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药性能与炮制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质和功能。性,是指中药性质;能,是指中药性质所发生的效能,两者称为性能。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内容。性味包括性和味两个方面。药物的功效和性味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药物治病的主要理论依据。

中药的性能

四性

四性,古时也称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性中温、热和寒、凉分别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此外,药物中还有一类平性药,这类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和缓。不过,平性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也有偏凉、偏温的不同,因此仍称四性。

药物的性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寒凉药物的作用和适应证: 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养阴、平肝等作用,适用于热证、阳证。

温热药物的作用和适应证: 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等功效,适用于寒证、阴证。

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药物的味不止五种,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者涩味,但是五味是药物最基本的五种滋味。五味的产生,首先是口尝,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同四性一样,五味也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与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从而总结归纳出五味的理论。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1.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功效。常用于表证、气滞、血淤、窍闭神昏、湿阻等证。

2.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等功效。常用于虚证、胃不和、拘急疼痛等证。

3.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常用于虚汗、久泻、遗精、遗尿、出血等证。

4.苦味。有泄和燥的功效。其中泄的含义比较广,主要包括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泄肺气。常用于里热证、热结便秘、肺气上逆喘咳等证。

5.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的功效。常用于瘰疬、痞块、燥热便秘等证。

升降浮沉

升降沉浮是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趋势,一般分为升浮和沉降两个方面。它是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症候上所表现出来的趋势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讲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泄利。

升浮药大多具有升阳,解表,祛风,散寒,催吐,开窍等功效。常用于腹泻、脱肛、表证、痰涎壅盛、宿食及窍闭神昏等证。具有升浮作用的药物有辛、甘味和温热性。凡质轻的花、叶类药物,如薄荷、辛夷、桑叶大都具有升浮作用。

降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潜阳息风,利水渗湿等功效。常用于里热证、实热便秘、呕吐呃逆、喘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具有降沉作用的药物,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凡质重的根茎、果实、种子、矿物及介壳类药物,如石决明、代赭石、大黄等大都具有沉降作用。

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所以,在治疗上必须针对病情据此原则选药。

注: 药物经过炮制后可以改变对人体作用的趋势,如经生姜炮制后则散,经盐炮制后则下。在复方配伍中,具有升浮作用的药物可以制约有较强沉降作用的药物,反之,沉降的药物同较多较强的升浮药物配伍时,则其沉降之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归经

归,是指中药作用的归向。经,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就是药物对于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的病变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也就是指明药物治病的适应范围。

毒性

中药的“毒”,狭义的讲是药物的毒副作用;广义的讲是指药物的统称,药物的偏性和药物作用的大小。

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中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药物在应用或配制各种剂型前,根据制剂、医疗、调制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就是炮制。

炮制中药的目的

纯净药材,保证质量: 一般的中药原药材,多附着或夹带泥土、沙石等非药用物质或异物,必须经过挑拣,才能保证药物的纯净。

切制饮片,便于制剂: 将净选后的中药材,经过软化、切削、干燥等加工工序,制成的一定规格的(如丝、片、段、块等)、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称为“饮片”。如磁石、牡蛎等矿物质、介壳类药物,经过处理后,其有效成分更易煎出。

降低毒副作用: 一些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经过炮制后,可以明显降低药物毒性以及副作用,确保安全用药。

干燥药材,利于保存: 药材经过晒干、阴干、烘干、炒制等炮制加热处理,使之干燥,防止霉变,便于保存。

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一些具有特殊臭味的药物,经过麸炒、酒制、醋制后,能起到矫味和矫臭的作用。

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如生地黄功能为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经过酒制成熟地黄后功能则为滋阴补血、填精补髓。

引药入经,利于定向用药: 如知母经盐炒后,可以增强入肾经的作用。

炮制的方法概括分为五大类

修治 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3道工序。

水制 主要包括淋、洗、泡、漂、浸润、水飞等方法。

火制 主要包括炒、炙、煅、煨等方法。

水火共制 主要包括煮、蒸、淬、 等方法。

其他方法 常用的有发芽、发酵、制霜和法制等。 E0lfyOu1vU/wb9OIuGEgr2qAW5smaXfMZRFVL/YMPJ0ZH+43nWQ9ukv2UYAnoBK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