精亏少而致阳气亦虚衰,出现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症状。

阴虚内热 由于真阴亏损,不能潜纳阳气,浮阳内扰而致的发热,多发生于黄昏和夜间,好像潮水的涨落一样,有一定时间规律,所以,又称潮热,是阴虚发热的主要形式。

阴虚阳亢 正常情况下,阴阳应该是互相维持动态平衡的,任何一方不足,都可能导致另一方的相对亢盛,如果因为阴的不足而造成的阳相对偏亢,就称为阴虚阳亢。阴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治疗应当采取补阴以潜阳的方法。

阴阳失调 指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两方面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盛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或互损,或格拒,或亡失等病理状态。

营血不足 营血是营气与血的合称,因为营为血中之气,营血并称,所以也指血。营血不足即血虚证出现的症候,如头昏眼花、面色淡白、心神不宁、多梦、手足麻木、月经量少等。

忧思郁结 指忧愁思虑过度则可损伤心神,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等症,或气机郁滞,出现善叹气、胸痛、乳房胀痛、头疼等症。

燥湿 运用苦燥药物以祛除湿邪的方法。多用于中焦湿证。有苦温燥湿与苦寒燥湿的区别。苦温燥湿适用于寒湿证,苦寒燥湿适用于湿热证。

正虚邪实 泛指虚证、实证并见的证候。疾病治疗不当或邪气过盛,使正气已虚而邪实仍在。或原来体质比较虚弱的人,感受实邪,出现正虚邪实的证候。

滋阴 即补阴,是指补法的一种,运用柔润甘凉药物,调整脏腑功能,补充脏腑组织津液,以治疗阴液亏损病症的方法。 x5daSXYJ+/rJv4/LK8Nl0SRQZh0x6NbLhKh+FGMaS9VA1io4UrK2joSEhZ92lfv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