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药配方应用解读

中药配方,又称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是辨证论治的主要工具之一。方剂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中国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发现药物并用以治疗疾病。最初,只是使用单味药。经过多年的医疗实践,人们认识到用几味药配合起来治病的效果更好,于是逐渐形成了方剂。从现存最早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可以看到有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的大量理论论述。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建立了指导再实践的基本理论。东汉张仲景著述的《伤寒杂病论》,则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因此被后人尊为“方书之祖”,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方剂和治法的关系

方剂是由理、法、方、药组成,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而成。所以,首先要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才能准确地遣药组方。

从中国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治法是在积累了相当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而来的,当治法已由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之后,就成为指导遣药组方和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例如,感冒患者经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确定其为外感风寒所致的表寒证后,根据表证当用汗法、治寒当以温热药的原则,决定用辛温解表法治疗,并且按法选用相应的有效成方,或自行选药组成辛温解表剂,如法煎服,便能汗出表解、邪去人安。否则,治法与辨证不符,组方与治法脱节,必然治疗无效,甚至反使病情恶化。由此可知,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所以,虽然我们常说“方以药成”,却又首先是“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二者之间互相为用,密不可分。

中药的配伍

配伍,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由于疾病的复杂性,用药就出现了多种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总的来说,中药配伍有七种情况,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称为“七情”配伍。

单行

药物的单独应用。针对比较单一的病证,一般选择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相须

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

相使

一药为主,一药为辅,两种药物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相畏

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

相杀

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相恶

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反

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见中药的使用禁忌“十八反”见p15)

中药的组方原则

中药方剂是由使用单味药治病、进而多味药治病的基础上开始形成,又经历从辨证论治到辨病施治的过程,不断发展成熟的。

方剂因所用药物的种类多少和产生疗效的快慢不同,分为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偏方和复方:大方是指药味多或用量大,治邪气方盛所需的重剂。小方是指药味少或用量小,治病浅邪微的轻剂。缓方是指药性缓和,治病势缓慢需长期服用的方剂。急方是指药性峻猛,治病势急重急于取效的方剂。奇方是指由单数药味组成的方剂。偶方是指由双数药味组成的方剂。复方是指两方或数方组合的方剂。每一方剂的组成,固然必须根据病情,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但在配伍组方时,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般而言,方剂的组成可分君、臣、佐、使4类药物,而每一方剂的具体药味多少,以及君、臣、佐、使是否齐全,全视病证大小与治疗要求的不同,以及所选药物的功用来决定。

君药

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药时要大。在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药

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佐药

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使药

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方剂的组成变化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方从法出”,以及君、臣、佐、使的配伍组成,是遣药组方必须遵循的原则。而具体药物的选择,配伍关系的安排,药量大小的确定,以及剂型、服法的要求等等,都与病证的变化、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大小、四时气候的不同、南北水土各异均有密切关系。

药味的增减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佐使药的加减,因为佐使药在方中的药力较小,不至于引起功效的根本改变,所以这种加减是在主证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些药进行增减,以适应一些次要兼证的需要;二是臣药的加减,这种加减改变了方剂的配伍关系,会使方剂的功效发生根本变化。

药量的增减变化:药量是标识药力的。方剂的药物组成虽然相同,但药物的用量各不相同,其药力则有大小之分,配伍关系则有君臣佐使之变,从而其功用、主治则各有所异。 gG9wE16YNOi5z/5Rq9NUw9Ig7bMVvvSN7EkyVce57tCTMygMnuHvNNBDZYocv86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